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流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效率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荣海 张淼 刘一心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前沿研究普遍关注工业集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或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而对流通产业集聚在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地区经济效率提升方面的关注明显不足。本文基于当前产业数字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收集我国265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 前沿研究普遍关注工业集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或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而对流通产业集聚在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地区经济效率提升方面的关注明显不足。本文基于当前产业数字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收集我国265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引入数字化水平变量进一步考察影响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与本地经济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对邻地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始终表现为正向推动效应;此外,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数字化水平能够进一步强化流通产业集聚对经济效率的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地区经济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经济效率测度及其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竹君 任保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6,共9页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将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经济素质作为外部环境因素,测算我国各省份地区经济效率变动。结果表明,三大外部环境因素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全国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将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经济素质作为外部环境因素,测算我国各省份地区经济效率变动。结果表明,三大外部环境因素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全国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明显趋势,而且这种突出差异来自于规模效率的影响,西部的规模效率严重低于东部与中部地区;同时,西部与中部地区的三大外部环境因素表现不足,显著降低地区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效率 福利水平与成果分配 国民经济素质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集聚、地区经济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24
3
作者 俞彤晖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0,共7页
以中国199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面板门槛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流通产业集聚、地区经济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流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具有典型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 以中国199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面板门槛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流通产业集聚、地区经济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流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具有典型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流通产业集聚抑制地区经济效率提升,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后,流通产业集聚开始对地区经济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第二,流通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动态关联。第三,地区经济效率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且在流通产业聚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地区经济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FDI流入的经济效率分析--基于地级市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广川 郭俊峰 陈颖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1-51,共11页
文章利用2003-2012年期间我国246个地级市数据,借助DEA方法测量出不同地市的M almquist指数,并通过基于工具变量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全国经济效率逐渐上升,约... 文章利用2003-2012年期间我国246个地级市数据,借助DEA方法测量出不同地市的M almquist指数,并通过基于工具变量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全国经济效率逐渐上升,约累计提高了37.1%,但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效率及其增速各不相同。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FDI能够有效促进所在地的经济效率,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和经济效率较高的地市。地区经济越发达、经济效率越高,则FDI提升当地经济效率的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地区经济效率 DEA MALMQUIST指数 IV-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