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区经济差异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京焕 岳晓 万柯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基于地区经济差异建立均衡的财政体制,首先要合理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在实现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础上实现中央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最终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的总体匹配。建立地区均衡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将地区经济划分作为... 基于地区经济差异建立均衡的财政体制,首先要合理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在实现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础上实现中央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最终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的总体匹配。建立地区均衡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将地区经济划分作为财政体制设计的基础,针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体制模式,对政府事权"分块"可对"共有事权"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力 事权 财政体制 地区经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劳动力转移与地区经济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雷佑新 曹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共2页
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或缩小取决于两类经济效应的角力结果,而劳动力转移在这个角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现行制度安排下,我国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增强东部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相反增强了其回流效应和极化效应,进一步扩大了... 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或缩小取决于两类经济效应的角力结果,而劳动力转移在这个角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现行制度安排下,我国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增强东部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相反增强了其回流效应和极化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地区经济差异。因此,必须在工会制度、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劳动立法体系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重构现行正式制度安排,以改变现在劳动力转移的最终效应,达到缩小东西部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地区经济差异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经济差异、企业组织变迁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来自中国沪市污染行业2009年度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朝芳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8,共11页
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显著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这是否会导致地区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不同?企业组织理论在现代管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 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显著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这是否会导致地区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不同?企业组织理论在现代管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那么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企业组织结构变迁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从企业外部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内部微观组织变迁的视角来考察我国沪市隶属于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加强政府管制和促进企业内部组织制度的变迁有利于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企业组织变迁 企业规模 财务业绩 债务水平 企业性质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异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慧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6,共6页
文章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市场发展在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东、中、西之间的地区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金融发展本身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其水平还未达到推动FDI促进... 文章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市场发展在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东、中、西之间的地区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金融发展本身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其水平还未达到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在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对FDI经济增长效应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却没有成为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文章还同时分析了国内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贸易开放度以及政府支出等变量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金融发展 地区经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经济差异的动态演化及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广东省1994-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明琴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8,共8页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经济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静态分析显示,1994年以来,广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高于全国水平,是泛珠三角区域最严重的省份。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之前地区经济不平衡呈平缓态势,1997-2...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经济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静态分析显示,1994年以来,广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高于全国水平,是泛珠三角区域最严重的省份。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之前地区经济不平衡呈平缓态势,1997-2006年不平衡态势加重,2007年之后加重势头得以遏止。动态分析显示,考察期内广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动态缩小趋势,只是速度相当缓慢,从而使静态加重趋势未能得到迅速逆转。研究表明,广东虽然总体上属于国内发达地区,但省内各地区经济差距却高于全国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点在于缩小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差距;加快山区和两翼的产业结构转型步伐,提高二、三产业占比是缩小广东地区经济差异的有效途径;人口负担率居高不下,并且呈现上升趋势,是困扰山区和两翼经济发展从而加剧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其升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差异形成机理 Β收敛 C-D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甘家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5,共6页
中国地区差距扩大化的趋势是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通过泰尔指数分析1978~2007年的数据,发现中国区域内差距与区域间差距的变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与中国总体区域差距的变动趋势有相似之处。由于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在很大... 中国地区差距扩大化的趋势是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通过泰尔指数分析1978~2007年的数据,发现中国区域内差距与区域间差距的变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与中国总体区域差距的变动趋势有相似之处。由于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财政体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从财政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范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从而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168-170,共3页
