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2”汶川M_S8.0大地震后关于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32
1
作者 谭成轩 孙叶 +3 位作者 吴树仁 韩金良 吴芳 孙炜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智能化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技术,指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应向小区划和四维发展,为工程建设服务。最终编写、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建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体系;编制、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图(1∶400万),形成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国家平台,作为国土规划和工程安全建设的法制性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稳定 岩土体稳定 地面稳定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杜建军 马寅生 +2 位作者 谭成轩 龚明权 施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2-509,共8页
京津地区是首都北京和天津所在地,随着区内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地壳稳定与否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现今地壳形变、地震、现今构造应力场、岩土体工程... 京津地区是首都北京和天津所在地,随着区内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地壳稳定与否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现今地壳形变、地震、现今构造应力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灾害特征以及外动力地质作用等研究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按照地壳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4个等级,对京津地区地壳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地区 区域地壳稳定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北川县擂鼓盆地地壳稳定性与城镇选址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永双 雷伟志 +7 位作者 石菊松 龙长兴 吴树仁 胡平 谭成轩 马寅生 方慧 李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58-1768,共11页
5·12汶川地震造成四川多座县城遭受毁灭性破坏,北川县城几乎被地震夷为废墟,因此灾后重建选址成为震后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认为,尽管北川县擂鼓镇所在的擂鼓盆地处于强烈活动构造带,但盆地处于活动断裂的下... 5·12汶川地震造成四川多座县城遭受毁灭性破坏,北川县城几乎被地震夷为废墟,因此灾后重建选址成为震后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认为,尽管北川县擂鼓镇所在的擂鼓盆地处于强烈活动构造带,但盆地处于活动断裂的下盘,盆地基底整体性较好,内部断裂不甚发育,是活动构造带中的相对稳定地块,即"安全岛"。这个地区在北川县地震灾后重建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文基于野外活动断裂和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运用李四光先生的"安全岛"理论,初步论证了擂鼓盆地的地壳稳定性,并从环境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擂鼓盆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北川县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和灾民安置场地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壳稳定 安全岛 擂鼓盆地 城镇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被引量:32
4
作者 孙叶 谭成轩 +1 位作者 杨贵生 王瑞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42-52,共11页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构造带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较为强烈,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构造带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较为强烈,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本文在分析中国现今活动的主要构造体系与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待评区的划分;其次进行定量化评价指标的选定、取值、权重分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后运用模糊数学进行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定量化评价 模糊数学 地壳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 被引量:30
5
作者 吴中海 周春景 +2 位作者 谭成轩 孙玉军 马晓雪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9-411,F0002,共34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断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结合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结果,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活动构造基本特征,梳理出直接或间接威胁重要城市群、国家级新区和区域重要交通过江通道地壳稳定性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应对建议或对策,... 基于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断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结合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结果,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活动构造基本特征,梳理出直接或间接威胁重要城市群、国家级新区和区域重要交通过江通道地壳稳定性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应对建议或对策,并进一步重点指出长江中下游成都—上海沿江地区的32条重要活动断裂带及其穿越或影响到的主要城市群和重大工程。在活动断裂梳理结果基础上,总结提出长江经济带西部的强烈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主要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形成的"川滇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所控制,而中—东部地区属于印度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共同作用下区域性挤压-剪切变形导致的具有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特征的"棋盘格子式"活动构造体系格局,其中需要特别关注7条典型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及其对城市群地壳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区域的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性等特点,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问题及应重点关注的潜在强震危险区段,指出了典型的区域古地震地质遗迹特征及开展古地震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依据长江经济带地区初步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认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以次稳定区与相对稳定区为主,仅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存在较明显的次不稳定区。最后,指出了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在活动断裂地质调查研究和城市活断层鉴别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活动断裂与构造体系 古地震 地震危险性评价 区域地壳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鑫 李凌婧 +2 位作者 张永双 郭长宝 周能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4,共13页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复杂而强烈,地震与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意义重大。基于地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相互补充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选择深部地球物理场、区域构造变形、地震活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为内动力因素,地...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复杂而强烈,地震与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意义重大。基于地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相互补充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选择深部地球物理场、区域构造变形、地震活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为内动力因素,地形地貌、降雨量、河流冲蚀组合计算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条件作为外动力因素,地层岩性和活动断裂影响带作为介质因素,进行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地质要素梯度来反映内动力作用和通过地质环境要素综合分析表现外动力作用是提高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手段;青藏高原东缘可分为8个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的一级分区,75个综合因素差别较大的二级分区,653个外动力条件有一定差别的三级分区;总体而言,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带构成的Y字型构造格架断裂带附近的地壳稳定性最差,西部次之,东部最好,北部区块较完整,南部复杂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壳稳定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断裂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萍 相建华 +1 位作者 李同录 杜东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13-117,130,共6页
