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华北地壳动力学参数及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1
作者
詹自敏
陈连旺
陆远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28-32,共5页
利用华北地区的断层数据、高程数据、波速结构数据、弹性常数以及多种流变机制参数,建立大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给每个单元赋属性的方法,实现物性参数的连续变化。以模型边界附近实测GPS数据插值作为边界位移条件,进行数...
利用华北地区的断层数据、高程数据、波速结构数据、弹性常数以及多种流变机制参数,建立大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给每个单元赋属性的方法,实现物性参数的连续变化。以模型边界附近实测GPS数据插值作为边界位移条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大华北区域位移场与实测位移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GPS
地壳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地壳动力学含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辛永信
马淑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41,共11页
根据中国沿海26个验潮站资料,计算了海平面年平均值,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年平均升降速率。研究发现,在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暖、海面普遍有所升高的情况下,中国北方海平面出现普遍下降,南方海平面普遍升高。认为这种差异变化,除了气候等因...
根据中国沿海26个验潮站资料,计算了海平面年平均值,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年平均升降速率。研究发现,在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暖、海面普遍有所升高的情况下,中国北方海平面出现普遍下降,南方海平面普遍升高。认为这种差异变化,除了气候等因素以外,主要取决于地壳动力学方面的因素。作者进一步结合现今地应力场和相邻板块活动情况及中国大陆块体变化、深部地幔物质上涌等地壳动力学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南升北降的海平面变化格局与周围板块向大陆的推挤有因果关系,并指出北方地质块体稳定性差、富柔性;南方块体较稳定、富刚性,形变甚微。这是南北海平面变化不同的内在因素。根据上述分析,对海面变化趋势及其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估,并重点结合塘沽一带渤海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速率
地壳动力学
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地壳动力学与油气储集层沉积相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玉光
肖林萍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4年第2期10-24,共15页
本文以地壳动力学观点对准噶尔盆地发生、发育序列进行了探讨。该盆地生长序次分为五个阶段:①前盆地发育阶段(C3前):被动大陆边缘;②裂陷阶段(C3→P1):火山弧后盆地-残余弧后盆地;③压陷阶段(P2→):前陆盆地;④...
本文以地壳动力学观点对准噶尔盆地发生、发育序列进行了探讨。该盆地生长序次分为五个阶段:①前盆地发育阶段(C3前):被动大陆边缘;②裂陷阶段(C3→P1):火山弧后盆地-残余弧后盆地;③压陷阶段(P2→):前陆盆地;④坳陷阶段:内陆湖泊盆地;⑤萎缩阶段(R→Q):内陆湖泊→盐湖盆地。其中,晚二叠世和中生代的压陷和坳陷阶段有利于油气储集层形成。并且建立了油气储层沉积模型:下二叠统为大陆火山喷发相→洪冲积扇相→河流相或三角洲相→海相或湖相;上二叠统和三叠系分缓坡型和陡岸型。缓坡型沉积模式为洪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陡岸型为洪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及浊积扇相;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密组不仅为较好油气储层,同时亦为富煤单元,其沉积模式为过境河流相→冲积扇相→辫状河流相→辫状三角洲相→湖泊相,或者,洪冲积扇相→河流沼泽亚相→湖湾亚相→滨湖沼泽亚相→滨浅湖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壳动力学
盆地演化
油气储集层
沉积相模式
古地理与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
30
4
作者
刘峡
马瑾
+3 位作者
傅容珊
杨国华
绍志刚
郑智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8-1427,共10页
本文基于GPS、断层形变等规测资料,实现华北地区构造运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其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华南地块、东北亚地块等周边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基本决定了华北地区现今表面运动及应力场格局.而另...
