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矿床成矿年代的确定——以丹东地区成岩成矿Rb-Sr、U-Pb同位素年代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魏俊浩 刘丛强 +1 位作者 李志德 赵永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丹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准确的成岩成矿年代数据报道。本文采用Rb-Sr等时线法和单颗粒锆石U-Pb法分别测出了丹东三股流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31±5Ma和129±3Ma,因此三股流花岗岩综合同位素年龄定为130... 丹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准确的成岩成矿年代数据报道。本文采用Rb-Sr等时线法和单颗粒锆石U-Pb法分别测出了丹东三股流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31±5Ma和129±3Ma,因此三股流花岗岩综合同位素年龄定为130 Ma。五龙金矿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20±3Ma。这一组年龄数据理顺了该地区构造—岩浆—成矿的时序关系,对中国东部金矿成矿对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年龄数据。Sr、Nd同位素的示踪结果表明三股流花岗岩的成岩物质与下地壳物质有关。三股流花岗岩和矿体(含金石英脉)相似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说明成矿和成岩物质可能来自深部同一岩浆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丹东地区 成矿时代 花岗岩 辽宁 -锶同位素 成岩物质 -铅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钼矿带南泥湖-上房沟花岗斑岩成因及其对钼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65
2
作者 包志伟 曾乔松 +1 位作者 赵太平 原振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3-2536,共14页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上房沟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田是我国最重要的钼矿产区,钼矿探明储量(金属量)达205万吨。区内钼成矿与南泥湖和上房沟两个花岗斑岩小岩体关系密切,两岩体产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岩石为高硅、富碱和较高分异指数的碱性...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上房沟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田是我国最重要的钼矿产区,钼矿探明储量(金属量)达205万吨。区内钼成矿与南泥湖和上房沟两个花岗斑岩小岩体关系密切,两岩体产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岩石为高硅、富碱和较高分异指数的碱性-碱钙性、过铝质花岗岩。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具有显著亏损Eu、Sr、Ba、Ti的特征,表明岩浆经历过相当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较低的εNd(t)值(-12.7~-15.5)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1.48~1.71Ga)表明其成岩物质来源主要为年轻的地壳物质。南泥湖和上房沟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49.56±0.36Ma(MSWD=1.5)和135.38±0.29Ma(MSWD=1.4)。结合现有的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有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燕山期成矿花岗岩小岩体及大岩基应为扬子克拉通北缘中生代向华北克拉通A型俯冲的地壳物质在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可能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成矿小岩体是花岗岩大岩基高度分异演化的结果,花岗岩大岩基结晶分异导致其中挥发分的过饱和、挥发分对正在固结的岩浆体中成矿元素的淋滤是小岩体成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成矿 南泥湖 岩成因 成矿作用 过铝质花岗岩 小岩体 华北克拉通南缘 地壳物质 分异演化 扬子克拉通北缘 中生代 岩基 挥发分 化学研究成果 地球化学组成 成岩物质来源 燕山期成矿 大别造山带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壳演化、多块体拼合造山与特色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86
3
作者 秦克章 翟明国 +6 位作者 李光明 赵俊兴 曾庆栋 高俊 肖文交 李继亮 孙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5-325,共21页
矿产资源的种类、时空分布、形成演化与成岩作用和大地构造格局密切相关。中国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多样(发育裂谷成矿、碰撞成矿、地幔柱成矿、低温成矿等特色成矿系统),矿床类型比较齐全,如大宗矿产(铁、铝、铜、钾盐)短缺,小宗矿产... 矿产资源的种类、时空分布、形成演化与成岩作用和大地构造格局密切相关。中国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多样(发育裂谷成矿、碰撞成矿、地幔柱成矿、低温成矿等特色成矿系统),矿床类型比较齐全,如大宗矿产(铁、铝、铜、钾盐)短缺,小宗矿产中盛产稀土元素(REE)、钨、锡、钼矿。中国早前寒武纪矿床相对较少,燕山期成矿集中爆发。这种矿产资源分布格局与中国大陆地壳的性质与演化、多块体拼合造山格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尚待深入揭示。本文基于对中国陆壳演化、陆块与造山带组成格局和多块体拼合造山的系统分析总结,试图阐明中国成矿特色与其内在联系,从陆壳形成与造山带演化的宏观视角来研究中国大陆成矿特色、成矿物质时空分布规律,其特色包括:(1)中国陆壳的地台区与造山带区质量比约3∶7(全球陆壳地台区占69.6%),太古界面积小且支离破碎,地壳固化时间晚且运动频繁强烈,因此难以形成巨型条带状铁建造(BIF)富铁矿床、太古代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VMS)铜锌矿带和元古代内克拉通裂谷有关的扎伊尔-赞比亚巨型铜矿。(2)环绕中朝-塔里木和扬子板块的增生造山带由老到新依次形成,并镶接于古板块边缘,使中国大陆逐渐增生扩展,导致火山岩型、与岩浆岩类和沉积岩系有关的大型矿床空间上向板块边缘推移,时间上越来越新,地壳演化成矿作用和矿床类型越来越多样化。(3)中亚成矿域以古生代多陆块拼合造山、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与山盆体系构成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既发育增生造山阶段的弧环境相关矿床(蛇绿岩型铬铁矿、斑岩铜矿、VMS),也发育与碰撞造山有关的矿床(造山型金矿、石棉、滑石、白云母)、地幔柱叠置造山带背景下的岩浆铜镍矿和后碰撞陆内岩石圈伸展相关的大陆环境矿床(斑岩钼矿、热液金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4)青藏高原(特提斯成矿域)系特提斯洋长期增生演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产物。