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埋滴灌带首尾部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1
作者 周慧 赵太平 +2 位作者 徐红梅 孙杰 杜红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1期75-76,共2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地埋滴灌带首尾部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选择一块农田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地埋滴灌带首尾部不同距离的取样点。通过测量取样点处土壤水分含量,分析了地埋滴灌带首尾部土壤水分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地埋滴灌带首尾部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选择一块农田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地埋滴灌带首尾部不同距离的取样点。通过测量取样点处土壤水分含量,分析了地埋滴灌带首尾部土壤水分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埋滴灌带首尾部土壤水分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滴灌带首部、中部、尾部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匀性一般,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土壤质地差异、滴灌带堵塞、滴灌带内水压分布不均以及覆膜影响等。研究结果对于地埋滴灌带的埋设设计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滴灌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滴灌 土壤水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灌溉管作地埋滴灌带对基质栽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胡健泰 陈其兵 +2 位作者 刘兴成 王晓兵 张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利用痕量灌溉管滴头独特的膜过滤特点,将痕量管作为滴灌带埋设于栽培介质中,以‘釜山88’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该模式应用于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基质栽培的可行性及其不同布设方式对樱桃番茄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痕量灌溉管滴头独特的膜过滤特点,将痕量管作为滴灌带埋设于栽培介质中,以‘釜山88’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该模式应用于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基质栽培的可行性及其不同布设方式对樱桃番茄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作为地埋式滴灌带用于基质栽培樱桃番茄是可行的。不同布设方式对基质栽培条件下樱桃番茄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均有一定影响,且不同处理间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其中痕量管埋深15 cm为所有处理中影响最明显的布设方式。与表层覆基质处理相比,痕量管埋深15 cm时,植株株高、茎粗、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增加5.62%、7.33%、5.70%、2.80%、8.80%、16.54%和34.61%。基质栽培条件下,痕量灌溉管可作为地埋式滴灌带使用,且痕量管埋深15 cm是该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基质栽培较适宜的埋设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基质栽培 痕量灌溉管 地埋滴灌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滴灌对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雪松 李和平 +2 位作者 郑和祥 冯亚阳 张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6-262,共7页
为了探索地埋滴灌紫花苜蓿的最佳灌水量和滴灌带埋设深度,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5.0、22.5 mm和30.0 mm三种灌水水平与10、20 cm和30 cm三种滴灌带埋设深度处理,研究灌水量、滴灌带埋深对紫花苜蓿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地埋滴灌紫花苜蓿的最佳灌水量和滴灌带埋设深度,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5.0、22.5 mm和30.0 mm三种灌水水平与10、20 cm和30 cm三种滴灌带埋设深度处理,研究灌水量、滴灌带埋深对紫花苜蓿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埋滴灌紫花苜蓿耗水量、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均随滴灌带埋深的增加先增大(P<0.01)后减小(P<0.05);总生长季紫花苜蓿总耗水量为400~500 mm,总产量为7 500~12 000 kg·hm^(-2),水分生产率为1.80~2.50 kg·m^(-3)。建议地埋滴灌紫花苜蓿采用滴灌带埋深为20 cm,灌水定额为22.5~30 mm,灌水周期5~7 d的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紫花苜蓿 耗水量 水分生产率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滴灌点源入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松 李和平 +2 位作者 郑和祥 曹雪松 王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7,32,共4页
通过室内砂土中进行地埋滴灌的实验,对地埋滴灌在砂土中的适应性进行初步研究,为田间试验布置提供依据。通过分析湿润锋的推移速率、特征点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发现湿润锋推移速率先是径向大于垂向,随着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增加,水平方... 通过室内砂土中进行地埋滴灌的实验,对地埋滴灌在砂土中的适应性进行初步研究,为田间试验布置提供依据。通过分析湿润锋的推移速率、特征点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发现湿润锋推移速率先是径向大于垂向,随着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增加,水平方向和垂向的湿润锋和含水率趋于平衡。根据对比滴灌带埋深15和20 cm特征点的含水率变化情况,得出埋深15 cm节水效果更好,更利于作物生长。实验还得出湿润比能作为滴灌灌水参数的指标,由于作物种植的间距和作物根系深度之比基本小于1.0,因此在田间实际灌溉中湿润比应控制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点源入渗 湿润锋 湿润比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对紫花苜蓿生长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松 李和平 +3 位作者 郑和祥 曹雪松 王军 畅利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116,121,共5页