本文基于GPS、断层形变等规测资料,实现华北地区构造运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其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华南地块、东北亚地块等周边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基本决定了华北地区现今表面运动及应力场格局.而另一方面,当考虑区域下部岩石层较快速的"拖动"作用时,表面速度场可以得到更好模拟,并同时形成共轭分布的剪应力梯度带.可见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印-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等可能造成岩石层深部、浅部运动差异,从而对研究区现今地壳运动产生深刻影响.此外,地形重力作用、断层分布及区域流变结构非均匀性也对现今地壳运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处于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GPS观测结果
地壳
形变
动力学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粒岩温压测定的反应动力学误差及P-T轨迹失真问题
5
作者
石宏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42-244,共3页
麻粒岩是认识下地壳的窗口,查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及其动态变化,对了解下地壳动力学过程乃至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机制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各种地质温、压计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地质温、压计的理论...
麻粒岩是认识下地壳的窗口,查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及其动态变化,对了解下地壳动力学过程乃至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机制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各种地质温、压计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地质温、压计的理论基础是热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相
P-T
地壳动力学
温压
变质作用
大陆岩石圈
地质温度计
反应
动力学
矿物组合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体地壳的水热平衡问题
6
作者
李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2-84,共3页
物质的形态、相态、性质、质量等种种运动形式(如相变、变形、转化、质量亏损等)无一不伴随着能量的转变。我们研究物质的运动,就要研究运动中能量的传送和转换,二者是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固体地壳的运动虽然主要表现为块体的移动与变形...
物质的形态、相态、性质、质量等种种运动形式(如相变、变形、转化、质量亏损等)无一不伴随着能量的转变。我们研究物质的运动,就要研究运动中能量的传送和转换,二者是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固体地壳的运动虽然主要表现为块体的移动与变形,但其本质则是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传递。80年代地壳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已经揭示出固体地壳运动学的本质是地热流的运动与转化。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地壳
水热平衡
地壳动力学
能量的传送与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科技服务工作简介
7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3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
地壳
应力
研究所
科技服务工作
地壳动力学
简介
地震前兆观测
国家地震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地壳辉长岩层中晶体颗粒大小随深度分布的初步探讨
8
作者
张志刚
陈永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0-615,共6页
通过海洋地壳生成模型得到的典型快速扩张的太平洋中脊处海洋地壳内的热结构和速度场 ,推算出海洋地壳内的辉长岩层上、下组的成岩时间存在大于一个数量级的差异 (成岩时间是指岩浆降温到某一指定温度时所经历的时间 ) .并试图用这个结...
通过海洋地壳生成模型得到的典型快速扩张的太平洋中脊处海洋地壳内的热结构和速度场 ,推算出海洋地壳内的辉长岩层上、下组的成岩时间存在大于一个数量级的差异 (成岩时间是指岩浆降温到某一指定温度时所经历的时间 ) .并试图用这个结果来解释在Oman蛇绿岩套辉长岩层野外实际观测得到的结论 :海洋岩石圈底部的辉长岩的结晶颗粒大小的平均值要比浅部辉长岩结晶颗粒大小的平均值高出一个数量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套成岩时间
大洋中脊
动力学
海洋
地壳
生成机制
海洋辉长岩层结构
海洋
地壳
岩浆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高分辨率地球影像研究全球洋壳活断层分布
被引量:
2
9
作者
马庆尊
薄万举
+1 位作者
冯胜涛
万文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利用谷歌三维地图勾绘出全球海底现今主要断层构造带的分布图,为观察海洋地壳运动与演化过程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对海底活断层的分布和演化机理、海底扩张、地幔对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谷歌地图
地壳动力学
海底活动构造带
断层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源震区观测研究课题论证会在吉林召开
10
作者
章振铨
《中国地震》
1987年第4期-,共1页
深源震区观测研究课题论证会于七月二十二日在吉林市召开,二十九日在延吉市结束。其间现场考察了深震区的火山、温泉、观测站等地。该会议是吉林省地震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得到了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支持。