其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多期成矿作用、多矿种和多类型的复合成矿系统特点。形成了蛇绿岩套型铬铁矿、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和独具特色的碰撞环境超大型斑岩铜钼矿。(5)我国东部环太平洋成矿域,伴随晚中生代克拉通性质的根本转变及岩石圈明显的减薄过程与破坏,在华北克拉通周缘发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强烈的金、铜、钼和轻稀土等成矿作用。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干涉叠加使得南岭地区盛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钼矿,具有叠加改造成矿、大器晚成的鲜明成矿特色。由于中国成矿特色与大陆地壳演化密切相关,中国的找矿勘探部署必须立足于中国大陆演化与多块体拼合造山的基本地质事实,方能取得好的勘查效果。中国大陆小陆块拼合造山成矿还存在诸多未解之谜,文末提出了当前成矿学面临的一系列科学问题,对于今后我国找矿战略选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特色成矿系统 陆块与造山带组成格局 多块体拼合造山 中亚地壳双向增生成矿 特提斯演化成矿 克拉通改造-破坏与陆壳活化成矿 科学问题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主要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特征初探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立强 王勇 +6 位作者 旦真王修 李宝龙 李壮 李申 范源 李威 龚福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5-626,共12页
文章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主要矿床空间分布、矿化类型进行了总结;对主要成矿事件形成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6期成矿事件,分别为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晚期和中新世。... 文章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主要矿床空间分布、矿化类型进行了总结;对主要成矿事件形成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6期成矿事件,分别为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晚期和中新世。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对比研究,明确了成矿岩体特征之差异。通过对班—怒成矿带西段主要矿床成矿岩体锆石Hf同位素和辉钼矿Re含量的梳理,阐明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差异与矿化元素组合之间的耦合关系,即幔源物质参与成矿强度大,形成铜金矿。最后,文章对区域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可望取得找矿新进展的矿床类型和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型矿床 岩浆岩特征 成岩成矿物质源区 矿化元素组合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浆-成矿系统深部背景和过程的电性结构约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昆 吕庆田 +4 位作者 满祖辉 兰学毅 郭东 陶龙 赵金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3-583,共11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属“仓库”,然而,关于矿体密集分布成因的深部背景研究仍存较多争议,前人相继提出了碰撞变形、俯冲变形、构造机制转换等多种解释模型。本文基于成矿系统概念和前人对成矿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属“仓库”,然而,关于矿体密集分布成因的深部背景研究仍存较多争议,前人相继提出了碰撞变形、俯冲变形、构造机制转换等多种解释模型。本文基于成矿系统概念和前人对成矿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宁芜、庐枞、南陵-宣城和安庆-贵池矿集区的深部电性结构,并发现成矿带地壳深部普遍存在的相对统一的高导结构。探测结果显示:(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下地壳高导层指示着曾经发生的部分熔融以及壳幔物质混染的空间;(2)成矿带的浅部垂向高导异常是控矿通道的反映,并与深部高导层相连。电性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是研究区铁铜成矿系统的共性特征之一。基于电性结构和以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下地壳与上地幔混染的熔融物质不仅为区域广泛分布的中酸性岩浆岩提供了岩浆热液,同时“扮演”着铁铜成矿系统中的深部金属物源要素的角色,而与源区相连的通道在应力转换过程中控制着浅部成岩-成矿作用。基于通道宽度估算的应力体制转换过程的发育时间约为10Myr,期间控制着铜铁成矿系统的两个主要阶段。对于铜成矿系统,应力转换初期含铜热液迁移路径较长,混染了更多的地壳物质;而后期的铁成矿系统中含铁热液的上升通道较宽,二次壳幔混染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成矿系统 长江中下游成矿 地壳部分熔融 深部背景和过程 物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山地区地壳递进演化与胡─篦型铜矿床的成因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亮明 陈国达 +1 位作者 彭省临 杨牧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2-358,共7页
通过分析中条山地区的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作用和构造型相等对中条山地区地壳演化运动史进行了反演,并用地洼学说的递进成矿思想对胡篦型铜矿床的成因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了中条山地区地壳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地洼3个不同性... 通过分析中条山地区的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作用和构造型相等对中条山地区地壳演化运动史进行了反演,并用地洼学说的递进成矿思想对胡篦型铜矿床的成因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了中条山地区地壳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地洼3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阶段,胡篦型铜矿床是经中条期裂谷环境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中条褶皱造山运动时的变形变质改造成矿作用和西洋河期再生裂谷环境中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多因复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 成矿作用 -篦型铜矿床 中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的Nd、Sr、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61
