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俄罗斯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稳定机制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强晓云
-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
基金
2019-2021年度中国侨联一般课题“当前欧亚主要国家移民政策及其对华人华侨的影响”(项目编号:19BZQK23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强调与中国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印度发展特殊与特惠的战略伙伴关系。该文件高度重视俄中、俄印关系,明确提出"在不结盟的基础上,在亚太地区建立可靠的地区稳定和安全保障机制"。构建亚太安全稳定机制的构想是俄罗斯"转向东方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俄"去西方化"政策的重要一步。通过构建亚太安全稳定机制,俄希望成为亚太地区安全的主要"供给者"。不过,当前俄罗斯提出构建亚太安全机制的构想更多是来自于西方的"推力"。未来,俄要想主导亚太安全稳定新机制的构建,还需更多的内生动力来推动。
-
关键词
俄罗斯
亚太安全
地区安全稳定机制
《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
-
分类号
D85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政治结构与安全机制——亚太地区安全建设要务及前景
- 2
-
-
作者
滕樱君
-
机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
文摘
亚洲的政治运作和思维模式使欧洲的安全建设经验在亚太地区具有一定的不适用性 ,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应当建立在整个亚洲的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亚太地区五大力量间将通过互相联合而形成一种对抗关系并具有一定的连动性 ,这种均势战略是形成东亚格局的主要手段。但该地区目前正处于力量对比调整阶段 ,变量太多而结构一时难以定型。作为立足于整个亚洲政治结构的地区安全机制 ,其设计和建设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亚洲目前安全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地区稳定因子 ,从长远来看 ,也应该结合特有的“亚洲意识” ,探索自己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
关键词
政治结构
地区安全机制
地区稳定
均势战略
政治运作
亚太地区
应当
阶段
格局
对抗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71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秩序观”是亚洲安全架构建设的关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东晓
-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
文摘
围绕亚洲安全架构的讨论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讨论往往是“功能导向”的,侧重安全机制(包括次地区安全机制)的功能设计和能力建设。广义讨论往往是“秩序导向”的,探讨一整套地区安全机制背后的合法性问题。当前围绕亚洲安全“秩序”问题的讨论,已成为能否以及如何构建稳定和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的关键。
-
关键词
安全架构
亚洲安全
秩序观
地区安全机制
功能导向
合法性问题
能力建设
广义
-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APEC安全议题与当前区域安全合作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卢国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7年第4期30-36,共7页
-
-
关键词
区域安全合作
APEC
议题
亚太经合组织
恐怖袭击事件
地区安全机制
不安全因素
安全问题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困难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高峰
-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
文摘
冷战结束以来,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缺失已为人们越来越关注。近年来这一地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国家之间的矛盾状态和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令人担忧。特别是朝核危机迟迟不能解决、中日政治关系的僵化和美日安保关系的继续加强等地区热点问题的凸现,给原本非常脆弱的东北亚安全形势增加了新的变数。从传统安全角度看,东北亚地区的冷战结构状态仍未消除。目前这一地区的安全结构形势决定了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存在诸多困难,也因此决定了这一机制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安全合作
地区安全机制
冷战结束
安全形势
军事冲突
朝核危机
政治关系
传统安全
状态
-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