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监测预警系统在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边坡位移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赵东寅 申其鸿 +1 位作者 马海涛 杨晓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58,共5页
紫金山金铜矿是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矿山基地,其露天采场将是全亚洲第一高露天矿山边坡。基于目前矿山采用的全站仪、GPS等监测技术,易受粉尘、降雨、光照、云雾等影响,无法实现大范围边坡区域实时、自动监测。而地... 紫金山金铜矿是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矿山基地,其露天采场将是全亚洲第一高露天矿山边坡。基于目前矿山采用的全站仪、GPS等监测技术,易受粉尘、降雨、光照、云雾等影响,无法实现大范围边坡区域实时、自动监测。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则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该技术是滑坡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灾害预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国产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边坡位移监测预警系统在紫金山金铜矿露采边坡的首次应用,验证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高精度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 滑坡预警 实时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大坝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邢诚 韩贤权 +1 位作者 周校 王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8-134,共7页
变形监测是滑坡、沉降等灾害监测的重要支撑手段。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提供远距离、大范围、连续空间覆盖的形变结果,无需接触观测目标,在变形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隔河岩大坝进行了变形... 变形监测是滑坡、沉降等灾害监测的重要支撑手段。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提供远距离、大范围、连续空间覆盖的形变结果,无需接触观测目标,在变形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隔河岩大坝进行了变形监测实验,分析了环境因素的变化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对环境改正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改正结果的分析选取了相应的环境改正方法,并对大坝整体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获取高精度的大坝表面整体形变信息,有利于后期对大坝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大坝监测 干涉测量 环境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斌 葛大庆 +4 位作者 李曼 张玲 王艳 郭小方 张晓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 在简要讨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 InSAR)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规地基InSAR形变测量的主要处理流程。全面总结了地基干涉测量雷达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地基InSAR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地基和星载InSAR在形变测量上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步进频率连续波 调频连续波 噪声雷达 多入多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FMCW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在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鹏 张昊宇 +2 位作者 陈力 周克勤 王春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7,共4页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变形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监测手段,该方法拥有高精度,覆盖面大等优点。基于FMCW技术的Fast-GBSAR系统采用调频连续波技术,相较于国内已有的基于步进连续波技术的类似系统,该系统处理速度提...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变形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监测手段,该方法拥有高精度,覆盖面大等优点。基于FMCW技术的Fast-GBSAR系统采用调频连续波技术,相较于国内已有的基于步进连续波技术的类似系统,该系统处理速度提高30倍,并拥有更高的可靠性。Fast-GBSAR在国内已对多座大桥进行了公开测试,监测结果表明Fast-GBSAR测量精度能达到0.01 mm,在变形监测领域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桥梁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胡程 邓云开 +1 位作者 田卫明 曾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1-840,共10页
采用基于永久散射体(PS)技术的大气相位(AP)补偿方法对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干涉相位图进行分析时,部分图像的干涉相位随距离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导致无法建立合理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常规的补偿方法不再适用。该文... 采用基于永久散射体(PS)技术的大气相位(AP)补偿方法对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干涉相位图进行分析时,部分图像的干涉相位随距离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导致无法建立合理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常规的补偿方法不再适用。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GB-InSAR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常规方法对干涉相位图进行大气相位补偿,并根据PS点的补偿后相位序列的标准差,进行稳定PS点的选择,然后对稳定PS点进行子区域划分,通过反距离加权插值估计出所有PS点的大气相位,从而实现大气相位的有效补偿。采用该文所提方法,对460幅雷达图像进行了处理,相比于常规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干涉相位图中的非线性大气相位分量。基于若干高稳定参考点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最大约1 rad的相位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大气相位补偿 非线性变化 稳定永久散射体 反距离加权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的弱目标检测性能分析
6
