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约型地下综合空间一体化设计实践——以西安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地下综合空间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建军 杨琴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8-1546,共9页
为解决城市地下空间粗放开发、用地效率低下的问题,打造集约型地下综合空间是有效途径,并且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以西安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地下综合空间为例,详细阐述地下综合空间一体化设计实践内容和关键技术。能源金贸区... 为解决城市地下空间粗放开发、用地效率低下的问题,打造集约型地下综合空间是有效途径,并且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以西安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地下综合空间为例,详细阐述地下综合空间一体化设计实践内容和关键技术。能源金贸区重点打造兼具市政、交通、文化、商业、休闲功能的集约型地下三维空间,包括:1)沿城市路网布设干线-支线-缆线的多级综合管廊;2)连接市政道路与地块的环形地下联系隧道;3)采用TOD模式围绕能源金融中心地铁站打造相互连通的双层四区绿廊地下空间。项目将整个地下空间打通,共构形成一个整体,在特殊拐点处管廊与环隧采用分离式结构形式。在缺乏针对性设计和建设标准现状下提出通风方式和疏散方案,并利用智慧统一管理平台对设备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型地下综合空间 一体化设计 综合管廊 地下联系隧道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简易评价法
2
作者 张继刚 揭天琪 +1 位作者 刘勇 刘炜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79-89,共11页
本文通过建立地下空间综合单元概念,进一步将多学科研究应用在对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认识与分析中。文章从多维相关因素走向一致性的角度,整合与地下空间相关的土木工程、节能、视场景等跨学科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构筑物地下空... 本文通过建立地下空间综合单元概念,进一步将多学科研究应用在对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认识与分析中。文章从多维相关因素走向一致性的角度,整合与地下空间相关的土木工程、节能、视场景等跨学科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构筑物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ESVA简易评价方法。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地下空间综合单元概念的提出,及其对环境质量的简易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期对日渐受到重视的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单元 地下空间综合单元 环境质量 ESVA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重大理论、关键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完颜祺琪 李国欣 +7 位作者 朱华银 胥洪成 苏云河 李春 李康 邱小松 魏欢 宋丽娜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2019年中国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进入高速发展期,气藏储气库面临着部分在役库达产率低、低渗泛连通气藏建库设计难度大等难题;盐穴储气库面临造腔速度慢和储气空间利用率低等挑战;油藏储气库建库机理与相关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亟... 2019年中国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进入高速发展期,气藏储气库面临着部分在役库达产率低、低渗泛连通气藏建库设计难度大等难题;盐穴储气库面临造腔速度慢和储气空间利用率低等挑战;油藏储气库建库机理与相关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亟需攻关研究。为此,以破解气藏、盐穴、油藏不同类型储气库建库机理、储气空间优化设计等难题为目标,开展了系列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的在役库提高上限压力优化、大型低渗泛连通气藏建库、储气库群协同调峰优化等技术,助力气藏储气库高效建设与扩容增产;(2)建立的大井眼与水平井造腔、残渣空隙空间利用预测技术,指导了盐穴储气库高效造腔与储气空间利用最大化;(3)创建了气液高速交互滚动排驱仿真模拟与周期注采油气体系相行为模拟实验技术和油藏,形成了油藏建库驱替—传质耦合库容量预测方法,形成了油藏建库协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模式;(4)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高效建设运行和地下空间多元综合利用是未来增强储气保供能力和实现“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结论认为,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中国储气库快速发展,近5年来气藏、盐穴、油藏储气库建库能力全面提升,保障了储气库工作气量由100×10^(8) m^(3)向200×10^(8) m^(3)翻番增长,对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提压扩容 滚动排驱 造腔设计 优化运行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鑫宇 董杰 +4 位作者 王睿 曾海燕 徐美君 秦升强 于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5,共8页
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用地饱和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策,科学高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赋权、评价模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评价系... 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用地饱和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策,科学高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赋权、评价模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评价系统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不足;对如何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三维地质建模精度、搭建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全要素、全资源的统筹协调,需求导向的针对性评价模式,创新性、连续化的评价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深化,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评价与有序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适宜性 立体评价 全要素协同规划 地下空间综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太湖广场地下空间综合体设计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龙 林永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1-848,共8页
为解决城市公园下方地下空间综合体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如何组织交通,并把客流“引进来、留下来、散出去”,在国内外大型地下空间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以集轨道交通、市政公路隧道、公园景观、商业开发于一体的无锡太湖广场项目为例,从... 为解决城市公园下方地下空间综合体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如何组织交通,并把客流“引进来、留下来、散出去”,在国内外大型地下空间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以集轨道交通、市政公路隧道、公园景观、商业开发于一体的无锡太湖广场项目为例,从怎样构建交通网络、吸引多方客流,并留住商业顾客,以及如何结合地面景观进行消防疏散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整体策划和规划,串联多种交通方式,并与周边已建成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来构建地上地下立体交通网络,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倡导绿色出行;2)针对不同客流,设计相应主题的下沉广场吸引潜在顾客;3)打破常规束缚,采用高净空与清晰的空间脉络,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塑造自身的空间形象;4)利用避难走道连通各下沉广场,解决疏散问题;5)综合运用各专业消防措施,巧妙解决灰色空间消防难题,减少地面建筑,建设花园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太湖广场 下沉广场 消防疏散 TOD模式 地下空间综合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融合发展利用探索 被引量:24
6
作者 韦丽华 唐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8,共5页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多数城市将这两项建设分开进行。在此背景下,文章立足城市地下空间和人防工程综合利用,剖析地下空间和人防工程的发展关系及独立编制这两项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可实施性和操作...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多数城市将这两项建设分开进行。在此背景下,文章立足城市地下空间和人防工程综合利用,剖析地下空间和人防工程的发展关系及独立编制这两项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可实施性和操作性为前提,从规划编制体系、空间布局和实施管控三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以期实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人防工程规划"两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人防工程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 “两规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