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翔宇 雷添杰 +1 位作者 陈文晋 赵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221-225,242,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仅能获取点变形信息,且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无法进行实时监测等问题,以云南牛栏江红石岩边坡为例,提出了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为了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在详... 为了解决传统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仅能获取点变形信息,且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无法进行实时监测等问题,以云南牛栏江红石岩边坡为例,提出了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为了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在详细分析地基干涉雷达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该边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中。结果表明,采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达到边坡灾害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边坡 形变监测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干涉雷达IBIS-S桥跨结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鹏 邢诚 项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39,共5页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以较高的时空采样频率获取线性结构目标整体瞬时变形状态。本文将该技术引入大型桥梁桥跨结构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中。对动静载试验过程中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东岸桥跨结构开展连续变形监测,利用频域分解...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以较高的时空采样频率获取线性结构目标整体瞬时变形状态。本文将该技术引入大型桥梁桥跨结构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中。对动静载试验过程中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东岸桥跨结构开展连续变形监测,利用频域分解法计算桥跨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干涉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快速探测桥跨结构竖弯模态,特别适用于灾后大型线形结构健康状态的应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 桥跨结构 模态分析 频域分解法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斌 葛大庆 +4 位作者 李曼 张玲 王艳 郭小方 张晓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SAR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地基和星载InSAR在形变测量上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步进频率连续波 调频连续波 噪声雷达 多入多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桥面线形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进军 廖骅 +1 位作者 韩达光 邢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4,共4页
对于大跨径桥梁而言,在荷载试验中获得全桥线形状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4种全桥线形测量方法及其特点,然后以某大桥静态荷载试验为例,重点讨论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特点、数据采集、数据处... 对于大跨径桥梁而言,在荷载试验中获得全桥线形状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4种全桥线形测量方法及其特点,然后以某大桥静态荷载试验为例,重点讨论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特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变形对比。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桥线形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 静态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稀HQP的GB-InSAR大气改正方法及其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鹏 李伟城 +3 位作者 段杭 柯传芳 葛礼呈 金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在库坝区域边坡的连续变形监测应用中,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InSAR)容易受到测区大气环境变化干扰,导致其干涉图序列变形解算结果不够精确;同时大数量的连续GB-SAR影像处理过程较为耗时,影响了GB-InSAR整体解算效率和准实时的变... 在库坝区域边坡的连续变形监测应用中,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InSAR)容易受到测区大气环境变化干扰,导致其干涉图序列变形解算结果不够精确;同时大数量的连续GB-SAR影像处理过程较为耗时,影响了GB-InSAR整体解算效率和准实时的变形分析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在常规多项式大气改正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相位梯度的均匀格网采样法和干涉图叠加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抽稀高质量像元(HQP)的多项式大气改正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黄登水电站施工期右岸高边坡变形监测中。分析结果表明,二元多项式大气模型的RMSE均值为0.0395 rad,明显优于一元模型和其他常规大气改正方法。该抽稀HQP方法RMSE均值为0.0240 rad,同抽稀前精度相当,但整体解算时间由2.32 h大幅缩减至0.80 h,说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建模精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GB-SAR连续影像大气改正处理效率,可为边坡安全监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改正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抽稀高质量像元 二元多项式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集成的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邹进贵 徐亚明 +2 位作者 花向红 张鹏 徐进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6-18,22,共4页
采用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SAR)、三维激光扫描、数码相机、GNS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种传感器集成技术,设计集成角反射器、紧凑有源转发器、GNSS接收机天线和物理传感器的专用目标特征点装置,将其布设在监测对象表面,自动获取... 采用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SAR)、三维激光扫描、数码相机、GNS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种传感器集成技术,设计集成角反射器、紧凑有源转发器、GNSS接收机天线和物理传感器的专用目标特征点装置,将其布设在监测对象表面,自动获取监测对象的空间信息和内部物理状态信息,对GB-SAR雷达干涉测量数据算法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地基雷达干涉影像,将监测对象表面三维模型和内部物理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建立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的算法,从而实现在模型上对任意兴趣点形变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体视化 形变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InSAR技术的水电工程高边坡变形监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段斌 何加平 +2 位作者 覃事河 严思源 陈志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4-69,共6页
为解决大型水电工程复杂边坡表面变形监测存在的监测范围受地形限制、设备安装运维成本高、点位布设易遗漏等问题,采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开展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百米级高边坡表面变形三维非接触实时监... 为解决大型水电工程复杂边坡表面变形监测存在的监测范围受地形限制、设备安装运维成本高、点位布设易遗漏等问题,采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开展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百米级高边坡表面变形三维非接触实时监测。首先将合成孔径雷达架设于所需监测边坡对岸,设定监测数据采集频率和监测预警值;然后构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改进雷达数据降噪模型,智能化判断和筛查现场异常数据;最后采用数据解缠和变形分析获取变形监测结果,通过云端服务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实时查询监测区域的历史形变及位移数据。结果表明:较传统监测技术,采用非接触式监测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受地形等条件限制少、有效识别和穿透掩盖物等优点;可实现短时间内识别亚毫米级的变形;建立的雷达数据降噪模型可提升监测数据的可视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高边坡 变形监测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