关键词
深源
震区
深震
深源地震
观测研究
地壳动力学
地震带
地震构造带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华北地壳动力学参数及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3
1
作者
詹自敏
陈连旺
陆远忠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28-32,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ZDJ2009-0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项目(ZDJ2007-01)
文摘
利用华北地区的断层数据、高程数据、波速结构数据、弹性常数以及多种流变机制参数,建立大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给每个单元赋属性的方法,实现物性参数的连续变化。以模型边界附近实测GPS数据插值作为边界位移条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大华北区域位移场与实测位移场基本一致。
关键词
华北
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GPS
地壳动力学
Keywords
North China
finite element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GPS
crustal dynamics
分类号
P315.8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地壳动力学含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辛永信
马淑芹
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41,共11页
文摘
根据中国沿海26个验潮站资料,计算了海平面年平均值,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年平均升降速率。研究发现,在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暖、海面普遍有所升高的情况下,中国北方海平面出现普遍下降,南方海平面普遍升高。认为这种差异变化,除了气候等因素以外,主要取决于地壳动力学方面的因素。作者进一步结合现今地应力场和相邻板块活动情况及中国大陆块体变化、深部地幔物质上涌等地壳动力学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南升北降的海平面变化格局与周围板块向大陆的推挤有因果关系,并指出北方地质块体稳定性差、富柔性;南方块体较稳定、富刚性,形变甚微。这是南北海平面变化不同的内在因素。根据上述分析,对海面变化趋势及其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估,并重点结合塘沽一带渤海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升降速率
地壳动力学
海平面变化
Keywords
sea level changing rate
relationship
crust dynamics
tectonics
earth stress field
China waters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地壳动力学与油气储集层沉积相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玉光
肖林萍
机构
成都地矿所
出处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4年第2期10-24,共15页
文摘
本文以地壳动力学观点对准噶尔盆地发生、发育序列进行了探讨。该盆地生长序次分为五个阶段:①前盆地发育阶段(C3前):被动大陆边缘;②裂陷阶段(C3→P1):火山弧后盆地-残余弧后盆地;③压陷阶段(P2→):前陆盆地;④坳陷阶段:内陆湖泊盆地;⑤萎缩阶段(R→Q):内陆湖泊→盐湖盆地。其中,晚二叠世和中生代的压陷和坳陷阶段有利于油气储集层形成。并且建立了油气储层沉积模型:下二叠统为大陆火山喷发相→洪冲积扇相→河流相或三角洲相→海相或湖相;上二叠统和三叠系分缓坡型和陡岸型。缓坡型沉积模式为洪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陡岸型为洪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及浊积扇相;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密组不仅为较好油气储层,同时亦为富煤单元,其沉积模式为过境河流相→冲积扇相→辫状河流相→辫状三角洲相→湖泊相,或者,洪冲积扇相→河流沼泽亚相→湖湾亚相→滨湖沼泽亚相→滨浅湖亚相。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壳动力学
盆地演化
油气储集层
沉积相模式
古地理与古环境
Keywords
Junggar Basin
crustal dynamics
basin evolutio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sedimentary factes model, palaeogeography and palaeoenvironment
分类号
P5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
30
4
作者
刘峡
马瑾
傅容珊
杨国华
绍志刚
郑智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地震局预测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8-1427,共10页
基金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08B03)
地震科学基金(A08013)资助
文摘
本文基于GPS、断层形变等规测资料,实现华北地区构造运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其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华南地块、东北亚地块等周边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基本决定了华北地区现今表面运动及应力场格局.而另一方面,当考虑区域下部岩石层较快速的"拖动"作用时,表面速度场可以得到更好模拟,并同时形成共轭分布的剪应力梯度带.可见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印-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等可能造成岩石层深部、浅部运动差异,从而对研究区现今地壳运动产生深刻影响.此外,地形重力作用、断层分布及区域流变结构非均匀性也对现今地壳运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处于次要地位.
