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与创生:基于长效设计的地域振兴实践探索——以桐乡稻米产业升级为例
1
作者 林季冬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7期169-172,共4页
本文深度挖掘长效设计的价值内核,探索长效设计对于地域振兴模式的根本驱动力。以长效设计介入地域的实践案例作为基础研究样本,关注并分析长效设计理论的作用点,总结长效设计的地域振兴原则。基于长效设计理论在浙江桐乡展开设计实践... 本文深度挖掘长效设计的价值内核,探索长效设计对于地域振兴模式的根本驱动力。以长效设计介入地域的实践案例作为基础研究样本,关注并分析长效设计理论的作用点,总结长效设计的地域振兴原则。基于长效设计理论在浙江桐乡展开设计实践验证。最终导出基于长效设计的地域振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设计 地域振兴 产业升级 桐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振兴:从浦口火车站到筑波科学城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奕 祝遵凌 朱仙美 《艺海》 2020年第4期156-157,共2页
本文从地域振兴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地域振兴产生的原因、目的。从浦口火车站的地域振兴中提炼出地域振兴新的方式,将其理论运用到筑波科学城的地域振兴中去,探究如何让地域振兴的核心——人,更好地促进地域振兴,带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地域振兴 活性化 人口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文景观打造的地域振兴研究——以英国利物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羽清 周之澄 周武忠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6期88-95,共8页
目前我国城市面临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要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文景观是构建城市文化和地域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英国利物浦"衰败母港重生"的城市历史、发展原因、更新政策等实践经验,很好诠释了港... 目前我国城市面临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要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文景观是构建城市文化和地域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英国利物浦"衰败母港重生"的城市历史、发展原因、更新政策等实践经验,很好诠释了港口城市重生中文化载体的人文景观建设与复兴的重要性;基于人文景观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利物浦"衰败母港重生"的成功更新,总结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措施,探寻我国人文景观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地域振兴路径,提升我国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效率,对我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振兴 英国利物浦 城市文化 人文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陕南紫阳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溪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7期30-32,共3页
文章以陕南紫阳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为具体研究对象,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阐述了紫阳富硒茶历史与包装形象设计背景;从视觉、文化、信息层面分析了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要素;结合包装设计流程,梳理了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内容;并从突出特... 文章以陕南紫阳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为具体研究对象,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阐述了紫阳富硒茶历史与包装形象设计背景;从视觉、文化、信息层面分析了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要素;结合包装设计流程,梳理了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内容;并从突出特色元素、引入乡村文化角度提出了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设计策略,旨在为紫阳富硒茶叶包装形象质量提升提供设计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乡村振兴 陕南紫阳富硒茶叶 包装形象设计 色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旅融合下的郝堡村民宿设计研究
5
作者 杜梦溪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1期70-72,共3页
对天津市郝堡村民宿进行探析,明确其民宿业发展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自然资源的优势与资源零散、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缺乏利益联结等实际痛点,提出设计解决策略,为郝堡村及其他类似村落的乡村旅游业与民宿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乡... 对天津市郝堡村民宿进行探析,明确其民宿业发展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自然资源的优势与资源零散、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缺乏利益联结等实际痛点,提出设计解决策略,为郝堡村及其他类似村落的乡村旅游业与民宿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旅融合 民宿设计 地域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社会设计(Socio design)论”——访谈日本札幌市立大学校长莲见孝教授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群 《设计艺术研究》 2017年第4期1-3,共3页
面向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创造更好的未来",人们都在寻求着自由表达个人意志的途径,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都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是日本札幌市立大学校长莲见孝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设计教育研究和社会实践探索,对设计发展突破定... 面向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创造更好的未来",人们都在寻求着自由表达个人意志的途径,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都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是日本札幌市立大学校长莲见孝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设计教育研究和社会实践探索,对设计发展突破定向的未知障碍,整合多元的个体思维,开启未来的社区实践等方面,提出了"社会设计论",即设计的边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发生变化。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社会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设计 地域振兴 设计教育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