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上跨既有地铁施工影响分析
1
作者 彭涛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6期25-27,共3页
本文以城市某地下道路工程为依托,分析其与既有轨道交通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地下道路基坑上跨施工对区间隧道产生的影响程度。为保证顺利上跨,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基坑上跨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MJS地基加固、三轴搅拌桩加固... 本文以城市某地下道路工程为依托,分析其与既有轨道交通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地下道路基坑上跨施工对区间隧道产生的影响程度。为保证顺利上跨,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基坑上跨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MJS地基加固、三轴搅拌桩加固、分层分区开挖等措施控制隧道结构变形的有效性,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施工控制措施,将盾构隧道结构的最大隆起变形控制在4.604mm,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值5mm要求,保证了该地下道路上跨施工对既有地铁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越江隧道 上跨施工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及技术研究
2
作者 黄平 孙培翔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 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案、设备要求等开展研究,提出地下道路关闭多级预警、建立物理拦截需求和安全高效的控制系统等建议。通过文献、需求调研、技术比选验证,提出了包含物理控制设施、车道信号灯、交通感知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声光警示设施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等方案,并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环路的实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紧急工况下地下道路入口的交通控制效率,提升地下道路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入口控制 地下道路安全 水灾 应急 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道路应急救援方案仿真研究
3
作者 池瑜 陈丰 +2 位作者 张海林 李骁楠 范可炜 《上海公路》 2024年第1期81-86,M0006,共7页
现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的安全问题以及进行应急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并依照相关原则设计了地下道路应急救援方案,将地下道路事故划分成几种工况。基于ArcGIS,提出了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道路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寻找最佳应急救援路径的算... 现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的安全问题以及进行应急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并依照相关原则设计了地下道路应急救援方案,将地下道路事故划分成几种工况。基于ArcGIS,提出了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道路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寻找最佳应急救援路径的算法。以浦东大道地道为例,对该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践。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道路应急救援方案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应急救援 ARCGIS 浦东大道地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抗浮措施在地下道路工程中的综合应用
4
作者 沈艳峰 刘英贤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5期180-184,M0017,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下道路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全地下构筑物,抗浮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尤其如地下道路这样的线形工程,更需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结构自身特点等,分区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下道路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全地下构筑物,抗浮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尤其如地下道路这样的线形工程,更需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结构自身特点等,分区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抗浮措施。以日照市海曲路地道为例,着重讨论长距离地下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抗浮措施以及抗浮措施的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 抗浮 锚杆法 锚桩法 压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道路交通关键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5
作者 李强强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9期38-41,49,共5页
为了提高城市地下道路交通安全和行车效率,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归纳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护设施和智能交通等交通设施设计的技术要点,研究了不被遮挡的交通标志与其他设施纵向间距,提出了横断面、地下... 为了提高城市地下道路交通安全和行车效率,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归纳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护设施和智能交通等交通设施设计的技术要点,研究了不被遮挡的交通标志与其他设施纵向间距,提出了横断面、地下互通分合流点、洞口等城市地下道路关键节点的交通参数设计方法,建立了分流点预告指路标志设置点与分流点间距模型并给出了最小距离建议值。最后以花园大道为例介绍了城市地下道路关键节点的交通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 交通设计 交通设施 交通安全 横断面 分合流点 洞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建研究
6
作者 卞国剑 刘艺 罗建晖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0期1-6,M0004,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的共建方案,从路网(线网)形态、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上海、济南、武汉、青岛等地的多个共建工程案例,研究归纳当前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廊道布置的需求和趋势,提出了各... 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的共建方案,从路网(线网)形态、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上海、济南、武汉、青岛等地的多个共建工程案例,研究归纳当前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廊道布置的需求和趋势,提出了各种共建形式在技术标准上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总结了共建工程的优势和尚存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明挖地道 共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建断面方案研究
7
作者 卞国剑 刘建槟 单浩然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1期38-42,M0006,共6页