7
作者 范洪海 凌洪飞 +3 位作者 王德滋 沈渭洲 刘昌实 姜耀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对相山大型火山岩型铀矿田中邹家山和沙洲铀矿床及其赋矿围岩 (碎斑熔岩及次花岗闪长斑岩 )进行了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期萤石的εNd(t)值 ( - 6.7~ - 8.3)和初始87Sr/ 86Sr比值 ( 0 .7145~ 0 .72 0 7)与赋矿围岩的ε... 对相山大型火山岩型铀矿田中邹家山和沙洲铀矿床及其赋矿围岩 (碎斑熔岩及次花岗闪长斑岩 )进行了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期萤石的εNd(t)值 ( - 6.7~ - 8.3)和初始87Sr/ 86Sr比值 ( 0 .7145~ 0 .72 0 7)与赋矿围岩的εNd(t)值 ( - 6.2~ - 9.4 )和初始87Sr/ 86Sr比值( 0 .712 1~ 0 .7192 )相似。在εNd(t) -t图上 ,成矿期萤石数据点的投影域与赋矿围岩的基本吻合 ,均落在相山元古宙基底演化域范围内。成矿期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在2 0 6Pb/ 2 0 4 Pb - 2 0 7Pb/2 0 4 Pb关系图上呈线性分布 ,而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位于此相关线低值一端。利用异常铅线的斜率及成矿年龄计算出富铀地质体的形成年龄为 144Ma ,这与赋矿围岩的成岩年龄 ( 135~ 140Ma)接近。因此 ,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铀的火山 -侵入杂岩 ,而火山 -侵入杂岩则是由类似于地表出露的元古宙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由此可见 ,相山铀矿田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铀矿田 铅同位素 火山-侵入杂岩 地壳 成矿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历史中的大火成岩省、地幔柱与成矿在成都召开
8
作者 王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2-842,共1页
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s,简称LIPs)作为地球历史中的大规模板内岩浆事件,以巨量岩浆在1~5Ma期间内的快速喷发为特征,对地球的层圈分异和动力学演化、地壳生长、环境变化和生命大灭绝、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等具有重要影响... 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s,简称LIPs)作为地球历史中的大规模板内岩浆事件,以巨量岩浆在1~5Ma期间内的快速喷发为特征,对地球的层圈分异和动力学演化、地壳生长、环境变化和生命大灭绝、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等具有重要影响,是国际地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 地球历史 成矿元素 地幔柱 成都 岩浆事件 动力学演化 地壳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疆地学断面的成果讨论中国西北盆-山区的地壳构造演化
9
作者 刘训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本文从新疆独山子泉水沟地学断面的资料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等新疆南部不同地区的地壳结构构造,进而对中国西北盆 山地区地壳构造及演化的某些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西部 盆山地区地壳构造运动发生的主要原... 本文从新疆独山子泉水沟地学断面的资料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等新疆南部不同地区的地壳结构构造,进而对中国西北盆 山地区地壳构造及演化的某些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西部 盆山地区地壳构造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及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包括结构构造的不均一性以及物质成分的不均一性)。强调了现代盆山构造面貌虽然是新生代的产物,但其形成从中生代就已经开始,是一个延续的历史过程;但二者又有所不同,目前的盆山构造格局已明显不同于中生代甚至古生代的盆山构造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 地壳构造演化 新疆地学断面 -山构造 山区 不均一性 地壳构造运动 结构构造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新疆南部 物质成分 中国西部 历史过程 构造格局 中生代 独山子 昆仑山 上地幔 新生代 古生代 山地 面貌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成因族的演化及其地质找矿信息
10
作者 杨敏之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基于对胶东、晋北寒武纪变质岩系、超基性岩、基性岩、花岗岩类、火山岩类、硅铁建造铁矿、金矿蚀变带内 1 1个不同地质产状的 34个角闪石、 2 51个绿泥石、 60个黑云母单矿物的提纯 ,矿物的共生组合、物理性质、化学成分、X光衍射分析... 基于对胶东、晋北寒武纪变质岩系、超基性岩、基性岩、花岗岩类、火山岩类、硅铁建造铁矿、金矿蚀变带内 1 1个不同地质产状的 34个角闪石、 2 51个绿泥石、 60个黑云母单矿物的提纯 ,矿物的共生组合、物理性质、化学成分、X光衍射分析、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双矿物地质温度计、矿物压力计的测定 ,提出了角闪石、绿泥石、黑云母矿物成因族的地壳物质演化、成岩成矿作用、变质岩原岩恢复、地层对比、变质相、蚀变带的演化规律和地质找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成因 地壳物质-成岩成矿演化 地质找矿信息 矿物分析 角闪石 绿泥石 黑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立强 唐菊兴 +4 位作者 郑文宝 陈伟 林鑫 康浩然 罗茂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379,共17页