在上世纪90年代杜东菊等人编制的“中国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图”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数据库,数据库存入了历史地震、活动断裂、地壳形变、活火山等大量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信息。介绍了该数据库开发的方法,提出了加权信息量法... 在上世纪90年代杜东菊等人编制的“中国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图”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数据库,数据库存入了历史地震、活动断裂、地壳形变、活火山等大量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信息。介绍了该数据库开发的方法,提出了加权信息量法评价模型,在GIS数据库平台上实现了用该模型对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稳定、基本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4个级别对中国陆域范围进行了地壳稳定性分区,作出了分区图,分区结果与实际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地壳稳定 加权信息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工程区活动构造研究及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宋方敏 蒋溥 +5 位作者 李建华 叶文华 殷秀华 汪一鹏 曹忠权 申旭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5-90,共6页
北东向的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从北东到南西斜穿整个锦屏水电站工程区。在它的东南和西北分别有北北西走向的羊坪子-纸厂沟断层组和北西走向的前波、高牛场等断层。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的马山头-周家坪断层组、瓦科断层组和北西向前... 北东向的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从北东到南西斜穿整个锦屏水电站工程区。在它的东南和西北分别有北北西走向的羊坪子-纸厂沟断层组和北西走向的前波、高牛场等断层。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的马山头-周家坪断层组、瓦科断层组和北西向前波断层等晚第四纪继续活动,但活动强度很弱。工程区新构造运动以整体抬升为主,兼水平滑移和旋转运动。历史至今,工程区地震活动微弱,是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区 断裂活动 地震活动 地壳稳定 活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重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春景 吴中海 +2 位作者 马晓雪 李家存 王继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477,共24页
结合前人资料的系统梳理、遥感解译及地表调查结果,对滇中城市群地区的活动断裂进行活动程度分级,得到该区"5纵2横"13条主要活动断裂的构造体系分布格局。按断裂活动强弱程度对城镇及重要工程的影响不同,对滇中城市群地区城镇... 结合前人资料的系统梳理、遥感解译及地表调查结果,对滇中城市群地区的活动断裂进行活动程度分级,得到该区"5纵2横"13条主要活动断裂的构造体系分布格局。按断裂活动强弱程度对城镇及重要工程的影响不同,对滇中城市群地区城镇和"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重大工程开展活动断裂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影响和制约该区城镇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综合考虑活动断裂活动程度、岩性特征和地形变化3因素进行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初步结果表明,该区的"极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约占全区面积三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城市群 活动断裂 断裂活动强度分级 活动构造体系 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定量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思敬 李国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金沙江中、下游横穿横断山南北构造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服务于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的需要,本文对金沙江流域沿江地区进行了地壳稳定性的评价... 金沙江中、下游横穿横断山南北构造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服务于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的需要,本文对金沙江流域沿江地区进行了地壳稳定性的评价与分区。文中依据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建立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地震以及地球物理等指标,并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四个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次稳定和不稳定。然后按照上述系统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最后,综合各项研究资料来确定各区的定量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区地壳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地壳稳定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山门断裂带活动特征与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 被引量:20
11
作者 唐辉明 李德威 胡新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2,共8页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地震处于龙门山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构造边界上。35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呈右行左阶雁行排列在具有逆冲和右行走滑性质的汶川—茂县—青川、映秀—北川和江油—都江堰3条断层带上。下地壳的韧性流动伴随中...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地震处于龙门山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构造边界上。35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呈右行左阶雁行排列在具有逆冲和右行走滑性质的汶川—茂县—青川、映秀—北川和江油—都江堰3条断层带上。下地壳的韧性流动伴随中地壳韧-脆性剪切带应力和应变的积累,产生上地壳脆性发震断层,并控制地表破裂带和滑坡的分布。震源出现在上地壳脆性断层与中地壳脆-韧性剪切带的交汇部位。以汶川地震为例,结合板内地震基本特征,提出引入大陆动力学理论完善工程区域稳定性理论基础,构建基于板块学说、地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理论的相互补充的工程区域稳定性评价体系;对活断层与地震活动性预测提出见解,强调仅仅从活断层的存在及其活动强度来预测地震活动性与强度是远远不够甚至是错误的,必须将下地壳、中地壳和上地壳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判别;提出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了大陆内部"安全岛"划分应采用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板内地震 大陆动力学理论 工程区域地壳稳定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南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胶新铁路地质选线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再良 李国和 +1 位作者 许兆义 张永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以遥感图象解译和野外地质勘查结果为依据对活动断裂分布及其活动性进行了重新核对 ,结合地震、地球物理、地壳形变等资料进行构造稳定性分区。根据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的若干要求和铁路通过区的具体特点 ,选取地质、地震、活动断裂、地质... 以遥感图象解译和野外地质勘查结果为依据对活动断裂分布及其活动性进行了重新核对 ,结合地震、地球物理、地壳形变等资料进行构造稳定性分区。根据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的若干要求和铁路通过区的具体特点 ,选取地质、地震、活动断裂、地质灾害和场地岩土类型为主要评价因素 ,从构造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三方面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南地区 区域地壳稳定 评价 胶新铁路 地质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3
13
