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下半叶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经济的发展
1
作者 王少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6-60,40,共6页
19世纪下半叶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经济的发展王少平1858-1860年.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在这里建立了阿穆尔省和滨海... 19世纪下半叶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经济的发展王少平1858-1860年.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在这里建立了阿穆尔省和滨海省。该地区临江濒洋.水路交通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穆尔 乌苏里江 19世纪下半叶 地区经济的发展 沙皇政府 黑龙江 斯托克 金工业 农业机器 布拉戈维申斯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
作者 朱智文 张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人力资本理论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朱智文,张皋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可谓是学派林立了。其中人力资本理论的脱颖而出,为世界所瞩目。人力资本理论是本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它对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朱智文,张皋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可谓是学派林立了。其中人力资本理论的脱颖而出,为世界所瞩目。人力资本理论是本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它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它的奠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流动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 地区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存量 经济发展水平 劳动生产率 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产业集群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付京 向秋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94,共4页
循环产业集群由于其资源环境效应、创新发展效应和竞争优势效应,能迅速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产业集群,需要从内部成长机理入手,通过创造其适宜生存的外部环境,调动其内部自组织机制,以实现他组... 循环产业集群由于其资源环境效应、创新发展效应和竞争优势效应,能迅速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产业集群,需要从内部成长机理入手,通过创造其适宜生存的外部环境,调动其内部自组织机制,以实现他组织作用与自组织机制的结合。结合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集群的基础和障碍,需要从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循环产业体系以及加强制度法规建设来构建和发展欠发达地区循环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特色产业集群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作用机理 对策研究 Researc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luster 自组织机制 地区发展 地区经济的发展 资源环境效应 产业竞争力 组织作用 优势效应 外部环境 构建 法规建设 发展效应 成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德宏州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调查
4
作者 徐敬君 白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3-38,共6页
民族工业是区域性的工业,它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发展民族工业,除了要遵循大工业发展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确定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方向、结构、规模和地区分布,以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步伐,发挥... 民族工业是区域性的工业,它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发展民族工业,除了要遵循大工业发展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确定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方向、结构、规模和地区分布,以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步伐,发挥民族工业在民族地区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本文以德宏州为例,拟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业 德宏州 民族地区经济 制糖工业 地区经济的发展 振兴民族 发展情况 甘蔗生产 糖厂 乡镇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落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5
作者 路世昌 高殿军 《技术经济》 1999年第10期5-8,共4页
关键词 衰落地区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地区经济的发展 比较优势 主导产业 产业聚合质量 经济增长 产业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非教育模式开发的理论与贫困地区的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顾潇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33,共4页
人力资源非教育模式开发的理论与贫困地区的实践顾潇斐一人力资源开发在我国的重要性是缘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通过开发我国蕴藏丰富的人力资源,使之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生产中一方面弥补物质资本的相对不足,... 人力资源非教育模式开发的理论与贫困地区的实践顾潇斐一人力资源开发在我国的重要性是缘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通过开发我国蕴藏丰富的人力资源,使之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生产中一方面弥补物质资本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行创新,促进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力资本投资 模式开发 非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经济的发展 教育投资 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开发的模式选择
7
作者 肖立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3-14,共2页
中国西部开发的模式选择肖立见为了缩小西部和东部的发展差距,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强调通过政策倾斜和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加快西部开发。根据中国西部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特点、现有经... 中国西部开发的模式选择肖立见为了缩小西部和东部的发展差距,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强调通过政策倾斜和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加快西部开发。根据中国西部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特点、现有经济基础、市场需求和区域政策,正确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模式 中国西部开发 增长极 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地区经济的发展 主导产业 发展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配置物资:地方政府正向的市场引导
8
作者 陈武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5期36-41,共6页
地方政府是物资市场调控的重要一环。改革引致的地方政府经济权益扩张,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物资供给的增加,增强了地方政府市场调控的能力。但物资商品的“紧运行”和价格体系未理顺同时引发了地方政府的“逆市场行为”,降低了资源... 地方政府是物资市场调控的重要一环。改革引致的地方政府经济权益扩张,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物资供给的增加,增强了地方政府市场调控的能力。但物资商品的“紧运行”和价格体系未理顺同时引发了地方政府的“逆市场行为”,降低了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因而,合理配置物资资源,务必探索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合理配置 市场引导 逆市场行为 资源配置 地区经济的发展 市场调控 价格体系 物资供给 宏观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