文章以钼成矿作用为主线,对冈底斯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了5期钼成矿事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斑岩—矽卡岩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 文章以钼成矿作用为主线,对冈底斯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了5期钼成矿事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斑岩—矽卡岩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岩浆岩主量元素、稀土和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比了独立钼矿、钼(铜)矿、铜(钼)矿和钼多金属矿成矿岩体特征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南冈底斯南缘至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不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锆石Hf同位素、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的梳理阐明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差异与矿化元素组合空间分带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冈底斯东段钼多金属矿床产出大地构造位置及其形成时代,文章最后对主要钼成矿事件的动力学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事件 岩浆岩特征 成岩-成矿物质源区 矿化元素组合 动力学背景 冈底斯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4
12
作者 聂凤军 胡朋 +3 位作者 江思宏 李振清 刘妍 周永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385,共13页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1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锑矿床(点);2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3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马攸木—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地区 锑矿床 时空分布特征 金矿化集中区 分布特点 岩浆活动 新生代构造 动力学机制 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类型 成矿作用 演化过程 区域地壳 围岩划分 地质特点 分布关系 喜马拉雅 燕山晚期 张性断裂 成岩 碰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西华山钨矿床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文凤 胡瑞忠 +4 位作者 毕献武 蒋国豪 严冰 宋生琼 石少华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31-,共1页
享誉国内外的西华山钨矿床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开采的内接触带大型脉状钨矿床,与其有着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ISr值较高,高硅富铝,贫镁铁质组分,长期以来一直将其归属于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由地壳物质重熔形成,没有地幔物质加入(吴永乐等,1... 享誉国内外的西华山钨矿床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开采的内接触带大型脉状钨矿床,与其有着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ISr值较高,高硅富铝,贫镁铁质组分,长期以来一直将其归属于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由地壳物质重熔形成,没有地幔物质加入(吴永乐等,1987)。而最近研究认为,西华山花岗岩成岩过程中可能有地幔物质参与(Yang et al.,2012)。稀有气体同位素是各种地质作用和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西华山 同位素研究 成岩过程 地壳物质 成因关系 同位素组成 吴永乐 内接触 成岩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86-307,共22页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大地构造的属性,而不仅是构造旋回的时间意义;构造区的划分是以历史发展为纲并应以现阶段的大地构造体制性质为标准。进一步提出,作为地壳递进发展总因的地幔蠕动,其基本变化分为活跃和平静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地幔物质的温差而引起的垂向蠕动强弱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侧向蠕动强弱变化。由于这些变化的控制,地壳构造发展既在时间上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又在立体空间上发生形态、大小和位置的变化。最后论述了幔-壳成矿学及其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 构造层 地幔蠕动 -成矿 编图 地洼学说 活化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公告
15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4-625,共2页
2008年5月10日,第5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12届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本次共评选出9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08-05-22至2008-06-02)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 2008年5月10日,第5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12届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本次共评选出9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08-05-22至2008-06-02)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定年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埃达克质岩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大别-苏鲁造山带 学术成就 榴辉岩 区域变质岩 地壳混染 峨眉山大火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新元古代 晚元古代 评选委员会 层状岩体 地幔 地球内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公告
16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0-332,共3页
关键词 锆石定年 微量元素 痕量元素 地质作用 成矿作用 埃达克质岩 大别-苏鲁造山带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区域变质岩 榴辉岩 ICPMS 地壳混染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峨眉山大火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学术成就 晚元古代 新元古代 地球内部 地幔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