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晓东 龚维明 +1 位作者 孟凡超 李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65-1669,共5页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深基础形式。为研究其竖向承载特性,在国内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黄土地区某桥梁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侧摩阻力及端阻...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深基础形式。为研究其竖向承载特性,在国内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黄土地区某桥梁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试验和分析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基础 自平衡法 竖向荷载 极限承载力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开御 周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日本的青森大桥、本四联络线——阪出线北浦港桥、白鸟大桥、明石海峡大桥等桥为例,简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基础 构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地下连续墙基础方案优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祎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6期194-196,共3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选择地下连续墙基础方案时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应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待选择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计算出了对应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序优选。最后通过实际案例来来进一步阐述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期为类...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选择地下连续墙基础方案时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应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待选择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计算出了对应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序优选。最后通过实际案例来来进一步阐述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期为类似工程的地下连续墙基础方案比选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地下连续墙基础 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性能研究
4
作者 党伟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圆形截面的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分析和研究了内、外侧摩阻力,端阻力以及承台土反力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进而解释了圆形闭合墙基础在竖向荷载下的承载性能。由模拟分析可知,圆形闭合... 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圆形截面的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分析和研究了内、外侧摩阻力,端阻力以及承台土反力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进而解释了圆形闭合墙基础在竖向荷载下的承载性能。由模拟分析可知,圆形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承载性能中,内、外侧摩阻力和端阻力起主要承载作用,随着荷载的增加,端阻力承载的荷载比例逐渐增大,内外侧摩阻力承载的荷载比例逐渐减少,承台土反力承担的荷载比例从始至终很小,起微弱的承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 ABAQUS 竖向均布荷载 承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伟 张兴丽 +2 位作者 陈逸飞 魏焕卫 刘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295-14305,共11页
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是将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础结合的一种新型变刚度基础形式。从设计理念上讲,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具有较好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且兼具经济型,然而目前还缺乏从受力特性角度对该新型基础形式的受力机理进行系统的研... 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是将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础结合的一种新型变刚度基础形式。从设计理念上讲,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具有较好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且兼具经济型,然而目前还缺乏从受力特性角度对该新型基础形式的受力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开展的大比尺现场模型试验真实模拟新型组合基础在水平荷载下的受力,将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得出基础的荷载与位移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等级荷载下组合基础的变形特性,揭示基础的荷载传递规律,并对桩墙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进行了初步近似计算。结果表明:水平荷载作用下组合基础出现整体倾斜破坏;墙身弯矩远大于桩身弯矩,桩墙弯矩随加载等级的递增而逐渐增大,且弯矩最大处位置与弯矩峰值位置不变;随埋深、荷载的增加,墙侧土压力呈现非线性变化,地连墙边侧土压力大于中间土压力,并且最大土压力出现在连续墙中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桩组合基础 水平荷载 现场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单片地下连续墙水平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孟凡超 李涛 +1 位作者 陈晓东 龚维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6-100,共5页
黄土地区某拱桥采用较为新颖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为研究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对单片地下连续墙进行了水平荷载试验。在墙身中布置钢筋计、测斜管,墙背布置土压力盒,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水平加载,试验时采集了墙顶、墙身位移、墙... 黄土地区某拱桥采用较为新颖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为研究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对单片地下连续墙进行了水平荷载试验。在墙身中布置钢筋计、测斜管,墙背布置土压力盒,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水平加载,试验时采集了墙顶、墙身位移、墙身应变、墙侧土抗力等现场数据,绘制了水平荷载H与力作用点处位移Y关系曲线。根据墙身实测应变采用标定断面法和理论计算法推算墙身弯矩,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由墙身弯矩推算墙侧土抗力,并与墙侧实测土抗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得出了单片墙水平承载力、不同深度处土抗力和水平位移关系图(q-y曲线),并推算了设计所需的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试验和分析结果为黄土地区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基础 单片 水平荷载 水平位移 身弯矩 土抗力 M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江北侧锚碇复合型地下连续墙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郭衡 邱峰 +2 位作者 肖海珠 李春雨 徐文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6-132,共7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江北侧锚碇设计时对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开挖范围、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最终采用基底深置的地下连续墙基础,以下伏基岩弱胶结泥质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江北侧锚碇设计时对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开挖范围、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最终采用基底深置的地下连续墙基础,以下伏基岩弱胶结泥质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高49.5 m,地下连续墙墙底嵌入中等胶结泥质砂岩,地下连续墙高55.5 m。为减小锚碇基础的开挖量,采用大悬臂外挑锚块结构结合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的新型复合型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直径缩小至60 m,节省了工程造价。锚碇基础施工中基坑分层开挖,同时进行内衬砌施工。采用PLAIXS 3D软件对锚碇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结构受力安全,锚碇基础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锚碇 地下连续墙基础 大悬臂锚块结构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 地基承载力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都长江大桥南岸重力式锚碇基础方案比选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勇 姜炜 +1 位作者 易龙 任蒙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7-133,共7页
湖北宜都长江大桥(原名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1000 m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南岸(宜都岸)锚碇场地覆盖层厚约51.4 m,其中中粗砂混卵石、卵石层厚约46.9 m,属强透水、含水丰富地层,所含第四系孔隙水与长江水力相互连通,地下水位与长江... 湖北宜都长江大桥(原名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1000 m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南岸(宜都岸)锚碇场地覆盖层厚约51.4 m,其中中粗砂混卵石、卵石层厚约46.9 m,属强透水、含水丰富地层,所含第四系孔隙水与长江水力相互连通,地下水位与长江水位基本持平。针对南岸锚碇工程区深厚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质情况,提出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和浅埋扩大基础方案,并从结构方案、施工方案、工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工程量最小、地下水位以上施工、经济性最优的浅埋扩大基础。浅埋扩大基础采用矩形平板基础,平面尺寸为101 m×71.5 m,基坑开挖深度为8.0 m。对该方案进行安全性验算,结果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基础 卵石层 沉井基础 地下连续墙基础 浅埋扩大基础 方案比选 安全性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