通过研究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不同参数对紫花苜蓿生长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滴灌带埋深和灌水定额,进行了不同滴灌带埋深、不同的灌水定额对紫花苜蓿株高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滴灌带埋深20cm时相同灌水定额的紫花苜蓿的株高高于埋深10和... 通过研究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不同参数对紫花苜蓿生长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滴灌带埋深和灌水定额,进行了不同滴灌带埋深、不同的灌水定额对紫花苜蓿株高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滴灌带埋深20cm时相同灌水定额的紫花苜蓿的株高高于埋深10和30cm;灌水定额30mm滴灌带相同埋深处株高高于灌水定额15和22.5mm时的株高。滴灌带的埋深对紫花苜蓿的产量影响不大,埋深20cm处最高比10cm最低仅高产5.8%;灌水定额对产量影响较大,22.5比15mm增产30.4%,30比22.5mm增产18.4%。由此建议毛乌素沙地地埋滴灌滴灌带埋深应为20cm,灌水定额为22.5mm,在节水的同时达到增产的效果,有助于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灌水定额 株高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地埋滴灌对向日葵生长指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熙婷 田德龙 +3 位作者 郭克贞 徐冰 范雅君 李介钧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53,共4页
分析了不同滴灌带埋深条件下向日葵的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苗期滴灌带埋深5cm的株高和茎粗略高,现蕾期后滴灌带埋深15cm的株高和茎粗显著高于滴灌带埋深0、5、10、20cm和CK;滴灌带埋深15cm的花... 分析了不同滴灌带埋深条件下向日葵的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苗期滴灌带埋深5cm的株高和茎粗略高,现蕾期后滴灌带埋深15cm的株高和茎粗显著高于滴灌带埋深0、5、10、20cm和CK;滴灌带埋深15cm的花盘直径显著高于滴灌带埋深0、5、10、20cm和CK;苗期滴灌带埋深20cm的向日葵根系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现蕾期后滴管带埋深15cm更利于根系生长;苗期滴灌带埋深5cm有利于根质量密度的形成,根系生长完成后,每埋设深度水平附近的根质量密度明显增大;滴灌带埋深15cm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比CK分别提高12.79%、31.8%、14.66%。滴灌带埋深15cm更有利于向日葵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深度 地埋滴灌 向日葵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滴灌在沙土地的水分运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郝彦珍 张发旺 +3 位作者 程彦培 王滨 潘明 张娟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17-119,共3页
针对沙土地地区降雨少、蒸发大、田间持水量小的特点,在王杨兴沙土地进行了地埋滴灌试验,在测坑剖面测量了湿润峰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幅度,利用TDR测量了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灌水量、不同埋管间距对水分在沙土地中运移的影... 针对沙土地地区降雨少、蒸发大、田间持水量小的特点,在王杨兴沙土地进行了地埋滴灌试验,在测坑剖面测量了湿润峰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幅度,利用TDR测量了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灌水量、不同埋管间距对水分在沙土地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峰在相同灌水量下,埋管间距越小、湿润峰越大、交汇面积越大,形成的湿润层越厚;在相同间距下,灌溉水量越大、湿润峰纵面上扩散面积越大、湿润层越厚。土壤水分的变化在垂向上呈近似二次曲线分布,且随时间的推移水分的变化逐渐趋于水平。本研究初步了解了沙土地地埋滴灌条件下水分的运移规律,为在沙土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水分运移 湿润峰 含水率变化 沙土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土区地埋滴灌与漫灌土壤水分散失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滨 张发旺 +3 位作者 程彦培 陈立 郝颜真 么红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21-124,共4页
选择河北省黑龙港流域沙土区,进行地埋滴灌与大田漫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灌后土壤水分动态监测,分析两种灌溉条件下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地埋滴灌技术相比大田漫灌土壤水分散失缓慢,节水效果明显,是解决沙土区漏水... 选择河北省黑龙港流域沙土区,进行地埋滴灌与大田漫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灌后土壤水分动态监测,分析两种灌溉条件下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地埋滴灌技术相比大田漫灌土壤水分散失缓慢,节水效果明显,是解决沙土区漏水漏肥严重,实现水土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漫灌 土壤水 对比试验 沙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滴灌工程施工方法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永玲 肖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4-236,共3页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以及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使地埋滴灌得以重识。