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吉峰科马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道功 郑庆道 +1 位作者 傅俊域 刘旭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研究表明 ,大兴安岭北段吉峰林场一带变质超基性岩为具有典型鬣刺结构的科马提岩。科马提岩系列由橄榄质科马提岩、玄武质科马提岩及拉斑玄武岩、辉长岩等岩石组成。科马提岩显示了从超镁铁质到镁铁质地球化学... 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研究表明 ,大兴安岭北段吉峰林场一带变质超基性岩为具有典型鬣刺结构的科马提岩。科马提岩系列由橄榄质科马提岩、玄武质科马提岩及拉斑玄武岩、辉长岩等岩石组成。科马提岩显示了从超镁铁质到镁铁质地球化学趋势 ,拉斑玄武岩具有从富镁到富铁的趋势 ,而上覆长英质火山岩则遵循钙 -碱趋势。科马提岩稀土配分型式为类似于南非超镁铁质科马提岩的平坦型或轻稀土略富集而重稀土平坦型。科马提岩系列 8件样品的Sm Nd同位素数据构成一条相关性较好的等时线 ,等时线年龄为 1 72 7Ma± 74 7Ma ,INd=0 5 1 0 72 5± 0 0 0 0 0 798,εNd (t) =6 94± 1 5 6 ,表明科马提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 ,其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这一地壳增生事件可能与松嫩地块从西伯利亚地台南缘裂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提岩 鬣刺结构 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 中元古代 岩石化学 地壳增生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