作者 周勇胜 周梅 +1 位作者 唐伶俐 李传荣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微波成像遥感技术,弱目标检测与分类是其重要应用之一。鉴于弱目标的有效检测与SAR系统参数密切相关,为系统地研究弱目标的散射特性及其检测性能与SAR系统参数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SAR进行弱目标...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微波成像遥感技术,弱目标检测与分类是其重要应用之一。鉴于弱目标的有效检测与SAR系统参数密切相关,为系统地研究弱目标的散射特性及其检测性能与SAR系统参数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SAR进行弱目标检测的实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构建室内实验场景,获取了多频多极化原始SAR回波数据并进行成像处理;接着分析了不同工作频率、不同带宽条件下塑料材质目标以及干沙覆盖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最后讨论了极化方式对检测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利用极化干涉SAR信息进行弱目标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SAR 地基SAR 弱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预警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玉溪 杨凤芸 秦宏楠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7,共5页
针对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振荡性高、波动性强、特征趋势不明显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速度倒数指标对边坡变形进行预警预报的方法,采用错位相减、去限值数据处理方法,优化形变数据的质量,提高滑坡预警准确性、预报及时性。该方法在内蒙古... 针对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振荡性高、波动性强、特征趋势不明显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速度倒数指标对边坡变形进行预警预报的方法,采用错位相减、去限值数据处理方法,优化形变数据的质量,提高滑坡预警准确性、预报及时性。该方法在内蒙古某铁矿的应用结果表明,它能解决监测数据振荡性高、特征趋势弱、预报时效性差等问题,凸显临灾数据形变规律,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预警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监测 滑坡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预警 预报 矿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投影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三维地形匹配俯仰角模糊处理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彦平 刘航 +1 位作者 李洋 林赟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1-578,共8页
近距离对高大建筑物进行监测时,基于栅格投影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三维地形匹配过程中易出现俯仰角模糊现象,影响投影结果的解译.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俯仰角模糊现象的处理方法.首先... 近距离对高大建筑物进行监测时,基于栅格投影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三维地形匹配过程中易出现俯仰角模糊现象,影响投影结果的解译.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俯仰角模糊现象的处理方法.首先推导了任意GB-SAR观测几何条件下的图像距离-方位坐标系与东北天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基于栅格投影的方法实现了GB-SAR三维地形匹配;然后对出现的俯仰角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实测结果表明,投影结果中虚假影像去除效果明显,说明本方法对俯仰角模糊现象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有利于对GB-SAR三维地形匹配结果进行解译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 三维激光扫描 坐标转换 俯仰角模糊 三维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远 贾林靖 +1 位作者 王彦平 李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8-865,共8页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圆周扫描地基SAR)成像是一种实现360度全方位观测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现有的成像算法存在计算效率随场景扩大而降低和斜距近似导致的成像精度下降问题,难以实现实时成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圆周扫描地基SA...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圆周扫描地基SAR)成像是一种实现360度全方位观测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现有的成像算法存在计算效率随场景扩大而降低和斜距近似导致的成像精度下降问题,难以实现实时成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圆周扫描地基SAR成像的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球面波回波信号进行分解,表示为平面波积分形式;其次,构造扫描角度方向的滤波器,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定理,消除角度方向的高阶相位误差;进一步对信号进行极坐标转直角坐标插值,实现角度方向与距离方向的解耦;最终,通过二维逆傅里叶变换实现目标聚焦。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并对本文算法与BP算法在成像质量和成像效率方面进行对比,证明本文算法可以实现高效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圆周扫描地基SAR) 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FMCW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的大坝变形监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昊宇 周克勤 +1 位作者 宋亚腾 李莉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7,43,共6页
大坝变形监测是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一环。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的大坝变形监测相较于传统的方法拥有精度高、覆盖面大等优点。相较于国内通常使用的数据采集速度为5 min/组的意大利IBIS变形监测设备,采用新型的基于调频连续波(F... 大坝变形监测是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一环。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的大坝变形监测相较于传统的方法拥有精度高、覆盖面大等优点。相较于国内通常使用的数据采集速度为5 min/组的意大利IBIS变形监测设备,采用新型的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的Fast-GBSAR设备对陆水大坝进行监测,取得了7 s/组的数据采集速度,对大坝在放水前后的变形进行分析,并与三维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数据融合。结果表明基于7 s/组的高速数据采集能力,Fast-GBSAR几乎可以做到对大坝变形的实时分析,在变形监测领域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大坝变形监测 精度分析 三维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对目标三维形变的监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留兵 杨凯 车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38,68,共5页