以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工程和黄河大道快速路一期工程为例,在盾构和明挖两种工法下,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建断面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空间关系组合下的优缺点,得到了不同共建断面方案的适用场景。研究成果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轨道交通 结构共建 断面方案 盾构法 明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道路规划方法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鸣 《交通与运输》 2013年第H07期5-8,共4页
从城市地下道路规划的实际要求出发,以上海为例,提出地下道路的建设必要性与适用性。根据地下道路不同的交通功能对地下道路进行分类,确定了规划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上海市地下道路网规划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下道路分类 地下道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岔角对地下道路火灾烟气蔓延影响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俊梅 刘闪闪 +3 位作者 许鹏 李雁 常军 王继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618,共3页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岔路夹角及火源功率对城市地下道路平面分岔隧道内主、支路隧道烟气质量流量的分配特性及蔓延特性的影响.火源位于主隧道,距岔路口15 m,设置火源功率为5、10、20、30 MW.结果表明:20°~40°的分岔夹角变化范...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岔路夹角及火源功率对城市地下道路平面分岔隧道内主、支路隧道烟气质量流量的分配特性及蔓延特性的影响.火源位于主隧道,距岔路口15 m,设置火源功率为5、10、20、30 MW.结果表明:20°~40°的分岔夹角变化范围内,岔路角度的改变对烟气沿火源上游主隧道的蔓延特性影响不大,但对火源下游主、支路隧道内的烟气蔓延有一定影响;岔路隧道的烟气质量流量分配比例随分岔夹角的增大逐渐减小,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支路隧道的烟气质量分配约占总产烟量的30%;火源功率对对主、支路隧道烟气质量流量分配比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 火灾 分岔角度 数值模拟 烟气蔓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特性的交通特征调研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琼 陈超 +5 位作者 李俊梅 潘嵩 李雁 任明亮 邓奕雯 严乐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6-460,共5页
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可有效缓解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状况,然而交通特征使得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不能简单照搬已有公路设计规范.有效把握城市地下道路内机动车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对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的设计标准以及设计方法的确定具有... 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可有效缓解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状况,然而交通特征使得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不能简单照搬已有公路设计规范.有效把握城市地下道路内机动车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对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的设计标准以及设计方法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北京、上海作为一类代表城市,武汉、南京、广州作为二类代表城市,通过对机动车保有量、车型比例、交通流量、车速等参数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不同城市交通特征对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影响.结果能够为进一步确定排放因子以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提供依据,为隧道通风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机动车污染物 排放特性 交通特征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道路地面出入口与交叉口最小间距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司徒炳强 靳文舟 +1 位作者 胡郁葱 王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4,共5页
地下道路在地面的出入口位置影响着地下和地面车流的衔接.文中分析了出入口间相对位置的组合模式,以交织段换道次数为主要判断依据,建立交织段最小长度模型,通过算例,给出寻找连续换道最大关键次数和关键车流的方法,针对交通流的混合特... 地下道路在地面的出入口位置影响着地下和地面车流的衔接.文中分析了出入口间相对位置的组合模式,以交织段换道次数为主要判断依据,建立交织段最小长度模型,通过算例,给出寻找连续换道最大关键次数和关键车流的方法,针对交通流的混合特性,运用Matlab编程给出交织段最小长度的离散阈值,为地下道路地面出入口与交叉口最小间距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 最小间距 换道次数 组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彩利 宋倜 +1 位作者 王清洲 马士宾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1,106,共6页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路面管理的关键.本文在详细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针对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的问题,利用熵权系数法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从...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路面管理的关键.本文在详细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针对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的问题,利用熵权系数法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从而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向量,在此基础上利用TOPSIS法对各评价路段进行排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将熵权系数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可为公路养护与维修部门进行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性能 地下道路 综合评价 熵权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北京地区地下道路立交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三资 张顶立 苏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03-106,共4页
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分析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依托北京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采用城区地质条件分层概化方法、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临时仰拱台阶法(台阶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 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分析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依托北京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采用城区地质条件分层概化方法、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临时仰拱台阶法(台阶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双侧壁法)施工影响下的立交隧道地表沉降、洞周变形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明确了立交区域上下层隧道施工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立交区域同时受到了上下层隧道施工的影响,在地表形成椭球形的沉降盆,在洞周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沉降;在地表地层和洞周拱脚、拱肩截面的"X"形区域出现了较为集中的破坏区;CRD法和双侧壁法在控制立交隧道地层变形和破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设计、施工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立交隧道 施工方案 数值模拟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地下道路疏散方案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俊梅 王继东 +2 位作者 毕强 常军 王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6-499,共4页
