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尔学 李增元 +1 位作者 庞勇 田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极化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树高反演算法是正确的;受去相干噪声因素的影响,重复飞行极化干涉SAR相干影像上可能存在大量的非体散射去相干散射体,识别这些散射体并加以剔除是保证得到正确树高提取结果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树高反演 SIR—C/X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胡程 邓云开 +1 位作者 田卫明 曾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1-840,共10页
采用基于永久散射体(PS)技术的大气相位(AP)补偿方法对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干涉相位图进行分析时,部分图像的干涉相位随距离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导致无法建立合理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常规的补偿方法不再适用。该文... 采用基于永久散射体(PS)技术的大气相位(AP)补偿方法对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干涉相位图进行分析时,部分图像的干涉相位随距离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导致无法建立合理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常规的补偿方法不再适用。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GB-InSAR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常规方法对干涉相位图进行大气相位补偿,并根据PS点的补偿后相位序列的标准差,进行稳定PS点的选择,然后对稳定PS点进行子区域划分,通过反距离加权插值估计出所有PS点的大气相位,从而实现大气相位的有效补偿。采用该文所提方法,对460幅雷达图像进行了处理,相比于常规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干涉相位图中的非线性大气相位分量。基于若干高稳定参考点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最大约1 rad的相位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大气相位补偿 非线性变化 稳定永久散射体 反距离加权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铁路工程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谭衢霖 杨松林 魏庆朝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研究目的: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新技术的原理、干涉数据几何模式、数据处理流程、高程干涉测量和形变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比较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当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分析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与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长期监... 研究目的: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新技术的原理、干涉数据几何模式、数据处理流程、高程干涉测量和形变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比较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当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分析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与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长期监测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潜力。研究结论:(1)与常用的DEM生产方式相比较,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一些独特优势,适合快速获取各种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2)在铁路勘测设计DEM获取、铁路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和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测量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建议铁路工程部门开展该技术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 干涉测量 数字高程模型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相位展开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芳 苏显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58,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InSAR)是以合成孔径雷达复数据提取的相位信息作为信息源来获取地表的三维信息和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相位展开是InSAR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原理 ,重点讨论了InSAR中...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InSAR)是以合成孔径雷达复数据提取的相位信息作为信息源来获取地表的三维信息和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相位展开是InSAR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原理 ,重点讨论了InSAR中的相位展开算法 ,特别对与路径有关的算法和与路径无关的算法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相位展开 复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在露天矿边坡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涛 郭浩宇 +4 位作者 伊孜哈尔 耿殿英 刘福明 杨志勇 武锐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边坡监测预警系统集成了步进频率连续波和图像干涉测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露天矿边坡监测的精度和灵活性。以某露天煤矿边坡监测应用为例,介绍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边坡监测预警系统的原理、参数和优势;分析了监测到的边...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边坡监测预警系统集成了步进频率连续波和图像干涉测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露天矿边坡监测的精度和灵活性。以某露天煤矿边坡监测应用为例,介绍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边坡监测预警系统的原理、参数和优势;分析了监测到的边坡形变位移和形变速度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频率连续波 图像干涉测量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监测 预警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袁孝康 《空间电子技术》 1998年第3期52-54,共3页
阐述具有三维测绘能力的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物高度的测量精度及其极限性能,讨论基线间隔的设计约束,并概要介绍若干试验结果。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测量 SAR 高程测量 测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几何精度分析
7
作者 常本义 王雅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5,共5页
直接将绝对相位差引入距离方程和多普勒方程答解地面点坐标,称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利用引入含有合理误差的模拟InSAR像坐标、绝对相位差和相应的轨道参数作为起算数据,求得含有误差的地面点坐标,实现了InSAR直接算法的几... 直接将绝对相位差引入距离方程和多普勒方程答解地面点坐标,称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利用引入含有合理误差的模拟InSAR像坐标、绝对相位差和相应的轨道参数作为起算数据,求得含有误差的地面点坐标,实现了InSAR直接算法的几何精度分析。为了把基线长度和姿态的误差引入轨道空间位置,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直接算法与经典算法精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 距离方程 多普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3