关键词
华北地区
GPS观测结果
地壳
形变
动力学
有限元方法
Keywords
North China Region GPS data Crustal deformation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粒岩温压测定的反应动力学误差及P-T轨迹失真问题
5
作者
石宏仁
机构
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42-244,共3页
文摘
麻粒岩是认识下地壳的窗口,查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及其动态变化,对了解下地壳动力学过程乃至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机制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各种地质温、压计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地质温、压计的理论基础是热力学。
关键词
麻粒岩相
P-T
地壳动力学
温压
变质作用
大陆岩石圈
地质温度计
反应
动力学
矿物组合
演化机制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体地壳的水热平衡问题
6
作者
李英
机构
西安地质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2-84,共3页
文摘
物质的形态、相态、性质、质量等种种运动形式(如相变、变形、转化、质量亏损等)无一不伴随着能量的转变。我们研究物质的运动,就要研究运动中能量的传送和转换,二者是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固体地壳的运动虽然主要表现为块体的移动与变形,但其本质则是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传递。80年代地壳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已经揭示出固体地壳运动学的本质是地热流的运动与转化。因此,
关键词
固体
地壳
水热平衡
地壳动力学
能量的传送与转换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科技服务工作简介
7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3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地震局
地壳
应力
研究所
科技服务工作
地壳动力学
简介
地震前兆观测
国家地震局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地壳辉长岩层中晶体颗粒大小随深度分布的初步探讨
8
作者
张志刚
陈永顺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0-6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 4 0 12 5 0 11)
文摘
通过海洋地壳生成模型得到的典型快速扩张的太平洋中脊处海洋地壳内的热结构和速度场 ,推算出海洋地壳内的辉长岩层上、下组的成岩时间存在大于一个数量级的差异 (成岩时间是指岩浆降温到某一指定温度时所经历的时间 ) .并试图用这个结果来解释在Oman蛇绿岩套辉长岩层野外实际观测得到的结论 :海洋岩石圈底部的辉长岩的结晶颗粒大小的平均值要比浅部辉长岩结晶颗粒大小的平均值高出一个数量级 .
关键词
蛇绿岩套成岩时间
大洋中脊
动力学
海洋
地壳
生成机制
海洋辉长岩层结构
海洋
地壳
岩浆房
Keywords
Ophiolite, Crystallization time, Mid-ocean ridge dynamics, Accretion mechanism of oceanic crust, Structure of the gabbros, Magma chamber at mid-ocean ridges.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高分辨率地球影像研究全球洋壳活断层分布
被引量:
2
9
作者
马庆尊
薄万举
冯胜涛
万文妮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210400)~~
文摘
利用谷歌三维地图勾绘出全球海底现今主要断层构造带的分布图,为观察海洋地壳运动与演化过程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对海底活断层的分布和演化机理、海底扩张、地幔对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谷歌地图
地壳动力学
海底活动构造带
断层
测量
Keywords
Google maps
crustal dynamics
active tectonic zones on the seafloor
fault
surveying
分类号
P229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源震区观测研究课题论证会在吉林召开
10
作者
章振铨
机构
吉林省地震办公室
出处
《中国地震》
1987年第4期-,共1页
文摘
深源震区观测研究课题论证会于七月二十二日在吉林市召开,二十九日在延吉市结束。其间现场考察了深震区的火山、温泉、观测站等地。该会议是吉林省地震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得到了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支持。
关键词
深源
震区
深震
深源地震
观测研究
地壳动力学
地震带
地震构造带
吉林
分类号
P3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华北地壳动力学参数及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詹自敏
陈连旺
陆远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地壳动力学含义
辛永信
马淑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准噶尔盆地地壳动力学与油气储集层沉积相模型
赵玉光
肖林萍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初步研究
刘峡
马瑾
傅容珊
杨国华
绍志刚
郑智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麻粒岩温压测定的反应动力学误差及P-T轨迹失真问题
石宏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固体地壳的水热平衡问题
李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科技服务工作简介
《震灾防御技术》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海洋地壳辉长岩层中晶体颗粒大小随深度分布的初步探讨
张志刚
陈永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利用高分辨率地球影像研究全球洋壳活断层分布
马庆尊
薄万举
冯胜涛
万文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深源震区观测研究课题论证会在吉林召开
章振铨
《中国地震》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