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三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邢怀学 窦帆帆 +3 位作者 葛伟亚 华健 常晓军 蔡小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7-614,共8页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三维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立体化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热点。作为地质适宜性三维评价全过程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地建立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是其能否正确开展的前提基础。通过结合杭州城...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三维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立体化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热点。作为地质适宜性三维评价全过程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地建立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是其能否正确开展的前提基础。通过结合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在系统分析各评价指标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影响的特征基础上,以三维视角从地层三维结构等多个方面构建完成了一套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目标权重的计算、一致性检验、排序和分析。该指标体系可划分为5个准则层21个指标层,相较于二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融合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使评价过程中能够考虑更多的评价因子,更好地描绘地下复杂的三维地质环境,丰富了三维评价结果的内涵。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杭州钱江新城二期的三维评价应用成果表明,该指标体系为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之间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为提升三维尺度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精度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地质适宜性评价 三维指标体系 钱江新城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毅 黄富民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市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特色、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市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特色、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概述了课题研究的技术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特色,以期对该领域的规划实践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规划编制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实施综述与制订建议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乐 陈卫东 潘庆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0,共6页
文章分析发现全国4个直辖市、49个"较大的市"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在文件层级、基本概念、适用地域和内容设置等方面存在制订争议。基于法理学认知,文章提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的制订建议:以高... 文章分析发现全国4个直辖市、49个"较大的市"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在文件层级、基本概念、适用地域和内容设置等方面存在制订争议。基于法理学认知,文章提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的制订建议:以高位阶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为文件发布层级,以"城市规划区"为适用地域,以综合性、程序性规则为主要设置内容,以凸显地下空间管控特色为核心和灵魂,以期能帮助提高各地制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的专业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综述分析 制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探讨——基于江苏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葛大永 马明 李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56,共6页
文章回顾了江苏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实践的历程与经验,在总结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江苏省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重新思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作用和定位,提... 文章回顾了江苏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实践的历程与经验,在总结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江苏省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重新思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作用和定位,提出在规划编制阶段要重点关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融合,树立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理念,科学开展评估、预测发展规模,要从管控视角出发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建立三维传导路径,关注用地管理、建设管理和产权管理等重点内容。最后,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地下空间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延伸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编制思考 江苏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5
作者 钱昊 何耀淳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60-466,共7页
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近年来也在稳步推进。然而如何在地下空间开发中体现海绵城市理念,更好地系统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却缺乏相应的研究。从海绵城市理念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策... 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近年来也在稳步推进。然而如何在地下空间开发中体现海绵城市理念,更好地系统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却缺乏相应的研究。从海绵城市理念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策略体系出发,针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雨水下渗过程、地下水保护、地下排水设施引导等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初步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为提升健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体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西咸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林 曾磊 +2 位作者 董英 张戈 朱立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现状等特点,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利用三维精细化剖分的评估单元为载体,综合使用多种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要素地质模型中定量或定性提取各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开展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0m以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总体适宜开发建设。浅层空间易受文物保护区、地面水体、活动断裂影响,中层空间受城市建成区既有设施及地下构筑物影响较大,深部地下空间主要受断裂影响。该方法能够精细刻画地下空间在垂向上的差异,评估过程与结果能够立体透明化表达,能够定性、定量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以达到资源保护优先、协同开发的开发利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地质适应性评价 三维地质模型 西咸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1世纪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朋立 郭力 王剑波 《隧道建设》 2005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对建设立体化生态城市,解决环境、资源、人口危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并指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有待解决... 在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对建设立体化生态城市,解决环境、资源、人口危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并指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21世纪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可持续发展 地下空间资源 资源开发利用 发展状况 生态城市 人口危机 立体化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开发利用的研究
8
作者 吴成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5,共3页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包括地下交通、管线、人防、设施、地质结构、地下水等属性。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开发利用的研究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最为有效的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包括地下交通、管线、人防、设施、地质结构、地下水等属性。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开发利用的研究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最为有效的途径。由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量巨大,只有通过建立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有效管理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地下管线 信息管理系统 地下停车场 信息开发利用 地下交通 三维模型 三维数据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强北地铁域地下空间效能最大化综合开发利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湘生 朱益海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0期944-952,共9页
