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齐永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59-862,共4页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近年来成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热点问题。根据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将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通过选用合适的三维空间计算模型,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应用数值仿真...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近年来成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热点问题。根据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将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通过选用合适的三维空间计算模型,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应用数值仿真系统ANSYS程序对所建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于软硬不同的地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硬度的地基会在上部结构及基础中产生应力重分布,同时还得出了地基土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此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基础 共同作用 上部结构 三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爆破振动的影响
2
作者 陈新兵 邓正道 《爆破》 CSCD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简述了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并介绍了一个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基础的振动强度随基础埋深和上部结构重量的增加而减小,FFT主振频率随上部结构重量的增加而略有减小。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振动强度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开采“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机理及判识方法
3
作者 崔业凯 冯国瑞 +3 位作者 李竹 章敏 崔家庆 汪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8-2883,共16页
探究底板煤柱与层间岩梁的形变及破裂失效特征是评价底板房柱式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保障上行工作面安全复采的关键。针对元宝湾煤矿6107工作面上行安全复采难题,首先,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力学模型;其... 探究底板煤柱与层间岩梁的形变及破裂失效特征是评价底板房柱式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保障上行工作面安全复采的关键。针对元宝湾煤矿6107工作面上行安全复采难题,首先,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力学模型;其次,依托有限差分原理,建立了层间岩梁挠度、转角、弯矩、剪力及底板煤柱荷载的数值解法,研究上行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层间岩梁内力、变形与底板煤柱荷载动态演变特征;最后,揭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模式,并给出了基于底板煤柱与层间岩层失稳时序的结构性失稳判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正下方岩梁挠度明显增加、弯矩明显减小,相邻区域岩梁挠度明显减小;工作面前方底板煤柱间悬空段岩梁转角和弯矩显著增大,剪力略微增大;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层间岩梁弯矩与底板煤柱荷载急剧增加,工作面正下方底板煤柱及前方30 m区域内层间岩梁内力及变形显著增加,“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风险升高,存在3种潜在失稳模式,包括层间岩梁率先破断引起工作面底板超前塌陷、底板煤柱率先失稳引起柱群链式失稳、层间岩梁与底板煤柱同步失稳导致系统结构整体失稳。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系统结构失稳模式由底板超前塌陷转为结构整体失稳,且当工作面推进至4号煤柱上方时,系统结构整体失稳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复采 弹性地基 “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 失稳机理 判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裙楼不同连接方式对L型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德稳 郭春丽 +1 位作者 陈虎 雷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158-6163,共6页
建立了某实际工程L形带裙房高层建筑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分层地基模型。引入缝连接单元。主要讨论了主裙房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连接处分别采用固结连接、铰接连接及主裙楼设沉降缝进行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研究表明:竖... 建立了某实际工程L形带裙房高层建筑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分层地基模型。引入缝连接单元。主要讨论了主裙房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连接处分别采用固结连接、铰接连接及主裙楼设沉降缝进行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研究表明:竖向荷载工况下,主楼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的柱轴力要较另外两种小;而对于连接处的梁来说,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以底层、顶层的梁受力最为不利。在设计时应注意加强其构造措施。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基础沉降量、主楼基础弯矩,倾斜较设缝时要大。常遇地震工况下固结连接与铰接连接的层间位移几乎相同,而设沉降缝的层间位移较它们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带裙房的高层建筑 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 分层地基 连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垒垒 苏朔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6-276,共11页
介绍了聚α-烯烃(PAO)合成基础油的分子结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分子结构与黏度、黏度指数和低温流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现有的PAO分子结构参数与其黏度、黏度指数和低温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梳理出影响黏度的主要分子结构... 介绍了聚α-烯烃(PAO)合成基础油的分子结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分子结构与黏度、黏度指数和低温流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现有的PAO分子结构参数与其黏度、黏度指数和低温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梳理出影响黏度的主要分子结构参数是相对分子质量、支链数量、支链长度和分子的有效长度。分子结构中支链数量、支链长度和支链位置对黏度指数有着重要的影响;支链数量和支链长度对低温流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支链数量少且较长的PAO分子结构(类似于星型)是兼具好的黏温性能和低温流动性较为理想的结构。因此,从分子水平研究PAO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提炼设计和制备高性能PAO基础油理想结构组分的新思路,为PAO基础油产品升级和新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合成基础 构效关系 结构参数 低温流动性 分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筏板基础与地基和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分析 --以北京市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
