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议转换的安全网关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陈志祥 陆音 +1 位作者 陆桑璐 陈道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9-302,共4页
提出了一种IPv4,IPv6混合网络下基于协议转换的安全网关原型系统设计(Hybrid-SG),并基于Linux2.6内核Netfilter框架实现了基本功能。Hybrid-SG在协议转换的基础上跟踪UDP/TCP连接会话,并可实施简单的端到端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实验测... 提出了一种IPv4,IPv6混合网络下基于协议转换的安全网关原型系统设计(Hybrid-SG),并基于Linux2.6内核Netfilter框架实现了基本功能。Hybrid-SG在协议转换的基础上跟踪UDP/TCP连接会话,并可实施简单的端到端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实验测试结果表明,Hybrid-SG对端到端数据包传输的时延影响不大,可满足企业组网及安全控制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 协议转换 安全网关 连接跟踪 端到端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PT转换网关在netfilter框架中的实现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雷 赛英 王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8-361,共4页
由于在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两种网络将共存,所以这两种网络之间的通讯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应用NAT-PT转换网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首先对NAT-PT机制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NAT-PT机制中的地址转换操作过程,然后对LinuxNetfilte... 由于在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两种网络将共存,所以这两种网络之间的通讯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应用NAT-PT转换网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首先对NAT-PT机制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NAT-PT机制中的地址转换操作过程,然后对LinuxNetfilter功能框架作了介绍。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netfilter功能框架的NAT-PT转换网关的一种模块化设计。这种模块化的NAT-PT转换网关具有实现简单和易于进行进一步功能扩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协议第4版 IP协议第6版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 转换网关 网络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骨干以太网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薛莲敏 李辉 符建民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随着IEC 61375系列标准的推出,列车专有以太网技术标准化,使得以太网技术迅速在列车领域推广。文中针对列车拓扑发现协议、列车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形成对应的测试方案。根据测试需要,开展了测试台的搭建,并将测试台进行... 随着IEC 61375系列标准的推出,列车专有以太网技术标准化,使得以太网技术迅速在列车领域推广。文中针对列车拓扑发现协议、列车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形成对应的测试方案。根据测试需要,开展了测试台的搭建,并将测试台进行实际应用,对装车前设备进行测试且出具测试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拓扑发现协议 列车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一致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映射机制的Napt-Pt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行 陶军 吴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5,64,共4页
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是IPv6网络研究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命题之一。在传统的Nat-Pt机制上引入端口映射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混合映射机制的翻译网关Napt-Pt,对于IPv4端节点向IPv6端节点发起的连接采用地址映射机制,反之... 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是IPv6网络研究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命题之一。在传统的Nat-Pt机制上引入端口映射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混合映射机制的翻译网关Napt-Pt,对于IPv4端节点向IPv6端节点发起的连接采用地址映射机制,反之则采用端口映射机制。这使得翻译网关占用很少的IPv4临时映射地址就能应对大量的网络过渡负载,有效地缓解了网络过渡中的传输瓶颈。实验证明,采用混合映射机制的Napt-Pt翻译网关可以实现网络基本服务的过渡功能,而且对网络传输效率带来的影响非常有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地址/协议转换技术 端口映射 网络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栈和隧道技术构建校园网IPv6实验床 被引量:5
5
作者 伍孝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32-2334,共3页
介绍了IETF工作组提出IPv6过渡机制的背景,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等3种常用的过渡机制,重点论述了双栈、隧道技术以及双栈与隧道协同工作的实现原理,并通过一个IPv6实验床的建设,利用IPv6的过渡机制如双栈协... 介绍了IETF工作组提出IPv6过渡机制的背景,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等3种常用的过渡机制,重点论述了双栈、隧道技术以及双栈与隧道协同工作的实现原理,并通过一个IPv6实验床的建设,利用IPv6的过渡机制如双栈协议和隧道技术,提供了校园网用户IPv6接入服务,真正实现了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在校园网全面开展IPv6的组网和研究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栈 隧道 地址/协议转换 手工配置隧道 试验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N系统防攻击方案研究
6
