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冰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04-610,共7页
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与"考研热"几乎同时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就业难对考研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过度"的高等教育为大学生考研提供了现实条件与选择可能,信息社会来临下的精英阶层标... 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与"考研热"几乎同时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就业难对考研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过度"的高等教育为大学生考研提供了现实条件与选择可能,信息社会来临下的精英阶层标准的上升为大学生考研指引了方向,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很感兴趣,觉得自己学的不够,想继续深造"的内在个体需求是其最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难 考研热 人力资本投资 职业地位获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能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获得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奕俊 胡慧琪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109,共11页
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事关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以不同教育类型样本初职和现职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为主要测量指标,借鉴地位获得模型,构建教育与社会地位获得的结构方程模型,探... 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事关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以不同教育类型样本初职和现职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为主要测量指标,借鉴地位获得模型,构建教育与社会地位获得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职业教育对个体初职和现职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教育类型间及职业教育群体内部社会地位获得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接受了职业教育的群体具有较好的初职地位,表明职业教育为个体社会地位获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职业教育对农村户籍和女性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更为显著。但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对个体现职地位提升缺乏可持续的支持。为此,要确保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应有地位,有针对性地扶持弱势群体,加强通用技能培训,优化职业教育毕业生社会地位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获得 职业教育 社会地位 结构方程模型 教育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位继承与文化流动——工程师群体教育地位获得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娟娟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2年第4期44-62,共19页
教育地位获得深刻地嵌入于家庭背景之中。本研究利用实证调研资料,对高新技术企业工程师群体的教育地位获得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工程师群体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已趋于弱化,其教育地位获得是以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以及... 教育地位获得深刻地嵌入于家庭背景之中。本研究利用实证调研资料,对高新技术企业工程师群体的教育地位获得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工程师群体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已趋于弱化,其教育地位获得是以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以及受访者14岁时的户口为表征的家庭背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对工程职业领域家庭背景因素与子代教育地位获得之间的关联模式与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教育获得兼具地位继承与文化流动双重功能,其既有可能成为优势社会阶层强化等级秩序的工具,也有可能成为劣势社会阶层实现上向流动的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 教育地位获得 地位继承 文化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教育与地位获得
4
作者 姜航 《美术教育研究》 2010年第4期87-87,共1页
在对1949年至今中国社会的实证研究中,学界发现了教育的地位生产与再生产的双重机制。从不同职业群体的角度来看,教育是获得技术精英地位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对于政治精英地位的获得则并非如此。
关键词 教育 地位获得 社会分层 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两性厅级干部的职业晋升——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Z期44-47,共4页
女性领导干部的产生方式体现了女性受教育程度、工作机会、发展机会等性别平等状况,是衡量社会性别平等状况的重要标尺。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视角看,党政领导干部的产生是时间过程,社会制度和结构与这一过程高度相关。本文从生命历程理论出... 女性领导干部的产生方式体现了女性受教育程度、工作机会、发展机会等性别平等状况,是衡量社会性别平等状况的重要标尺。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视角看,党政领导干部的产生是时间过程,社会制度和结构与这一过程高度相关。本文从生命历程理论出发,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数据中现任厅级干部生命过程中的婚育事件及职位升迁等事件的年代资料为基础,运用数据分析,勾勒出厅级干部职业生涯升迁的历史性特征,探索厅级干部职业生涯发展的性别差异和代际差异,寻找其中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鼓励女性领导干部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地位获得 事件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