针对某特长城市地下道路,借助于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设定不同疏散场景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各疏散场景下人员疏散到无烟隧道及地面所需的时间。模拟结果表明:9个场景疏散完毕所需的时间约为6~11min。由于无烟环境下预测的... 针对某特长城市地下道路,借助于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设定不同疏散场景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各疏散场景下人员疏散到无烟隧道及地面所需的时间。模拟结果表明:9个场景疏散完毕所需的时间约为6~11min。由于无烟环境下预测的各场景所需的疏散时间相对较长,火灾环境下应采取一定的烟气控制措施,以保证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人员疏散 BuildingEXOD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模式 被引量:5
15
作者 柳昆 彭芳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从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的分类及其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地下道路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完善路网结构、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和以分离过境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更... 从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的分类及其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地下道路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完善路网结构、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和以分离过境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而以改善核心区到发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网络适用于规划建设中的城市中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地下空间 地下道路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华 王海燕 +1 位作者 邢锦 张彩利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4,共5页
针对地下道路交通量大,渠化交通严重等特点,采用CRCP+AC复合式路面,并根据CRCP+AC结构的受力特性和CRCP板的受力特点,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水平力,不同层间接触条件,面层模量和厚度,基层厚度,土基回弹模量,应力吸收层等因... 针对地下道路交通量大,渠化交通严重等特点,采用CRCP+AC复合式路面,并根据CRCP+AC结构的受力特性和CRCP板的受力特点,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水平力,不同层间接触条件,面层模量和厚度,基层厚度,土基回弹模量,应力吸收层等因素对荷载应力的影响,计算出AC层及CRCP层合适的厚度,为地下道路设置CRCP+AC复合式路面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 复合式路面 有限元模型 力学分析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叠置下穿地下道路的施工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潇 李明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49-53,共5页
在盾构近接工程中,既有地下道路正下方进行盾构下穿具有极大的施工风险。考虑盾构施工中隧道、土和地下道路的变形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盾构叠置下穿地下道路施工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周边土体位移和地下结构... 在盾构近接工程中,既有地下道路正下方进行盾构下穿具有极大的施工风险。考虑盾构施工中隧道、土和地下道路的变形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盾构叠置下穿地下道路施工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周边土体位移和地下结构变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主要引起了三面围合区域内部的土体位移,而在围合区域外部几乎没有土体移动,在隧道中轴线上方地下道路的顶板和底板发生较大的附加变形,三面围合下隧道衬砌环的横鸭蛋变形相比半无限空间中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下道路 叠置下穿 有限差分法 施工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道路出入口设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秦云 张天然 刘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年第4期160-161,167,共3页
该文提出了地下道路出入口布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比较了直接式和平行式变速车道、分离式和整合式分流合流布置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出入口视距设计保障和过渡段设计要求。
关键词 地下道路 多点进出 出入口设计 分流与合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网结构形式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平 吴艳华 +1 位作者 刘黎鹏 俞榕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为寻求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路网形式和城市地上、地下道路合理布局结构,以此来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地下道路实例分析,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提出了地下道路网整合的模式,并分析地下道路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地下道路网交叉... 为寻求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路网形式和城市地上、地下道路合理布局结构,以此来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地下道路实例分析,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提出了地下道路网整合的模式,并分析地下道路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地下道路网交叉口通达性系数、地下道路网可靠性系数3个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得出了地下道路网整合的最优结构形式。由评价结果可知,对地下道路网结构形式选择,较为理想的路网形式为地面方格网+环形放射+地下环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道路 路网结构形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道路总体设计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娄中波 朱彬 王海燕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第6期32-36,6-7,共5页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结合地下道路的建设经验,对城市地下道路总体设计进行总结,探析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经验,以期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更为合理。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地下交通空间 总体设计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