作者 杨帅伟 王建利 杨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3,共3页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是EPON的核心。由于EPON是点到多点的共享型网络,网络安全会受到威胁,保护OLT设备对整个EPON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EPON OLT设备防攻击方法,重点介绍了交换芯片在...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是EPON的核心。由于EPON是点到多点的共享型网络,网络安全会受到威胁,保护OLT设备对整个EPON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EPON OLT设备防攻击方法,重点介绍了交换芯片在设备防攻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举例说明了EPON设备如何防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虚拟局域网 地址转换协议 介质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与IPv4网络互通技术及在H3C路由器上NAT-PT网关的实现 被引量:5
7
作者 陶国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6,共5页
IPv6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IPv6、IPv4网络将长期共存。在过渡时期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过渡机制是保证IPv4、IPv6网络互通性的有效手段。首先分析和介绍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及各种... IPv6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IPv6、IPv4网络将长期共存。在过渡时期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过渡机制是保证IPv4、IPv6网络互通性的有效手段。首先分析和介绍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及各种过渡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介绍了转换网关系统。在过渡初期,转换网关NAT-PT系统作为过渡机制的一种,是解决小规模IPv6网络访问IPv4外网的一种较好的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H3C-MSR路由器下NAT-PT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栈 隧道 地址/协议转换 网际协议6 应用层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连网Internet上的接力通信过程与性能改进
8
作者 蒋清华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5-96,99,共3页
研究了互连网Internet中的接力通信过程和提高性能的方法,并说明域名系统、地址转换协议和IP地址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 接力通信 域名系统 地址转换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上的接力通信过程与性能改进
9
作者 蒋清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9年第S1期72-74,共3页
本文研究了Internet 中的接力通信过程和提高性能的方法,并说明域名系统。
关键词 通信 域名系统 地址转换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服务集群的分析与实现
10
作者 高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5期911-913,共3页
为了提高网络服务的性能,各种不同方式的集群正在被逐渐投入到应用中。介绍虚拟服务集群的实现原理,并描述在Linux操作系统上的三种实现方式。选取其中基于网络地址转换的方式,给出了在高性能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上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网络地址转换 虚拟服务 地址转换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4/IPv6的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俊 陈孝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0-1183,共4页
为充分利用IPv4/IPv6异构网络资源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满足云计算平台的资源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移动IP的IPv4/IPv6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该框架的实现以云计算控制引擎为核心转换连接异构网络,并在... 为充分利用IPv4/IPv6异构网络资源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满足云计算平台的资源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移动IP的IPv4/IPv6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该框架的实现以云计算控制引擎为核心转换连接异构网络,并在NAT-PT与隧道技术协作下完成。框架建立的网络结构适用于IPv4虚拟机与IPv6虚拟机在过渡演进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之间的无缝迁移,并可向客户端跨IPv4/IPv6网络提供云计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移动IPV4 移动IPV6 隧道技术 附带协议转换的网络地址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 Internet 及其相关的名词(二)
12
《导航定位学报》 1999年第3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台湾 地址转换协议 因特网 推荐 互联网协议 科学技术 名词审定 英文名 地址解析协议 网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部署技术剖析与方案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树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IPv4向IPv6演化包含初级阶段、共存阶段、IPv6主导阶段和纯IPv6阶段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IPv4环境下进行IPv6部署的诸多难题.针对小型和中型规模IPv4网络的IPv6部署方案设计,需综合运用3... IPv4向IPv6演化包含初级阶段、共存阶段、IPv6主导阶段和纯IPv6阶段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IPv4环境下进行IPv6部署的诸多难题.针对小型和中型规模IPv4网络的IPv6部署方案设计,需综合运用3种部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协议 隧道技术 地址/协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