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地图样萎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博昭 张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99-901,共3页
地图样萎缩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一种中期及进展期表现。由于地图样萎缩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强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最终将丧失中心视力。研究显示,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与地图样萎缩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文章就地图样萎缩的... 地图样萎缩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一种中期及进展期表现。由于地图样萎缩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强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最终将丧失中心视力。研究显示,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与地图样萎缩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文章就地图样萎缩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补体系统在发病进程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地图样萎缩 补体系统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干细胞技术在地图样萎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储俐 郑燕林 +1 位作者 马素红 李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8-291,共4页
地图样萎缩是发生于视网膜的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萎缩病灶,其自然病程和特征是萎缩区和绝对暗点的不断进展,是视网膜多种退行性病变的最终严重后果。随着世界人口不断老龄化,地图样萎缩将成为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头号杀手。如何解决由此... 地图样萎缩是发生于视网膜的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萎缩病灶,其自然病程和特征是萎缩区和绝对暗点的不断进展,是视网膜多种退行性病变的最终严重后果。随着世界人口不断老龄化,地图样萎缩将成为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头号杀手。如何解决由此造成的严重视力损害是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热点。由于视网膜组织的再生能力有限且随着干细胞技术的迅速发展,视网膜干细胞技术或能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因此本文对视网膜干细胞技术在地图样萎缩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样萎缩 视网膜干细胞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未来研发方向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春明 冯宇梁 +2 位作者 李佳 张明 俞德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00,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病因。虽然目前以雷珠单抗为代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已经成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标准治疗药物,但是长期抗VEGF治疗后不仅疗效下降,同时会...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病因。虽然目前以雷珠单抗为代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已经成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标准治疗药物,但是长期抗VEGF治疗后不仅疗效下降,同时会诱导视网膜纤维化、瘢痕和地图样萎缩等多种并发症,所以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单用或者与抗VEGF药物联合应用或者开发多靶点治疗药物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已经有一些以补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在早期的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我们就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纤维化 瘢痕 地图样萎缩 补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杰 陈倩茵 张静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35-1839,共5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全球范围内引起不可逆性视觉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中约90%为干性ARMD。干性ARMD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目...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全球范围内引起不可逆性视觉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中约90%为干性ARMD。干性ARMD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目前针对氧化损伤、炎症、血流障碍等ARMD致病因素,广泛开展了针对性的药物治疗,部分药物已被证实可减缓ARMD进展。本文总结了干性ARMD的药物治疗手段,包括抗氧化药物、补体类生物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神经保护药物及中药,对其作用机制及近年开展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干性ARMD的治疗与新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地图样萎缩 补体治疗 抗氧化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敬法 张宇萌 孙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前景,包括饮食疗法、抗体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本文就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进行述评,以期为干... 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前景,包括饮食疗法、抗体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本文就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进行述评,以期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疣 地图样萎缩 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陆华文 杨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191-194,共4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发达国家中老年人的主要致盲原因,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AMD在临床上常分为干性型和湿性型两种,本文主要探讨干性型AMD。作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眼底病变,干性型AM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发达国家中老年人的主要致盲原因,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AMD在临床上常分为干性型和湿性型两种,本文主要探讨干性型AMD。作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眼底病变,干性型AM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年龄、吸烟、遗传、慢性光损伤等与其发病密切相关,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其病变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干性型AMD根据病情进展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晚期以地图状萎缩(GA)为特征,严重损害中心视力,然而,对于已造成严重视力损害的GA,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口服补剂(抗氧化剂、黄斑色素、矿物质)有助于减缓干性型AMD的进展和视力的丧失,其他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前列腺素E1等新型治疗方式也有报道证实其有效性。而对于胚胎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有望逆转已受损中心视力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地图样萎缩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