6
作者 李植庭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91-295,共5页
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地基起主导作用,其次是基础,另外还受到上部结构刚度的约束作用.文章以筏板基础为例,介绍一种有限单元方法,把地基按分层变化的有限压缩层模式,将基础与地基视为两种不同的弹性体,... 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地基起主导作用,其次是基础,另外还受到上部结构刚度的约束作用.文章以筏板基础为例,介绍一种有限单元方法,把地基按分层变化的有限压缩层模式,将基础与地基视为两种不同的弹性体,在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连续的条件下,引入上部结构在底层柱脚处对基础的约束作用,同时求得地基反力和基础内力,最后以一具体实例来论证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筏板基础 地基 上部结构 协同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结构-厚筏基础-土共同作用分析
7
作者 姜福香 董孝璧 梁虹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66-570,共5页
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就工程中常用的筏式基础在考虑上部结构及土介质三者共同作用条件下的性状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筏基刚度变化对整个系统内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筏基采用可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的厚板协调单元,地基采用分层模型。... 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就工程中常用的筏式基础在考虑上部结构及土介质三者共同作用条件下的性状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筏基刚度变化对整个系统内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筏基采用可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的厚板协调单元,地基采用分层模型。运用所编程序,针对一典型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工程实践十分有用的结论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框架 厚板单元 结构 地基- 筏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简化振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龚耀清 吴华芹 甄静水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22-328,共7页
为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半无限大弹性地基-空间杆系-层模型,它由半无限大弹性地基、巨型文克勒弹性地基梁和巨型剪切型弹性地基柱组成(二级框架柱考虑其轴向刚度作为巨型梁的文克勒弹性地基;二级框架... 为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半无限大弹性地基-空间杆系-层模型,它由半无限大弹性地基、巨型文克勒弹性地基梁和巨型剪切型弹性地基柱组成(二级框架柱考虑其轴向刚度作为巨型梁的文克勒弹性地基;二级框架梁、柱考虑其弯曲刚度作为巨型柱的剪切型弹性地基),可同时考虑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刚度变化以及地基的弹性变形.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新的简化振动分析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可为超高层建筑巨型框架的整体动力特性分析提供一种可行的简化方法,对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空间巨型框架 自由振动分析 半无限大弹性地基 半无限大弹性地基-空间杆系-层模型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6
9
作者 吕西林 陈跃庆 +2 位作者 陈波 黄炜 赵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9,共10页
本义设计实现了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动反应的主要规律。由于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软土地基中相互作用体系的频率远小于刚性地基上不考虑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结构频率,而阻... 本义设计实现了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动反应的主要规律。由于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软土地基中相互作用体系的频率远小于刚性地基上不考虑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结构频率,而阻尼比则远大于结构材料阻尼比。软土地基对地震动起滤波和隔震作用。由于上部结构的振动反馈,基底地震动与自由场地震动不相同。上部结构柱顶加速度反应主要由基础转动引起的摆动分量组成,平动分量次之,而弹性变形分量很小。桩身应变幅值呈桩顶大、桩尖小的倒三角形分布。桩上接触压力幅值呈桩顶小、桩尖大的三角形分布。试验表明,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对体系地震反应的影响是很显著的。本试验为验证理论与计算分析的研究成果、改进或提出合理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基 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NSYS模拟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72
10
作者 陈波 吕西林 +1 位作者 李培振 陈跃庆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本文以结构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有限元计算建模的一些问题作了研究,主要包括柔性土容器的模拟、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用、上体与结构交界面上的... 本文以结构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有限元计算建模的一些问题作了研究,主要包括柔性土容器的模拟、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用、上体与结构交界面上的状态非线性模拟、网格划分、重力的考虑、结构中钢筋的处理以及对称性的应用等.文中给出了利用上述建模方法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计算的一些加速度时程结果,并与试验结果相对照,吻合较好.通过计算分析,验证了简化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基 相互作用 模型试验 仿真 ANSYS程序 振动台试验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性的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陈跃庆 吕西林 +1 位作者 李培振 陈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4,共8页