形变监测是在各类大型建筑物倒塌、桥梁垮塌、滑坡等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预警的重要手段。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形变监测的各类方法中,优势明显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现在GB-SAR只能测量目标一维形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 形变监测是在各类大型建筑物倒塌、桥梁垮塌、滑坡等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预警的重要手段。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形变监测的各类方法中,优势明显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现在GB-SAR只能测量目标一维形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平行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通过在多孔径干涉技术得到的二维位移基础上,融合平行雷达监测的目标位移数据,准确演算得到目标的三维位移信息,从而反映出目标的真实位移,对于建筑物结构性能的监测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健康监测 孔径干涉 平行雷达 三维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技术在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果卜岸坡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振韬 王国强 +2 位作者 杨晓琳 张亦海 尹永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6-121,共6页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果卜岸坡地理位置特殊,鉴于果卜岸坡在2010年开始持续变形,且至今变形体积已经达到较大数值,基于此,2021年2月26日—2021年3月10日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SARⅡ)进行变形监测。基于果卜岸坡变形区规模结合现场勘测情况,从...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果卜岸坡地理位置特殊,鉴于果卜岸坡在2010年开始持续变形,且至今变形体积已经达到较大数值,基于此,2021年2月26日—2021年3月10日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SARⅡ)进行变形监测。基于果卜岸坡变形区规模结合现场勘测情况,从蓄水后果卜岸坡表观弹性模量、不平衡力的产生及作用对象、剪胀效应等对果卜岸坡变形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底部浸水区岩体在高应力作用下发展为含弱面和破裂面紧密堆积体;由于区域Ⅲ岩体变形会在区域Ⅱ临界破坏区引起不平衡力而发生变形,进而带动区域Ⅰ坡面和顶部发生倾倒大变形。此次S-SARⅡ雷达监测结果表明果卜岸坡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变形监测 边坡 边坡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坡雷达技术的爆破作用下边坡变形特征研究
13
作者 戴勇 邹平 +2 位作者 王忠康 王发刚 肖祖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0,共6页
为探究爆破作用对边坡变形特征的影响,采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技术,对刚果(金)某露天铜钴矿边坡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研究爆破作业条件下整体边坡及局部区域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破作业对边坡变形行为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为探究爆破作用对边坡变形特征的影响,采用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技术,对刚果(金)某露天铜钴矿边坡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研究爆破作业条件下整体边坡及局部区域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破作业对边坡变形行为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爆堆邻近区域表现出更显著的变形响应;虽然爆破作用未显著改变边坡整体的最大变形幅度,但引起了平均变形幅度的明显变化。研究结果可为爆破作用下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安全监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技术 爆破作用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滑坡灾后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斌 葛大庆 +8 位作者 张玲 李曼 王艳 王毅 张晓博 江利明 柳林 孙亚飞 高斌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4-677,693,共5页
针对2014-09-01大树场镇大面积山体滑坡灾后稳定性,从IBIS-L地基雷达形变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步进频率连续波和合成孔径雷达)入手,给出地基InSAR数据处理流程,获得了滑坡灾后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演化特征,测量精度达到亚mm级。地... 针对2014-09-01大树场镇大面积山体滑坡灾后稳定性,从IBIS-L地基雷达形变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步进频率连续波和合成孔径雷达)入手,给出地基InSAR数据处理流程,获得了滑坡灾后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演化特征,测量精度达到亚mm级。地基InSAR结果表明,滑坡体滑动幅度较大的区域位于滑坡体左侧中上部(120mm)和右侧中上部(75mm)。滑动主要由堆积松散土在裂隙水、雨水等作用下造成,产生较大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步进频率连续波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滑坡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坐标格式算法的地基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红 谭维贤 +2 位作者 黄平平 徐伟 洪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6-932,共7页
近年来,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和大型建筑物形变监测。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是一种典型的聚束SAR高分辨率成像算法,本文针对地基SAR应用于特... 近年来,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和大型建筑物形变监测。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是一种典型的聚束SAR高分辨率成像算法,本文针对地基SAR应用于特定监测目标场景这种应用背景,将极坐标格式算法应用于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格式算法的地基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地基雷达的成像几何,结合chirp Z变换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从信号的相位历程这一角度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 区域形变监测 极坐标格式算法(P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SAR子图相干合成快速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聪 胡程 +1 位作者 曾涛 田卫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96-1403,共8页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差分干涉技术可获得亚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在人造大型建筑物和地表形变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成像处理方面,地基SAR成像几何构型具有合成孔径极短、方位波束宽...