8
作者 范军 陈筠力 +3 位作者 李相东 路瑞峰 侯雨生 刘艳阳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城市施工建设及地下水开采活动日益频繁,导致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日益严重。虽然传统地面沉降监测技术的精度较高,但成本也高。近年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发展起来,已被用于监测大范围地表形变,具有低成本、大面积、高精... 城市施工建设及地下水开采活动日益频繁,导致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日益严重。虽然传统地面沉降监测技术的精度较高,但成本也高。近年来,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发展起来,已被用于监测大范围地表形变,具有低成本、大面积、高精度等特点。首次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监测上海西南某区域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结果显示:除一处楼房外,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未发生沉降,最大沉降速率约−7.10 mm/a,最大沉降量约25.43 mm。采用该技术监测沉降,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本研究成果对城市地表沉降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 沉降监测 科学防治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用于煤矿塌陷定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超卿 吴雅丽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5-136,共2页
煤矿不合理开采或超采往往会导致塌陷灾害。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进行大范围塌陷灾害的调查与定位。通过分析差分干涉图的质量图实现对煤矿塌陷区域的自动定位,并以陕北神木煤矿2004年的煤矿塌陷进行了实例试验,证实了该方... 煤矿不合理开采或超采往往会导致塌陷灾害。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进行大范围塌陷灾害的调查与定位。通过分析差分干涉图的质量图实现对煤矿塌陷区域的自动定位,并以陕北神木煤矿2004年的煤矿塌陷进行了实例试验,证实了该方法在大范围塌陷调查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塌陷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质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大坝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邢诚 韩贤权 +1 位作者 周校 王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8-134,共7页
变形监测是滑坡、沉降等灾害监测的重要支撑手段。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提供远距离、大范围、连续空间覆盖的形变结果,无需接触观测目标,在变形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隔河岩大坝进行了变形... 变形监测是滑坡、沉降等灾害监测的重要支撑手段。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提供远距离、大范围、连续空间覆盖的形变结果,无需接触观测目标,在变形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隔河岩大坝进行了变形监测实验,分析了环境因素的变化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对环境改正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改正结果的分析选取了相应的环境改正方法,并对大坝整体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获取高精度的大坝表面整体形变信息,有利于后期对大坝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大坝监测 干涉测量 环境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垂直基线对图像相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祥东 王彤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2-1226,共5页
本文指出了InSAR中垂直基线是影响图像相干性的重要因素,论证了现有的直接计算相关系数的公式是基于理想信号得出的,然后结合实际雷达信号的频率特性推导出了一个直接计算相关系数的公式,并给出了在各种斜坡地形情况下相关系数与垂直基... 本文指出了InSAR中垂直基线是影响图像相干性的重要因素,论证了现有的直接计算相关系数的公式是基于理想信号得出的,然后结合实际雷达信号的频率特性推导出了一个直接计算相关系数的公式,并给出了在各种斜坡地形情况下相关系数与垂直基线的变化关系.这种计算方法及其数值结果可用于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基线设计和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高程测量 地面动目标检测 垂直基线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监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学敏 路林海 +2 位作者 韩林 夏磊凯 杨小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5,39,共5页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点观测的工作量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观测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利用20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依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空中遥感、形变敏感度高、微波穿透力强、几乎不受气象制约等特点,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点观测的工作量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观测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利用20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依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空中遥感、形变敏感度高、微波穿透力强、几乎不受气象制约等特点,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进行监测探究,并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直观显示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周围地表沉降情况,且监测结果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监测结果间的一致性很高,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安全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表沉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用于煤矿沉陷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丽 赵超英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煤矿沉陷是1种典型的地质灾害,采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可以高精度地监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煤矿沉陷历史及发育特征。本文以陕北大柳塔1990年代的煤矿沉陷为例进行了监测试验,并讨论了影响形变监测精度的大气效应和DEM。