通过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SSI)体系的振动台模型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土性的地基条件对动力相互作用效果和规律的影响。在试验现象方面发现,地基土越软弱,结构沉降和倾斜越大;不同土性条件下结构裂缝形态相似,但土越硬,裂缝出现越早,... 通过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SSI)体系的振动台模型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土性的地基条件对动力相互作用效果和规律的影响。在试验现象方面发现,地基土越软弱,结构沉降和倾斜越大;不同土性条件下结构裂缝形态相似,但土越硬,裂缝出现越早,发展也越严重。在体系动力特性方面发现,SSI体系频率均小于不考虑SSI的结构自振频率,阻尼比大于结构材料阻尼比,但不同土性条件时由于土、基础、结构三者刚度比不同,SSI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存在差异。在地震反应方面发现,土越硬,加速度反应的峰值放大系数越大;加速度反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频谱特征是,土较软时以基础转动引起的摆动分量和平动分量为主;土较硬时以结构弹塑性变形分量为主。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基土性条件下,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规律,但其效果和机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土性 结构-地基 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曲线桥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焦驰宇 鲁子明 +2 位作者 龙佩恒 时晓鹏 侯苏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106,140,共9页
对国内外历次地震中桥台震害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简化桥台模型、弹簧桥台模型、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等几种针对城市桥梁桥台的典型数值模拟方法;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梁为工程背景,建立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不同精细化程度的... 对国内外历次地震中桥台震害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简化桥台模型、弹簧桥台模型、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等几种针对城市桥梁桥台的典型数值模拟方法;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梁为工程背景,建立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不同精细化程度的数值模型,开展人工地震动条件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数值模型的计算误差;在此基础上选取合理数值模型,对桥梁曲率半径进行变参数研究,探讨墩底内力、墩梁相对位移以及台梁相对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提高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拟精细化程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桥梁边墩的地震响应,特别是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可综合考虑桥台的动力响应,值得推荐;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条件下,曲率半径越小,各桥墩横向内力及位移差异越明显,建议在进行曲线桥梁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曲线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分析的一种直接方法 被引量:470
13
作者 刘晶波 吕彦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5-64,共10页
本文给出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一种直接有限元方法,可以依托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完成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研究工作.该方法不但可以较好地模拟半无限地基的辐射阻尼,也能模拟远场地球介质的弹性恢复性能.文中同时给出了一种结构-... 本文给出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一种直接有限元方法,可以依托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完成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研究工作.该方法不但可以较好地模拟半无限地基的辐射阻尼,也能模拟远场地球介质的弹性恢复性能.文中同时给出了一种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中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可以准确模拟任意角度入射的地震行波的输入.数值算例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基 动力相互作用 辐射阻尼 软件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开放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高效解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晶波 谷音 李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116,121,共6页
应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将结构-地基开放系统转化为近似的封闭系统,利用等效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将波动散射问题化为波源问题,再采用振型叠加法对近似封闭系统进行分析,由此建立了一种结构-地基开放系统动力反应问题的高效计算方法。采用高效... 应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将结构-地基开放系统转化为近似的封闭系统,利用等效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将波动散射问题化为波源问题,再采用振型叠加法对近似封闭系统进行分析,由此建立了一种结构-地基开放系统动力反应问题的高效计算方法。采用高效算法分别计算了二维弹性半空间波源问题和地震作用下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算例,并与采用常规的直接时域逐步积分法给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由此讨论了高效算法的特点。与常规直接动力分析方法相比,高效算法可以在确保模拟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计算工作量、节省计算时间,并且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系统的模型越大、自由度越多,高效算法的优越性就越突出,从而为大型结构-地基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数值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而精度足够的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波动输入 高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基条件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皋 李志远 李建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73-1580,共8页
结构和地基动力相互作用(SSI)分析对大坝、桥梁、核电、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SSI分析的发展现状和工程设计实践进行了扼要评述。值得指出,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国际上普遍提高了对核电结构抗震安全性的需求... 结构和地基动力相互作用(SSI)分析对大坝、桥梁、核电、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SSI分析的发展现状和工程设计实践进行了扼要评述。值得指出,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国际上普遍提高了对核电结构抗震安全性的需求。因此,对重要结构的安全评价发展更为完善的先进SSI计算模型势在必行。为此目的,对处于复杂地基条件下的SSI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可以方便地考虑结构近场各种非均质因素的影响而不增加计算工作量,其中包括地基分层、基础埋深、建基面水平、存在相邻建筑物、附近出现软弱地质体等因素。这使SSI的计算更为准确和高效。论文的数值算例论证了所建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互作用 复杂地基环境 基础结构 抗震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结构系统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相似比的实现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宋二祥 武思宇 王宗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92,共6页