其施工方法及要求与地面滴灌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地平整、滴灌管埋设和管道连接等方面,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并使其诸多优点得到充分...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以及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使地埋滴灌得以重识。其施工方法及要求与地面滴灌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地平整、滴灌管埋设和管道连接等方面,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并使其诸多优点得到充分发挥。为此,结合施工经验,系统介绍了地埋滴灌工程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综述 施工方法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滴灌对玉米耗水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鹤 刘新潮 +1 位作者 贾琼 郝焕然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52,57,共6页
为合理制定玉米地埋滴灌灌溉制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滴灌带埋深,不同滴头流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苗期-拔节D1(25 cm)埋深处理株高高于D2(35 cm)15%^30%,到了抽雄期以后D1略大于D2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玉... 为合理制定玉米地埋滴灌灌溉制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滴灌带埋深,不同滴头流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苗期-拔节D1(25 cm)埋深处理株高高于D2(35 cm)15%^30%,到了抽雄期以后D1略大于D2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株高Q2(1.38 L/h)>Q1(1.05 L/h)>Q3(1.90 L/h),Q2流量下的湿润体最适合玉米生长发育;D2(35 cm)埋深各处理叶面积指数低于D1(25 cm)埋深各处理4%~15%,滴灌带埋设较深时对叶片发育的影响作用大于滴头流量。D1处理生育期耗水量较D2处理高21.9 mm,Q2处理生育期耗水量最小为366.19 mm,滴头流量对玉米耗水影响较小。D1Q2处理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通辽玉米地埋滴灌建议滴头流量1.38 L/h,埋设深度为25 cm,推荐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7次,灌溉定额17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玉米 滴头流量 耗水量 产量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地埋滴灌条件下滴灌带堵塞率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金良 张松 郑和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1,共4页
滴头堵塞是地埋滴灌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紫花苜蓿地埋滴灌条件下施肥次数、施肥量、滴头设计流量、滴灌带埋深等因素对滴头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2 a后的滴灌带中,完全堵塞的占1.9%,发生堵塞的滴头占3.6%... 滴头堵塞是地埋滴灌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紫花苜蓿地埋滴灌条件下施肥次数、施肥量、滴头设计流量、滴灌带埋深等因素对滴头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2 a后的滴灌带中,完全堵塞的占1.9%,发生堵塞的滴头占3.6%,总体堵塞程度为轻度;试验中发现滴灌带埋深对滴灌带滴头流量影响不明显,施肥次数、施肥量对滴灌带堵塞情况影响不明显;滴灌带滴头设计流量增加,滴头实际流量折损率增加,滴头流量为3.0 L/h时滴头流量折损率为10.33%,是流量1.38 L/h时流量折损率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地埋滴灌 滴灌 滴灌带堵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地埋滴灌埋深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慧 孙杰 +3 位作者 刘永河 杜红霞 赵太平 徐红梅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0期230-232,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滴灌带埋设深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覆膜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内,土层深度0~40 cm,浅埋滴灌先高于后接近甚至低于深埋滴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地表滴灌接近于浅埋滴灌和深埋滴灌的土壤相...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滴灌带埋设深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覆膜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内,土层深度0~40 cm,浅埋滴灌先高于后接近甚至低于深埋滴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地表滴灌接近于浅埋滴灌和深埋滴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中的较大值。土层深度40~60 cm,浅埋滴灌低于深埋滴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地表滴灌几乎介于浅埋滴灌和深埋滴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之间。由此可见,在玉米拔节抽穗期之前采用浅埋滴灌灌溉制度适宜,但在玉米拔节抽穗期之后应加大灌水定额,以提高土壤相对含水量,促进玉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滴灌 土壤水分变化 覆膜 内蒙古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特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良 石国元 +2 位作者 张正华 马超 常旭霞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2,共3页
