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映射机制的Napt-Pt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行 陶军 吴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5,64,共4页
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是IPv6网络研究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命题之一。在传统的Nat-Pt机制上引入端口映射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混合映射机制的翻译网关Napt-Pt,对于IPv4端节点向IPv6端节点发起的连接采用地址映射机制,反之... 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是IPv6网络研究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命题之一。在传统的Nat-Pt机制上引入端口映射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混合映射机制的翻译网关Napt-Pt,对于IPv4端节点向IPv6端节点发起的连接采用地址映射机制,反之则采用端口映射机制。这使得翻译网关占用很少的IPv4临时映射地址就能应对大量的网络过渡负载,有效地缓解了网络过渡中的传输瓶颈。实验证明,采用混合映射机制的Napt-Pt翻译网关可以实现网络基本服务的过渡功能,而且对网络传输效率带来的影响非常有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地址/协议转换技术 端口映射 网络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栈和隧道技术构建校园网IPv6实验床 被引量:5
2
作者 伍孝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32-2334,共3页
介绍了IETF工作组提出IPv6过渡机制的背景,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等3种常用的过渡机制,重点论述了双栈、隧道技术以及双栈与隧道协同工作的实现原理,并通过一个IPv6实验床的建设,利用IPv6的过渡机制如双栈协... 介绍了IETF工作组提出IPv6过渡机制的背景,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等3种常用的过渡机制,重点论述了双栈、隧道技术以及双栈与隧道协同工作的实现原理,并通过一个IPv6实验床的建设,利用IPv6的过渡机制如双栈协议和隧道技术,提供了校园网用户IPv6接入服务,真正实现了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在校园网全面开展IPv6的组网和研究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栈 隧道 地址/协议转换 手工配置隧道 试验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与IPv4网络互通技术及在H3C路由器上NAT-PT网关的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陶国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6,共5页
IPv6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IPv6、IPv4网络将长期共存。在过渡时期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过渡机制是保证IPv4、IPv6网络互通性的有效手段。首先分析和介绍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及各种... IPv6将取代IPv4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IPv6、IPv4网络将长期共存。在过渡时期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过渡机制是保证IPv4、IPv6网络互通性的有效手段。首先分析和介绍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及各种过渡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介绍了转换网关系统。在过渡初期,转换网关NAT-PT系统作为过渡机制的一种,是解决小规模IPv6网络访问IPv4外网的一种较好的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H3C-MSR路由器下NAT-PT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栈 隧道 地址/协议转换 网际协议6 应用层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部署技术剖析与方案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树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IPv4向IPv6演化包含初级阶段、共存阶段、IPv6主导阶段和纯IPv6阶段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IPv4环境下进行IPv6部署的诸多难题.针对小型和中型规模IPv4网络的IPv6部署方案设计,需综合运用3... IPv4向IPv6演化包含初级阶段、共存阶段、IPv6主导阶段和纯IPv6阶段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IPv4环境下进行IPv6部署的诸多难题.针对小型和中型规模IPv4网络的IPv6部署方案设计,需综合运用3种部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协议 隧道技术 地址/协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