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化-测井-地震联合反演的优质烃源岩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以涠西南凹陷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新德 陶倩倩 +3 位作者 曾少军 张迎朝 刘兵 黄义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8,共6页
优质烃源岩(TOC>2.0%)的空间刻画是油气勘探研究关注的基础问题,而烃源层中沉积有机质的非均质性分布以及烃源岩有机碳三维空间刻画一直是烃源岩研究的难题。综合运用地球化学、测井及地球物理信息,参考沉积相和岩性组合特征,首次建... 优质烃源岩(TOC>2.0%)的空间刻画是油气勘探研究关注的基础问题,而烃源层中沉积有机质的非均质性分布以及烃源岩有机碳三维空间刻画一直是烃源岩研究的难题。综合运用地球化学、测井及地球物理信息,参考沉积相和岩性组合特征,首次建立了基于地化-测井-地震联合反演的优质烃源岩研究方法,并应用于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结果表明流沙港组二段发育的3个次一级的优质烃源层段是涠西南凹陷油气资源的重要贡献者。该方法的反演结果与实测资料相关性较好,精度较高,对烃源岩有机碳三维空间"体"的连续性刻画可以有效解决少井或无井海域烃源岩评价的缺陷。将测井和地球物理反演技术从储层扩展至烃源岩的研究对于海上油气勘探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地化-测井-地震联合反演 有机碳 流沙港组 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乌尔逊断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江 王雪峰 +1 位作者 付尤中 朱荷月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针对乌尔逊断陷构造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含油砂体小而薄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从地震记录中直接提取反映构造和岩性变化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与测井声波阻抗数据一起建立初始模型并参与... 针对乌尔逊断陷构造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含油砂体小而薄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从地震记录中直接提取反映构造和岩性变化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与测井声波阻抗数据一起建立初始模型并参与波阻抗模型的扰动修改。此反演技术弥补了井间插值建模过程中井间高频成分的缺失和井间岩性的局部变化细节,避免了常规波阻抗反演过程中由于初始模型不准确而产生的错误信息,提高了地震资料识别“小而薄”砂体的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受东部物源控制,乌尔逊断陷铜钵庙断裂带发育扇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沉积体系;受断裂坡折带影响,在铜钵庙断层的下降盘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实际钻井结果与钻前预测对比表明,井点处砂体顶界构造深度的相对误差小于0.3%,砂体厚度的相对误差小于3.84%,预测精度满足精细储层预测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乌尔逊断陷精细油藏描述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边缘分析 -联合建模 波阻抗反演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特征参数 铜钵庙断裂带 乌尔逊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测井储层因子预测变质碎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娟 郑茜 +4 位作者 孙松领 张斌 陈广坡 何巍巍 韩乾凤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176,共12页
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变质碎屑岩基岩为例,基于测井、地震及测试生产数据,考虑岩性控储因素与基岩潜山的纵向分带等特征,应用综合概率法获取测井储层因子定量表征裂缝-孔隙型储层,结合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结果表... 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变质碎屑岩基岩为例,基于测井、地震及测试生产数据,考虑岩性控储因素与基岩潜山的纵向分带等特征,应用综合概率法获取测井储层因子定量表征裂缝-孔隙型储层,结合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结果表明,综合概率法获得的测井储层因子较单一电阻率模型能更好反映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发育程度,与基于相控理论的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结合实现基岩潜山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定量预测。当储层预测值大于阈值时,储层发育,值越大,储层发育程度越高;岩性和原始沉积地层的层状特征影响有效储层在剖面上呈现短丘、豆状的准连续层状分布形态。优质储层发育受基岩垂向分带、断裂和构造位置的控制,好储层主要发育在断裂带附近,以及背斜、断背斜、断块等构造高部位。中—弱风化带储层最好,强风化带次之,未风化基岩内幕段局部发育储层。研究结果在变质碎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预测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储层因子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裂缝-孔隙型储层 定量预测 变质碎屑岩 古潜山 贝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复合微相分析砂体描述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吉锋 周东红 +2 位作者 杜晓峰 陈国童 吴奎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渤海油田近几年新近系的开发实践表明:开发阶段该层系新增油气层多为新发现砂体,沉积特征纵向上为砂、泥互层,横向上砂、泥岩交互发育,这是由于河流改道频繁造成的储层横向连续性差;而有效解决河流相储层的"识别、刻画"成为... 渤海油田近几年新近系的开发实践表明:开发阶段该层系新增油气层多为新发现砂体,沉积特征纵向上为砂、泥互层,横向上砂、泥岩交互发育,这是由于河流改道频繁造成的储层横向连续性差;而有效解决河流相储层的"识别、刻画"成为开发的关键问题,单一的地球物理技术满足不了河流相储层的预测要求。为此,提出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指导下,基于地震-复合微相分析,结合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地层切片等技术,联合进行储层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层序格架 地震-复合微相 地层切片 测井约束反演 地震属性 砂体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研究及应用——以大庆长垣北部油田为例 被引量:48