作者 柴建峰 朱时杰 +1 位作者 伍法权 常中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回顾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史及现状。区域稳定评价应和工程实际要求紧密结合 ,逐步实现由场地评价—场地利用—地质工程设计的转变 ;在理论上紧密结合“岩石圈动力学” ,“大陆动力学”等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前沿 ;在分析评价上 ,考虑内... 回顾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史及现状。区域稳定评价应和工程实际要求紧密结合 ,逐步实现由场地评价—场地利用—地质工程设计的转变 ;在理论上紧密结合“岩石圈动力学” ,“大陆动力学”等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前沿 ;在分析评价上 ,考虑内外地球动力作用的耦合 ,将地球内外动力地质灾害统一起来分析 ,建立统一地质灾害动力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稳定 地球科学发展 大陆动力学 地质灾害 动力作用 场地评价 外动力 实际 趋势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金良 吴树仁 +2 位作者 谭成轩 李东林 石玲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278-288,共11页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补充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分析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构造格架、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工程岩组等影响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秦巴地区的...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补充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分析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构造格架、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工程岩组等影响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秦巴地区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秦巴地区地壳稳定性程度较高,适合兴建大型引水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地区 三峡引水工程 地壳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扫声纳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振 彭华 +1 位作者 姜景捷 孙尧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为开展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评价,利用Sonar Beam S-150D侧扫声纳系统在琼州海峡海底开展了地形地貌调查,获得了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区的侧扫声纳影像。通过数据分析、图像判读,分析了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可能的危害。在琼州海峡海... 为开展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评价,利用Sonar Beam S-150D侧扫声纳系统在琼州海峡海底开展了地形地貌调查,获得了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区的侧扫声纳影像。通过数据分析、图像判读,分析了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可能的危害。在琼州海峡海底发现软土、活动沙波、岸坡及活动构造等微地貌单元,跨海通道工程施工、运行阶段都将遭受相关地质灾害的危害。这些资料和分析为跨海通道工程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工程规划线路优选、建设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表明侧扫声纳技术可应用于海底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纳 地形地貌 地质灾害 地壳稳定 琼州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志强 詹美珍 +2 位作者 詹文欢 姚衍桃 孙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综合研究断裂、地震、地壳升降等构造活动以及岩土体类型、第四系厚度等因素对区域地壳稳定的影响,定量分析研究区内地壳稳定性特征。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模块,构建断裂和地震对稳定性影响程度的空间分布图,解决了线性类等影响因子不易... 综合研究断裂、地震、地壳升降等构造活动以及岩土体类型、第四系厚度等因素对区域地壳稳定的影响,定量分析研究区内地壳稳定性特征。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模块,构建断裂和地震对稳定性影响程度的空间分布图,解决了线性类等影响因子不易进行空间处理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运用LM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珠江三角洲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稳定区面积略大于不稳定区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4%和46%。区内不稳定区域呈带状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断裂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壳稳定 GIS BP神经网络 LM算法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后顾与前瞻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海涛 刘传正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文章回顾了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历史,划分了其发展阶段,阐述了不同学派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在活动地区选出并评价相对稳定地块(“安全岛”)作为重大工程场址将是未来的主流。
关键词 地壳稳定 区域工程地质 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场址区域地壳稳定性In SAR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姚鑫 张路青 +1 位作者 李凌婧 曾庆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针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往往面对区域广阔、数据匮乏、时间紧迫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InSAR技术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要素提取及分析方法,其具有空间覆盖范围大、时间可回溯、观测效率高等优势。以阿拉善地区某重大工程选址为例,选用1996~201... 针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往往面对区域广阔、数据匮乏、时间紧迫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InSAR技术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要素提取及分析方法,其具有空间覆盖范围大、时间可回溯、观测效率高等优势。以阿拉善地区某重大工程选址为例,选用1996~2010年存档ASAR/ERS合成空间雷达数据,利用D-InSAR技术提取的厘米级非线性变形量识别了地质灾害、浅层地下水变动等信息,利用IPTA-InSAR提取的毫米级变形速率分析了构造活动性,结合地质背景评价了工程场址区域地壳稳定性。本研究为有限条件下快速开展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干涉雷达 区域地壳稳定 地质灾害 阿拉善 工程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叶 谭成轩 +1 位作者 王瑞江 胡道功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本文分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约31对万km2)和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约3万km2)两个层次和范围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研究,在构造分区及现今地应力地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进行地壳稳定性量化综合评价,然后... 本文分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约31对万km2)和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约3万km2)两个层次和范围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研究,在构造分区及现今地应力地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进行地壳稳定性量化综合评价,然后结合地质分析,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结果为:库首区地壳稳定性总体系属相对较稳定一稳定状态,三斗坪坝址区属于相对稳定地块;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结果为:三斗坪坝址位于古老的花岗岩完整块体之上,属于相对稳定(Ⅰ)地块。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看,三斗坪坝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坝址,适宜修建巨型水利电力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稳定 三峡工程 构造分区 坝区 地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树轩 杨为民 +2 位作者 孟华君 张向营 李焕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类赋值。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基于GIS平台对京张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4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京张高速铁路、云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为京张地区国土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地区 京张高速铁路 云顶滑雪场 石京龙滑雪场 多因子加权叠加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