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差分干涉技术可获得亚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在人造大型建筑物和地表形变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成像处理方面,地基SAR成像几何构型具有合成孔径极短、方位波束宽、成像范围大的特点,与传统机载、星载SAR系统有很大差别,现有成像算法大都不能有效满足地基SAR实时成像处理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图像相干合成的地基SAR快速成像算法,能够实现地基SAR宽角度、近远场混合大场景数据的快速处理,得到伪极坐标系下成像结果。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对本算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 子图相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的GB-InSAR图像PS点选择方法
17
作者 田卫明 王龙跃 +1 位作者 高嵩 邓云开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3-1163,共11页
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PS)点选择是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处理中的关键步骤.现有的PS点选择方法依赖于幅相稳定性或像元之间的高相干性筛选PS点,其中幅相稳... 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PS)点选择是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处理中的关键步骤.现有的PS点选择方法依赖于幅相稳定性或像元之间的高相干性筛选PS点,其中幅相稳定性对相位波动敏感,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很好地表征PS点的相位误差,而基于高相干性的方法基于局部窗口,容易造成误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GB-InSAR图像中PS点与非PS点的干涉相位在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PS点选择方法.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足够数量的PS点作为先验参考信息,然后使用GMM拟合参考PS点干涉相位的概率分布,最后依靠全图像元的干涉相位序列与GMM的匹配程度区分PS点与非PS点.实测数据表明,与基于幅相稳定性的传统方法相比,在获得的PS点数量接近的情况下,本文方法获取的PS点的相关性更强,干涉相位序列聚合程度更高,且残差点数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PS)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 高斯混合模型(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SAR形变监测误差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27
18
作者 曲世勃 王彦平 +1 位作者 谭维贤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tem)的形变监测性能进行分析,结合ASTRO系统成像几何给出了其形变监测模型和精度分析模型,着重分析了影响形变监测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最后以ASTRO系统为实验平台开展了形变监测实验与分析,验证了ASTRO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监测模型 形变监测精度分析模型 形变监测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SAR图像与地形数据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俊 乞耀龙 +2 位作者 谭维贤 王彦平 洪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2-427,共6页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监测等特点,在矿山及山体滑坡、桥梁沉降、地震形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基SAR图像与上述领域中地形数据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是系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关键技术.本文建...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监测等特点,在矿山及山体滑坡、桥梁沉降、地震形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基SAR图像与上述领域中地形数据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是系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关键技术.本文建立地基SAR系统与地形数据的关系模型及地基SAR系统与雷达图像的关系模型,提出基于距离向和方位向条件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分析几何映射三维匹配过程的误差特性.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及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 地基SAR图像 地形数据 距离-方位角模型 几何映射三维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稀HQP的GB-InSAR大气改正方法及其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鹏 李伟城 +3 位作者 段杭 柯传芳 葛礼呈 金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在库坝区域边坡的连续变形监测应用中,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InSAR)容易受到测区大气环境变化干扰,导致其干涉图序列变形解算结果不够精确;同时大数量的连续GB-SAR影像处理过程较为耗时,影响了GB-InSAR整体解算效率和准实时的变... 在库坝区域边坡的连续变形监测应用中,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InSAR)容易受到测区大气环境变化干扰,导致其干涉图序列变形解算结果不够精确;同时大数量的连续GB-SAR影像处理过程较为耗时,影响了GB-InSAR整体解算效率和准实时的变形分析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在常规多项式大气改正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相位梯度的均匀格网采样法和干涉图叠加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抽稀高质量像元(HQP)的多项式大气改正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黄登水电站施工期右岸高边坡变形监测中。分析结果表明,二元多项式大气模型的RMSE均值为0.0395 rad,明显优于一元模型和其他常规大气改正方法。该抽稀HQP方法RMSE均值为0.0240 rad,同抽稀前精度相当,但整体解算时间由2.32 h大幅缩减至0.80 h,说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建模精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GB-SAR连续影像大气改正处理效率,可为边坡安全监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改正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抽稀高质量像元 二元多项式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