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生产综合体和新区域主义的比较研究:基于区域规划实践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可双 杨犇 何丹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6期94-97,共4页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与规划受到了各级行政单元日趋关注和重视。区域规划理论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突出地表现为区域规划理论从建国后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到20世纪末的新区域主义理论的变迁。旨在从区域规划的角度...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与规划受到了各级行政单元日趋关注和重视。区域规划理论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突出地表现为区域规划理论从建国后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到20世纪末的新区域主义理论的变迁。旨在从区域规划的角度,探讨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直击规划实践和理论脱节的矛盾,通过比较研究厘清两种理论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规划实践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生产综合体 新区域主义 区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董锁成 武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34-37,共4页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的比较研究董锁成,武伟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是国外近几十年影响深远、理论和实践意义较大的区域开发模式。二者被引入国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学术界已产生了强烈反响。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它们的理...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的比较研究董锁成,武伟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是国外近几十年影响深远、理论和实践意义较大的区域开发模式。二者被引入国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学术界已产生了强烈反响。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它们的理论内涵、共性与个性、成功与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生产综合体 增长极理论 区域开发模式 共性与个性 区域政策 学术界 操作性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大西北开发
3
作者 正润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9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董锁成,许存茂在1990年第2期《开发研究》上著文认为,大西北的开发应采取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以本经济区自然资源(或从外经济吸引的部分资源)的一定组合为依靠的社会劳动的一定的地理和技术的... 董锁成,许存茂在1990年第2期《开发研究》上著文认为,大西北的开发应采取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以本经济区自然资源(或从外经济吸引的部分资源)的一定组合为依靠的社会劳动的一定的地理和技术的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生产力空间组织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大西北实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这是由大西北的区情特点及外部条件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生产综合体 大西北开发 自然资源 空间组织 社会生产 社会劳动 外部条件 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党兴华 《技术经济》 1994年第12期49-51,共3页
城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及评价西安理工大学党兴华城市特别是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流通、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在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中心和枢纽的作用。国外曾经通过发展极理论,中心地理论... 城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及评价西安理工大学党兴华城市特别是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流通、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在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中心和枢纽的作用。国外曾经通过发展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论证城市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指标 城市经济 全国经济发展 地域生产综合体 中心地理论 经济效益评价 中心城市 产业活动 评价指标 科技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地域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建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5年第2期23-29,共7页
本文试图把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引入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之中.在定义了经济地域系统的概念之后,着力探求经济地域系统的特征、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证了经济地域系统应作为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经济地域系统 区域经济地理学 工业地域 重工业 信息业 研究对象 农业地域 自然资源 地域生产综合体 自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臻完善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积累
6
作者 钟永一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本文从纵向、横向和结构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积累作了梳理和概括,目的是为了把握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第一部分从纵向概括了这一交叉学科的演进和用“问题集合”方式表述的研究对象。第二、三部分从横向概括了该学科的基本... 本文从纵向、横向和结构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积累作了梳理和概括,目的是为了把握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第一部分从纵向概括了这一交叉学科的演进和用“问题集合”方式表述的研究对象。第二、三部分从横向概括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落脚在“结构”上:按时间序列、空间序位和运行机制构架的概念体系,由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经济结构和空间经济运行三大原理支撑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综合东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所作的一些新的概括,也是一种探索。对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研究 空间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区位论 比较优势 地域生产综合体 区域差异 发展中国家 地域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开发与经济增长
7
作者 曹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7-99,共3页
区域经济开发一般是指外力作用于不发达区域经济,使之经济现代化发展加速进行的过程。区域经济开发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发达区域经济同样也有一个区域再开发的问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发达地区与其他类型的地区相... 区域经济开发一般是指外力作用于不发达区域经济,使之经济现代化发展加速进行的过程。区域经济开发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发达区域经济同样也有一个区域再开发的问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发达地区与其他类型的地区相比要相对进步一些,通常是国家经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区域开发 产业结构 地域生产综合体 增长极 区域经济开发 欠发达地区 经济增长 不发达区域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流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
8
作者 吴先满 《商业经济研究》 1987年第1期25-29,共5页
研究社会主义流通休制,需要分析旧模式,设计新模式,观察新旧模式之间的矛盾,找出解决办法。这就不能不涉及有关社会主义流通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一、社会主义流通是商品性流通让会主义流通,就其性质而言,... 研究社会主义流通休制,需要分析旧模式,设计新模式,观察新旧模式之间的矛盾,找出解决办法。这就不能不涉及有关社会主义流通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一、社会主义流通是商品性流通让会主义流通,就其性质而言,是商品性的流通,不是产品性的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流通 区域经济 信息流通 经济活动 地域生产综合体 物资调拨 流通活动 供求平衡 物质商品 横向经济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集镇的建设与金融工作
9
作者 季云峰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3期30-32,共3页
江苏省经济发展形势很好,工农业生产总值已连续两年(1981—82)居全国第一位。1982年突破两个“五百亿”,即工业总产值502亿元,粮食总产量525亿斤。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社队工业发展快,比重大。
关键词 社队工业 农村集镇 江苏省经济 工业总产值 粮食总产量 农业生产总值 集镇建设 经济发展 地域生产综合体 工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经济地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迪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4期54-57,共4页
【正】 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而经济地理学则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经济环境是它的领域。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关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最早... 【正】 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而经济地理学则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经济环境是它的领域。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关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最早的提法是“生产力布局”(或称“生产布局”),谓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其后也有人提“生产地域综合体”,类似的提法还有“生产的空间组织”、“生产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秩序”、“生产地域体系”等。这些提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地区综合的观点出发,研究生产力分布的规律性。解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它在揭示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分布条件、特点及地域组织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暴露出一定问题,由于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在生产活动方面,因此实际上等于把经济地理变成了生产地理,这是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只重生产、不重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生产力布局 生产力分布 生产地域综合 经济布局 布局规律 地区综合 组织形式 经济环境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县经济开发优劣势分析
11
作者 侯彦周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年第1期62-64,共3页
县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是长期稳定的行使政权的实体,也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生产地域综合体。所以,县级经济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县级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衔接部,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它... 县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是长期稳定的行使政权的实体,也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生产地域综合体。所以,县级经济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县级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衔接部,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它一端和城市相联结,一端与广大农村相贯通。因此,搞好县级经济的发展,则可以上促城市,下带乡村,从而使区域经济这盘棋走活,成为以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经济的中间环节。所以,现在的任务就是要竭尽努力,促进县级经济稳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发 区域经济 优劣势分析 城市经济 县级经济 宏观经济 社会经济系统 长期稳定 农村经济 生产地域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