以人均GDP为基本指标,通过对基尼系数进行产业分解和对Theil系数进行地区分解,分析了1993-2005年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产业构成和空间构成,揭示了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地区集中因素。结果表明:贵... 以人均GDP为基本指标,通过对基尼系数进行产业分解和对Theil系数进行地区分解,分析了1993-2005年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产业构成和空间构成,揭示了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地区集中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地区间差异变化没有持续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而是在较高的差异水平附近波动;地区经济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而非农产业向地级市的集中是引起地区差异较大的主导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THEIL系数 地区经济差异 演变 结构分析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区经济差异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明琴 《工业技术经济》 1996年第1期5-6,共2页
举世公认,改革与开放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各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尤其是在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的政策引导下,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得... 举世公认,改革与开放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各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尤其是在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的政策引导下,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各地区经济得到普通增长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这一事实已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些地区经济增长较快,而另一些地区经济却相对增长较慢,地区间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速度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间差距 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增长 贫富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地区经济差异变动分析
9
作者 龙小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8-42,共5页
云南省地区经济差异变动分析龙小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地区经济差异成为与居民利益攸关的问题,它的变化自然构成人们日益关注的主要问题... 云南省地区经济差异变动分析龙小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地区经济差异成为与居民利益攸关的问题,它的变化自然构成人们日益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将在充分利用云南省统计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变动分析 云南省 人均国民收入 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差距 落后地区 地区差异 投资规模 地区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德解决地区经济差异之公共政策分析
10
作者 肖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公共政策分析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意义。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对美、德解决地区经济差异的宏观政策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政策效应、政策特点、政策产生的背景等方面 ,以期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新的... 公共政策分析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意义。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对美、德解决地区经济差异的宏观政策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政策效应、政策特点、政策产生的背景等方面 ,以期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德国 地区经济差异 公共政策 政策效应 政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经济差异使商业银行改革面临新挑战
11
作者 宋洪礼 李庶泳 《山东金融》 1996年第2期42-44,共3页
地区经济差异使商业银行改革面临新挑战宋洪礼,李庶泳当前,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除考虑自身的内部条件外,还必须针对我国日趋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现状来进行,这就使我们不但要从直观上分析专业银行的改革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专业... 地区经济差异使商业银行改革面临新挑战宋洪礼,李庶泳当前,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除考虑自身的内部条件外,还必须针对我国日趋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现状来进行,这就使我们不但要从直观上分析专业银行的改革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专业银行所处的不同经济环境和所涉及的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商业银行改革 专业银行 经济欠发达地区 政策性银行 地方性商业银行 农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配套改革措施 经济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尔指数嵌套分解的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东 靳连峰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7-93,共7页
本文对泰尔T指数进行包含地带、省、市、县的三阶嵌套分解,对1998-2006年我国27个省、自治区共计2716个县级单位进行分析发现:基于县级单位数据的总差异值近年来不断增加,其中地带间差异和各地带内省间差异较为稳定,对总差异值的贡献率... 本文对泰尔T指数进行包含地带、省、市、县的三阶嵌套分解,对1998-2006年我国27个省、自治区共计2716个县级单位进行分析发现:基于县级单位数据的总差异值近年来不断增加,其中地带间差异和各地带内省间差异较为稳定,对总差异值的贡献率逐年下降;各省内市级单位之间的差异对总差异值的贡献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到50%以上,一直是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的主要部分;各市内县级单位之间的差异值有所增加,对总差异值的贡献率从最初的10.79%上升至24.42%,市级政府的干涉成为县级单位间差异的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尔指数三阶嵌套分解 地区经济水平差异 省直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国:地区经济差异现状与成因
13
《产经评论》 1996年第9期2-6,共5页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问题凸现出来,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提出,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在明显地拉大。我们认为此议大可斟酌。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工业化地区 中西部地区 基尼系数 核心区 人均国民收入 东部沿海地区 转移支付 相对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性因素、集约性特征与工业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省际差异成因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巍 何彬 +1 位作者 王文成 谢淑萍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97,共7页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初始禀赋等工业地区性因素、工业增长的集约性特征和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可能导致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初始禀赋等工业地区性因素、工业增长的集约性特征和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可能导致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方法计算得到1992-2002年期间七个截面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反映工业增长集约性特征的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FEM),揭示出了在所研究时间区间内造成工业经济省际差异的成因。本文的研究表明,代表集约型增长特征的技术变革和效率演化对各地工业的增长也呈现波动交替作用的乘数效应,1992-1999年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粗放性特征,资金的投入和各地区的工业基础与初始禀赋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初始禀赋的"遗传效应"很明显。从1999年起中国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集约化增长的新阶段,导致省际工业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变为各地区工业发展形成的新的资金、效率和技术实力,即呈现出典型的禀赋"遗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非参数方法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成因——一个汇率变化与对外贸易联动视角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李兴江 陈开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5-130,共6页