设计并完成两项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系统1∶10比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在类似地基-结构系统的普通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如何使模型与原型相似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地基模型箱的选用,以较好模拟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变形;在重力场... 设计并完成两项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系统1∶10比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在类似地基-结构系统的普通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如何使模型与原型相似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地基模型箱的选用,以较好模拟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变形;在重力场相似难以满足的情况下,降低其影响的措施;解决模型结构阻尼比偏低问题的方法。试验中采用柔性地基模型箱,在基础底板用拉索施加下拉力使基底压力在重力场失真情况下基本满足相似条件,在结构模型上附加层间阻尼器使其阻尼比接近实际。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上述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柔性容器可以较好地模拟地基土体在地震下的变形;在基础底板施加竖向力以使基底压力相似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而层间阻尼器可以有效调整模型结构的阻尼比而无其他较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台模型试验 相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基础边界一侧采空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冬冬 武毅艺 +4 位作者 谢生荣 何富连 孙耀辉 石松豪 蒋再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90-3105,共16页
为了研究一侧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结构的破断规律,构建考虑煤柱宽度及承载能力与实体煤弹塑性变形的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全面计算探究了侧方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在煤柱区及实体煤区的断裂位置、顺序及形态等。结论如下:①煤柱区基本顶... 为了研究一侧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结构的破断规律,构建考虑煤柱宽度及承载能力与实体煤弹塑性变形的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全面计算探究了侧方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在煤柱区及实体煤区的断裂位置、顺序及形态等。结论如下:①煤柱区基本顶的破断形态有3类且随着基本顶厚度h、弹性模量E及弹性煤体基础系数kt增大,而煤柱宽度Lm与煤柱基础系数ksm、煤体塑化范围Lts与塑化程度ξs及跨度L减小时的破断形态变化规律为“单一连续长弧形”→“临界对接双长弧形”→“分隔式双短弧形”;②Lm及ksm主要影响煤柱区基本顶的破断位态;Lm及ksm增大,实体煤区主弯矩减小;③实体煤区基本顶破断位态有5类且随着h,E及ξs增大,而Lts,kt及L减小时的断裂模式演变规律为:“长边与短边断裂线均处于塑化煤体区”→“长边断裂线处于塑化煤体区而短边处于煤体弹塑性分界区”→“长边断裂线位于塑化煤体区而短边断裂线位于弹性煤体区”→“长边断裂线位于煤体弹塑性分界区而短边断裂线位于弹性煤体区”→“长边与短边断裂线均处于弹性煤体区”,存在长边与短边断裂线同时位于煤体弹塑性分界区的情况;④h,E及Lts较大而L及kt较小时,破断顺序为:中部(靠近煤柱侧)→长边(3类位置)→短边(3类位置)→煤柱侧(3类位置);⑤整体破断形态分为3类且随着h,E及kt增大,而Lm,ksm,Lts,ξs及L减小时,整体破断形态的变化模式为:闭合贯通式“非对称■-非对称X”型→临界贯通式“非对称■-非对称X”型→开口非贯通式“非对称■-非对称X”型。针对研究一侧采空基本顶板结构破断的3类力学模型,从模型特征、破断影响因素、初次破断位置、煤柱侧破断形态、实体煤侧破断位置、整体断裂位态及工程指导意义共7个方面,总结对比了“三边固支+简支模型”(第1类)、“三边弹性基础+考虑煤柱宽度和支撑能力的单一塑化模型”(第2类)与建立的“三边弹塑性基础+考虑煤柱宽度和支撑能力的双重塑化模型”(第3类)的重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侧采空 -塑性基础 初次破断 结构 基本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岩组合地基变截面锚杆承载性能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二贤 程述一 +3 位作者 伍林伟 陈成 吏垚 刘观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17-2128,共12页
以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针对实践中广泛遇到的上土下岩二元层状地基,提出了一种变截面锚杆技术,其原理为通过增大上覆土层中锚杆的截面积,达到充分利用上覆土层和下部岩层承载力的目的。为检验变截面锚杆的性能,采用现场真型试验和... 以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针对实践中广泛遇到的上土下岩二元层状地基,提出了一种变截面锚杆技术,其原理为通过增大上覆土层中锚杆的截面积,达到充分利用上覆土层和下部岩层承载力的目的。为检验变截面锚杆的性能,采用现场真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探讨了其承载力提升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较等截面锚杆,变截面锚杆的上拔、下压以及水平承载力均有所提升。其中,水平承载性能提升效果最显著。场地覆土层厚度对锚杆上拔承载力影响较大,对下压和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较小。场地地形坡度对锚杆水平承载性能有较大影响,二者呈负相关。此外,“上拔荷载+水平荷载”模式下,变截面群锚基础的承载性能优于等截面群锚基础和传统复合基础,且具有土方开挖量小以及更适用于斜坡地形的优点。研究成果可为该新型基础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 岩石锚杆 -岩组合地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在桩-土-上部结构共同耦合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子健 武黎明 +2 位作者 王继武 许华东 王秋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40-543,共4页
以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桩-土-上部结构共同耦合作用"与"正常设计条件"两种情况下,上部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情况,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结构设... 以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桩-土-上部结构共同耦合作用"与"正常设计条件"两种情况下,上部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情况,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下部结构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从而使设计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上部结构 耦合作用 内力 变形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跃庆 吕西林 +1 位作者 李培振 陈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计算结构 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的简化方法,并用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讨论了各方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简化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主要改进是合理考虑了桩基对体系刚度的贡献。
关键词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动力特性参数 桩基 刚度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