利用“中子仪”探测法和盐离子滴定法、烘干残渣法 ,监测滴灌带埋深 35 cm滴灌棉田不同深度、不同滴水时期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含盐量。研究棉田采用地埋式滴灌技术后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棉花现蕾期开始滴水 ,1 5~ 40cm... 利用“中子仪”探测法和盐离子滴定法、烘干残渣法 ,监测滴灌带埋深 35 cm滴灌棉田不同深度、不同滴水时期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含盐量。研究棉田采用地埋式滴灌技术后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棉花现蕾期开始滴水 ,1 5~ 40cm耕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大 ,保持最佳含水状态 ;在棉花根区 2 0~ 5 0 cm形成盐分淡化区域 ,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 ,棉花主根区盐碱化程度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棉花 地埋滴灌 土壤水盐 盐分 土壤含盐量 现蕾期 成盐 含水 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滴灌技术在呼图壁县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晓宁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0,96,共5页
地埋滴灌技术在新疆呼图壁县的推广应用,是农业灌溉的一次革命,在节水、增产、增效方面已收到较好效果,是一种新的增产增收灌溉技术。
关键词 地埋滴灌技术 节水灌溉 施肥灌溉 增产 新疆呼图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埋式滴灌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红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2年第3期52-54,共3页
结合本区现状对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提出了目前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地埋滴灌技术 发展 应用现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地下滴灌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田德龙 李熙婷 +2 位作者 郭克贞 徐冰 鹿海员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9,共4页
研究了不同水分、滴灌带埋深情况下,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株高及干物质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为第3茬〉第2茬〉第1茬;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粗纤维累积变化影响不显著,对返青期粗脂... 研究了不同水分、滴灌带埋深情况下,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株高及干物质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为第3茬〉第2茬〉第1茬;滴灌带埋深、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粗纤维累积变化影响不显著,对返青期粗脂肪累积变化影响较大,分枝期的灰分含量与埋设深度和灌水量均呈正相关,滴灌带埋深10cm、灌水量337mm有利于植株氮含量后期的累积;由综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个重要指标可知滴灌带埋设深度为10cm、灌水量337mm处理更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节水增产。该研究将普通滴灌带使用寿命延长1~2a,从而降低了成本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地埋滴灌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处理下紫花苜蓿的耗水特征及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雪松 李和平 +2 位作者 郑和祥 王军 冯亚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9,共5页
在鄂尔多斯地区对太阳能光伏提水地埋滴灌紫花苜蓿进行了需水规律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设置高水分(30 mm)、中水分(22.5 mm)和低水分(15 mm)3个处理,采用FAO-56推荐的单、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作物需水量,并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 在鄂尔多斯地区对太阳能光伏提水地埋滴灌紫花苜蓿进行了需水规律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设置高水分(30 mm)、中水分(22.5 mm)和低水分(15 mm)3个处理,采用FAO-56推荐的单、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作物需水量,并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太阳能光伏提水地埋滴灌紫花苜蓿条件下双作物系数法更接近实测值;作物耗水量主要取决于灌水量,呈正相关;建议采用中水分处理(22.5 mm)的灌溉制度,灌水周期4~5 d,遇到降水时灌水日期顺延,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量为4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地埋滴灌 紫花苜蓿 作物需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团建成棉花节水高效样板田
18
作者 赵泉友 《中国棉花加工》 2005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节水高效 棉花 板田 高效节水技术 膜下滴灌 地埋滴灌 肥料利用率 单产 皮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糖甘蔗桂糖系列新品种快速繁育及产业化研究与示范
19
作者 黄景剑 闭玉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4期222-224,共3页
通过种苗脱毒、水肥一体化、蔗叶生物处理还田、深耕深松等多项新技术的组装配套,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量,推动组培育苗和健康种苗脱毒等育种技术的应用,实现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系列等的繁育和产业化,同时探索甘蔗新品种研究与新品种... 通过种苗脱毒、水肥一体化、蔗叶生物处理还田、深耕深松等多项新技术的组装配套,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量,推动组培育苗和健康种苗脱毒等育种技术的应用,实现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系列等的繁育和产业化,同时探索甘蔗新品种研究与新品种种性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组培苗 产业化 高产高糖 地埋滴灌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