从对外贸易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外贸、外资联动影响一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简单机理模型,利用1986—2003年中国相关数据,运用3LS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研究证明,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一国总体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 从对外贸易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外贸、外资联动影响一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简单机理模型,利用1986—2003年中国相关数据,运用3LS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研究证明,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一国总体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但对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存在差异,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减缓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加剧的趋势。在人民币汇率合理变动即实现外部均衡的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兼顾国家总体经济增长和内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对外贸易 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联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战略视角下中国地区差异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春梅 吴启焰 张小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利用泰尔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在Eviews和ArcGIS等软件支持下,从时间、空间和空间关联性三方面分析中国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时期地区经济差异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衡发展战略时期,中国地区经济相对差... 利用泰尔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在Eviews和ArcGIS等软件支持下,从时间、空间和空间关联性三方面分析中国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时期地区经济差异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衡发展战略时期,中国地区经济相对差异较小,主要表现为南北间差异和东西间差异并存的格局,且全局空间分布呈随机状态;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期,相对差异较大,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向东部集聚而欠发达地区向中西部集聚的分异状态;在协调发展战略时期,东西间相对差异开始收敛,但集聚和分异的趋势依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时空演化 区域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90-92,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凸现出来,为了研究山东区域上经济发展的差异,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静态是借助梯度分析法从经济差异,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来比较不... 自20世纪9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凸现出来,为了研究山东区域上经济发展的差异,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静态是借助梯度分析法从经济差异,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来比较不同区域问的经济差异状况,动态角度则是借助竞争要素分析法从影响地区竞争力的主要要素来考察地区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差异分析 山东省 地区竞争力 居民消费水平 地区经济差异 人均GDP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与地区经济发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俞卫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改善城乡和地区间医疗服务的差异是我国医改政策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能力的差异角度分析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和相应的对策。作者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异与医疗保障水平、资源配置和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然后... 改善城乡和地区间医疗服务的差异是我国医改政策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能力的差异角度分析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和相应的对策。作者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异与医疗保障水平、资源配置和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通过一个模拟的理想筹资水平分析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对地方财政的压力,以及缩小地区财政压力的必要条件。研究发现,我国医疗保障水平和健康指标同地方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平均的保障筹资水平,要做到70%的投入(普遍接受的公平社会投入),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无法承受;更重要的是,改善地区经济差异的必要条件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发达地区,这个条件在过去十几年内不但没有出现而且还在反向发展。因此作者建议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差异的客观条件,采取中央统筹儿童、青少年的大病,地方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两条腿策略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均等化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改革 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地区经济差异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与南北经济差距——基于量化空间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永进 刘玉莹 李小帆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0,共20页
中国于2020年联合国大会明确提出争取分别在2030年和206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与此同时,中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在Caliendo等(2018)构建的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人口... 中国于2020年联合国大会明确提出争取分别在2030年和206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与此同时,中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在Caliendo等(2018)构建的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人口流动的多地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探究了碳减排对区域经济差异(包括八大经济区、南北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以及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按照目前的生产率增长速度,①若不存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碳减排会抑制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南北经济差距;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在通过碳价格一体化实现碳从低效率地区向高效率地区转移,从而提高碳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会加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南北经济差距增大。因此,在碳减排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结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此过程中伴随增大的南北经济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碳交易市场 资源配置效率 地区经济差异 经济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北差异的产业分解分析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利学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南北差异日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方面,各产业发展的南北差异在其中的作用越发突出。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产业分解框架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份数据,研究三次产业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对南北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各产... 南北差异日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方面,各产业发展的南北差异在其中的作用越发突出。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产业分解框架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份数据,研究三次产业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对南北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各产业发展对南北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大不相同;短期内各产业自身差异对南北差异影响比产业结构更为突出;近年来南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差异对总体经济差异贡献大幅提升,是导致南北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差异 地区经济差异 产业分解 产业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