关键词 煤矿沉陷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秀江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8期14-15,共2页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证明是一种针对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的有效方法。因此对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包括对矿山开采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与矿山开采区沉陷变形...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证明是一种针对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的有效方法。因此对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包括对矿山开采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与矿山开采区沉陷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矿山开采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与设计约束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孝康 《上海航天》 1999年第5期7-14,共8页
用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 In S A R) 对地球的地形进行测绘的技术,有望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图的有效方法。本文对 In S A R 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高精度、回波信号的去相关效应、临界基线与最佳基线的决定... 用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 In S A R) 对地球的地形进行测绘的技术,有望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图的有效方法。本文对 In S A R 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高精度、回波信号的去相关效应、临界基线与最佳基线的决定、相位解缠、以及全球测绘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较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干涉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在堤防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洪一 黄志怀 +3 位作者 邓恒 侯磊 丁腾腾 卢登纬 《人民珠江》 2017年第4期90-94,共5页
主要讨论了地基SAR堤防监测成像模型,并且从工作平台的不稳定性、系统工作频率的不稳定性、干涉相位组成因子和形变真值的解算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误差的各相关因素。使用IBIS-L地基SAR监测系统分别在珠江里水河道落潮和涨潮的两... 主要讨论了地基SAR堤防监测成像模型,并且从工作平台的不稳定性、系统工作频率的不稳定性、干涉相位组成因子和形变真值的解算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误差的各相关因素。使用IBIS-L地基SAR监测系统分别在珠江里水河道落潮和涨潮的两个时间段内进行了现场堤防变形监测实验,并分析了该段堤防的位移变形与潮位骤变之间的关系。监测结果为该段堤防的变形评价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资料,初步验证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堤防稳定性监测中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SAR 干涉测量 监测模型 误差分析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性能分析
17
作者 袁孝康 《制导与引信》 1999年第3期13-19,31,共8页
阐述具有三维测绘能力的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性能--测量地形高度的精度和三维定位问题。分析中了观察几何学、干涉仪基线、雷达频率、热噪声、分辨元尺寸、地形和体散和体散射的影响。导出了简明的计算同精度的公式,对有关误差... 阐述具有三维测绘能力的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性能--测量地形高度的精度和三维定位问题。分析中了观察几何学、干涉仪基线、雷达频率、热噪声、分辨元尺寸、地形和体散和体散射的影响。导出了简明的计算同精度的公式,对有关误差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绘制成相应的图表,还给出了三定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地形测量 测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新宇 路来君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73-379,共7页
为发挥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对深部地质目标精确探测与快速解析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地面目标识别的分辩率,在讨论基本原理及其数据解析方法的基础上,对SAR技术的偏振测定法、干涉测量法和差分干涉法进行了分析;给... 为发挥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对深部地质目标精确探测与快速解析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地面目标识别的分辩率,在讨论基本原理及其数据解析方法的基础上,对SAR技术的偏振测定法、干涉测量法和差分干涉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超带宽SAR应用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总结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及技术规范,为SAR在数字地质科学以及地球信息科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偏振测定法 干涉测量 差分干涉 超带宽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城轨交通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饶雄 曹成度 +4 位作者 滕焕乐 江利明 周桥立 黄荣刚 高斌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8年第7期25-28,共4页
地铁施工可引发大范围地面沉降,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地下管道及地面建筑物损毁。以武汉地铁8号线梨园站为例,利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地基In SAR)对其施工引发的不均匀地面沉降进行自动化连续成像监测。监测分析表明,地基InSAR技术能... 地铁施工可引发大范围地面沉降,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地下管道及地面建筑物损毁。以武汉地铁8号线梨园站为例,利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地基In SAR)对其施工引发的不均匀地面沉降进行自动化连续成像监测。监测分析表明,地基InSAR技术能够有效获取地铁施工区域高精度、高分辨率不均匀形变场;大部分地区的形变累积量在10 mm以内,满足地铁施工对周边道路和建筑物影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变形监测 地基雷达 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及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翔宇 雷添杰 +1 位作者 陈文晋 赵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221-225,242,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仅能获取点变形信息,且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无法进行实时监测等问题,以云南牛栏江红石岩边坡为例,提出了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为了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在详... 为了解决传统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仅能获取点变形信息,且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无法进行实时监测等问题,以云南牛栏江红石岩边坡为例,提出了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为了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在详细分析地基干涉雷达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该边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中。结果表明,采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达到边坡灾害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边坡 形变监测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