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应用地塞米松预防大鼠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发生 被引量:3
1
作者 柯庆宏 陈建华 +2 位作者 郑树森 俞军 梁廷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大鼠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预防作用及机理。方法:通过皮下注射长效尿崩停针和腹腔注射2.5%葡萄糖液诱导大鼠低钠血症3 d,第4天腹腔注射1 m o l/L氯化钠液(高渗盐水)快速补钠的方法诱导大鼠CPM模型。DEX早期治...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大鼠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预防作用及机理。方法:通过皮下注射长效尿崩停针和腹腔注射2.5%葡萄糖液诱导大鼠低钠血症3 d,第4天腹腔注射1 m o l/L氯化钠液(高渗盐水)快速补钠的方法诱导大鼠CPM模型。DEX早期治疗组大鼠在注射高渗盐水同时肌注5 m g/kg DEX;DEX延迟治疗组大鼠在注射高渗盐水后24 h肌注5 m g/kg DEX;生理盐水治疗组大鼠在注射高渗盐水同时肌注生理盐水;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脑组织脱髓鞘病变发生情况;测定脑内伊文思兰(EB)的含量变化;W estern b lot印迹法测定脑内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结果:通过诱导低钠血症、快速补钠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CPM模型。DEX早期治疗组、DEX延迟治疗组、生理盐水治疗组3组大鼠在快速补钠后0 h时点,脑内E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生理盐水治疗组大鼠在快速补钠后6 h,脑内EB含量比0 h时点明显增加(P<0.05),24 h达高峰,同时脑内iNOS在快速补钠后3 h开始表达增强,36 h仍呈较强表达,脱髓鞘发生率为66.7%。DEX早期治疗组大鼠快速补钠后脑内EB含量及iNOS表达,均较同时点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下降,未见明显脱髓鞘病变。DEX延迟治疗组脱髓鞘病变发生率为75%,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DEX能够通过保护血脑屏障和抑制脑内iN-OS表达,起到预防CP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疾病/药物疗法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血脑屏障 一氧化氮合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董瑞 王自法 +1 位作者 吕毅 马庆久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观察在不同时间应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胰胆管注射5 %牛磺胆酸制备 SD大鼠模型 ,分别在模型复制后即刻和 5小时应用地塞米松 0 .5 m g/ 10 0 g和 0 .0 5 mg/ 10 0 mg进行治疗。测定各... 目的 观察在不同时间应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胰胆管注射5 %牛磺胆酸制备 SD大鼠模型 ,分别在模型复制后即刻和 5小时应用地塞米松 0 .5 m g/ 10 0 g和 0 .0 5 mg/ 10 0 mg进行治疗。测定各组血浆淀粉酶及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 - 6 (IL- 6 )、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 (L PO)的水平差异及胰腺、肺脏、肾脏的病理学损害程度。结果 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后 ,大鼠血浆淀粉酶、IL- 6、NO、L PO均显著下降 ,生存率提高 ,平均生存时间延长 ,腹水量减少。大剂量较小剂量应用效果好 ,同样剂量早期应用较延迟应用效果好。结论 炎症介质 IL- 6、NO、L PO在 SA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早期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可以降低 SAP大鼠血中的炎症介质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药物疗法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地塞米松/投药和剂量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120例
3
作者 李爱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氨茶碱与地塞米松在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者正常初产妇分为两组 ,实验组 12 0人 ,用氨茶碱加地塞米松治疗 ;对照组 117人 ,用 5 0 %葡萄糖加VitC治疗。结果 实验组胎心的恢复... 目的 探讨氨茶碱与地塞米松在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者正常初产妇分为两组 ,实验组 12 0人 ,用氨茶碱加地塞米松治疗 ;对照组 117人 ,用 5 0 %葡萄糖加VitC治疗。结果 实验组胎心的恢复、胎儿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手术率明显降低。结论 氨茶碱与地塞米松治疗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对脐带压迫过紧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治疗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治疗应用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胎儿宫内窘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散瞳治疗人工晶体术后瞳孔区渗出膜
4
作者 郭新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散瞳对人工晶体术后瞳孔区渗出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已发生人工晶体术后瞳孔区渗出膜的病人全身及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并联合散瞳剂散瞳。结果 28例中治愈25例(89%),余 3例瞳孔区渗出膜明显变薄。结论 地塞米松联...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散瞳对人工晶体术后瞳孔区渗出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已发生人工晶体术后瞳孔区渗出膜的病人全身及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并联合散瞳剂散瞳。结果 28例中治愈25例(89%),余 3例瞳孔区渗出膜明显变薄。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散瞳对人工晶体术后瞳孔区渗出膜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术后瞳孔区渗出膜/治疗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散瞳剂/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在拔除下颌阻生齿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吴卫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阻生齿 拔牙术 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与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副作用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王海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影响。方法 180例剖宫产病人, 随机分为3组,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每组60例。A组: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地塞米松10mg;B组: 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氟哌利多5mg;C组:曲马多...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影响。方法 180例剖宫产病人, 随机分为3组,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每组60例。A组: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地塞米松10mg;B组: 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氟哌利多5mg;C组: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每组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配成泵液。在关腹时预注泵内液3ml,并教会病人或家属使用PCEA的方法。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嗜睡,并记录PCEA按压次数。结果三组病人 VAS评分、PCEA按压次数无显著差异,但A组低于B、C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高于A、B两组;瘙瘁发生率A组低于B、C组;嗜睡发生率B组高于A、C组。结论地塞米松在剖宫产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瘙痒是安全有效的,其副作用比氟哌利多要少,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氟哌利多/治疗应用 剖宫产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栓塞剂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艾秋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地塞米松混合乳剂对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肝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0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的栓塞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生存时间、有无副作用。结果30例病人治疗后...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地塞米松混合乳剂对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肝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0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的栓塞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生存时间、有无副作用。结果30例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肿瘤明显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复合栓塞剂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治疗应用 碘油/治疗应用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乳剂 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135例研究
8
作者 尹秀英 杨灿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效果。方法 将231 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5 例,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96 例,常规治疗,治疗结果做卡方检验处理。结果 新生儿RDS 发生率、新生儿死亡... 目的 观察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效果。方法 将231 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5 例,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96 例,常规治疗,治疗结果做卡方检验处理。结果 新生儿RDS 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比率,用药组分别为14 .8 % 、7.4 % 和30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 .2 % 、21 .9 % 和76 .1 % ( P< 0 .01) 。结论 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具有明显的促胎肺成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羊膜腔内/给药途径 胎肺/生长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特发性角膜炎36例
9
作者 李秀华 杜方秀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特发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地塞米松加重组人干扰素α-2α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200万 u肌注,隔日一次。局部 0.25%氯霉素滴眼剂滴眼。维生素 C 200mg及左旋咪唑50mg,每日三次口服,对照组0.1%无环鸟苷滴眼液,每... 目的 研究急性特发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地塞米松加重组人干扰素α-2α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200万 u肌注,隔日一次。局部 0.25%氯霉素滴眼剂滴眼。维生素 C 200mg及左旋咪唑50mg,每日三次口服,对照组0.1%无环鸟苷滴眼液,每4小时1次。结果 治疗组18例治愈10例,基本治愈6例,无效2例。对照组18例治愈8例,基本治愈5例,无效5例。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干扰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治疗 干扰素/治疗应用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左旋咪唑/治疗应用 无环鸟苷/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