5
作者 李占东 赵伟 +2 位作者 李阳 彭政 张海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7-806,共10页
为解决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和精细储层刻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频补偿的曲线重构方法。根据测井曲线不同频率尺度反映不同砂岩特征的特点,利用高频恢复、低频补偿方法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反演可行性分析实验表明,通过曲... 为解决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和精细储层刻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频补偿的曲线重构方法。根据测井曲线不同频率尺度反映不同砂岩特征的特点,利用高频恢复、低频补偿方法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反演可行性分析实验表明,通过曲线重构反演、模拟退火算法引入以及密井网反演等关键技术,能够加强结果稳定性的优化,提高薄储层预测精度;同时,正演模拟和反演实践证明,在大套泥岩中含有薄砂层的地质条件下,开发地震对刻画2 m薄层砂岩是可行的。而对于小于2m以下的薄砂层,仅当泥岩围岩在2 m以上的泥包砂型薄砂层能够进行分辨。井-震联合沉积相研究主要修正了河道侧积体识别、河道连通关系、河道规模变化、河道组合关系和河道期次划分等5个方面。规模较大的分流河道含油性好,形成较好的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小型分流河道局部含油性好,但河道窄小,以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 -联合 多期河道 开发地震反演 大庆长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地震联合研究深层火山岩储层——以辽东凹陷火山岩勘探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桂芬 何展翔 +1 位作者 石艳玲 董卫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7-946,I0014,共11页
深层火山岩地层地震反射杂乱,使火山岩油藏的探测异常困难。针对火山岩储层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路线,采用电磁-地震联合模拟退火约束反演、利用钻井标定和地震构建浅层模型,提高深层的反演分辨率;通过岩性分析,揭示工区火山岩电性变化规... 深层火山岩地层地震反射杂乱,使火山岩油藏的探测异常困难。针对火山岩储层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路线,采用电磁-地震联合模拟退火约束反演、利用钻井标定和地震构建浅层模型,提高深层的反演分辨率;通过岩性分析,揭示工区火山岩电性变化规律,提出以电性变化节律编码技术解释储层,有效识别出沙三段多期次火山岩及相带分布,精细刻画粗面岩的分布特征,为探测类似的复杂目标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地震联合约束反演 火山岩 节律编码 辽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在铁匠炉—大湾斜坡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智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针对辽河坳陷东部凹陷西斜坡北部铁匠炉—大湾斜坡带构造演化复杂、地层结构复杂、储层变化大等地质特点,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古地貌分析、“三相”联合解释、地震属性预测砂体分布、分频解释和多参数反演等技术,对本区沙三段岩性油气... 针对辽河坳陷东部凹陷西斜坡北部铁匠炉—大湾斜坡带构造演化复杂、地层结构复杂、储层变化大等地质特点,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古地貌分析、“三相”联合解释、地震属性预测砂体分布、分频解释和多参数反演等技术,对本区沙三段岩性油气藏有利储层、储盖组合、岩性圈闭发育区、油气运聚条件等进行分析预测,有效地预测沙三段碎屑岩有利储层的分布状况,实现了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对开展岩性油气藏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层序地层学 古地貌分析 岩心相 测井相和地震联合解释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多参数反演 铁匠炉-大湾斜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烃源岩TOC预测——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南区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石创 朱俊章 +3 位作者 龙祖烈 秦成岗 史玉玲 黄玉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烃源岩评价在油气成藏和资源潜力研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是烃源岩评价的基础和影响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海上油气勘探因钻井和取样数量的限制,难以获得连续的TOC数据。通过地化-测井-地震联合优选地震属性参... 烃源岩评价在油气成藏和资源潜力研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是烃源岩评价的基础和影响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海上油气勘探因钻井和取样数量的限制,难以获得连续的TOC数据。通过地化-测井-地震联合优选地震属性参数,基于概率神经网络(PNN)对陆丰南区烃源岩TOC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文昌组下段发育优质烃源岩,其中文四段烃源岩是陆丰凹陷南部油气资源的主要贡献者。运用PNN神经网络预测烃源岩TOC,可获得高精度烃源岩TOC三维数据体,充分揭示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非均质特点,有效弥补了海上少井区烃源岩评价的缺陷,为精细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总有机碳质量分数 地化-测井-地震联合 神经网络 陆丰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