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和效能最大化的理念,从规划、设计和施工着手,结合地铁7号线建设在建筑密集且商业繁华中心——深圳华强北路进行地下空间效能最大化综合开发利用,使土地集约高效开发并与周边和谐无缝接驳,实现了地铁换乘、地下和地面... 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和效能最大化的理念,从规划、设计和施工着手,结合地铁7号线建设在建筑密集且商业繁华中心——深圳华强北路进行地下空间效能最大化综合开发利用,使土地集约高效开发并与周边和谐无缝接驳,实现了地铁换乘、地下和地面集散和过街、物流无缝转运等城市功能和谐结合,彻底改变目前地面人、物、车混流不畅的局面。使其城市功能得到了最大提高,整体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绿色施工确保了对该商业区影响降到了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铁 地下空间 地铁域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开发地下空间,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城市地质调查工程”进展简介 被引量:1
10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地下空间是一个巨大而重要的资源,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地下空间的用途主要有:①城市地下交通(地铁等);②商业设施(地下商城等);③地下车库;④市政管线;⑤民防工程;⑥其他仓储设施(地下油库、核废料储库等)。在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城市地... 地下空间是一个巨大而重要的资源,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地下空间的用途主要有:①城市地下交通(地铁等);②商业设施(地下商城等);③地下车库;④市政管线;⑤民防工程;⑥其他仓储设施(地下油库、核废料储库等)。在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最多的2012年为例,当年建筑用地32.28万公顷,按照40%的开发系数和30 m的开发深度计算,可供利用的地下空间达3873.6亿m3。若能合理开发利用,这对扩大城市空间、实现城市集约化发展意义重大。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城市地质调查工程”推动这项事业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土地资源 民防工程 节约利用 城市地下交通 城市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开发及利用——利用地下空间的复兴营造丰富的生活环境》导读
11
作者 管含硕 汤宇卿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5期138-139,共2页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个国家对城市空间都有着更大的需求。当今全世界人口已超70亿,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到2050年预计总人口将达95亿,并将有7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如此情形,开发地下空间对...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个国家对城市空间都有着更大的需求。当今全世界人口已超70亿,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到2050年预计总人口将达95亿,并将有7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如此情形,开发地下空间对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地下空间的利用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还为我们的城市节省了大量宝贵的地面空间资源,而且今后社会资本的整备、城市的再生等都离不开对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日本的地下空间发展历史悠久,且技术方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已过起步阶段,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本书从导入地下空间设计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解决各个阶段届时将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城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小泉淳先生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地下空间研究组下小泉研究室的创立人员,一直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开发方面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生活环境 城市化进程 世界人口 导读 城市地下空间 早稻田大学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与规划设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丽敏 刘世明 《上海城市规划》 2009年第6期36-40,共5页
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山水人居和生态旅游城市,丽水市面临城市经济发展、交通拥挤与旧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貌似难以解决的矛盾。在对丽水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原则及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后,提出丽水市可通过中心... 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山水人居和生态旅游城市,丽水市面临城市经济发展、交通拥挤与旧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貌似难以解决的矛盾。在对丽水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原则及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后,提出丽水市可通过中心商业街区地下空间利用、山体开发等手段,结合新城建设实现城市跃进式发展的规划方针。具体设想,探讨中等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策略及规划,以期寻求我国中等发展城市开发地下空间资源的新观念、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发展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供给探讨
13
作者 郭宁 尹鹏程 +1 位作者 张浩 许瑞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4期9-12,共4页
随着建设用地规模边界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国家对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实施"双控",迫使城市空间布局在面状发展的同时向三维纵向发展,因此城市空间的"真三维"立体开发利用成为趋势。特别... 随着建设用地规模边界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国家对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实施"双控",迫使城市空间布局在面状发展的同时向三维纵向发展,因此城市空间的"真三维"立体开发利用成为趋势。特别是以地铁为发展轴的地下空间线性开发,结合以地铁站为枢纽的综合节点开发,必将带动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网络的形成。该文分析了徐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类型,探讨了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的供给方式,对徐州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建设用地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建设用地供给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国际)学术大会
14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110,共1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环境,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呈现出不断加速的形势,达到相当巨大的规模,并居于国际前列水平。鉴于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环境,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呈现出不断加速的形势,达到相当巨大的规模,并居于国际前列水平。鉴于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蓬勃发展的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学术大会 国际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化水平 中国经济 土地资源 交通拥挤 城市环境 中国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共同沟规划原则及系统规划方法 被引量:23
15
作者 胡敏华 蔺宏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共同沟对城市系统的影响,论述市政共同沟规划的主要原则,提出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共同沟规划设计概念及方法.指出有效运用共同沟技术的关键在于规划;共同沟不仅能改进市政管线的敷设方式以及消除管线敷设的外部费用,...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共同沟对城市系统的影响,论述市政共同沟规划的主要原则,提出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共同沟规划设计概念及方法.指出有效运用共同沟技术的关键在于规划;共同沟不仅能改进市政管线的敷设方式以及消除管线敷设的外部费用,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克服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线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观念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沟 市政管线 城市规划 系统工程 可持续发展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1号通知)
16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1-191,共1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国防与人防建设、矿山开采、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爆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各类工程安全问题己目益凸现,其造成的危害与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国防与人防建设、矿山开采、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爆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各类工程安全问题己目益凸现,其造成的危害与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面对当前我国工程安全问题的严重形势,如何从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上认识其产生的原因,搞清楚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和控制因素,准确预报其发生的时间和规模进而采取防护对策,这就迫切需要对工程安全问题的发生机制、安全监测(检测)与监控理论及技术、风险分析技术、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应急处理决策支持技术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此,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报中国科协及民政部于2007年批准成立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目前挂靠单位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决定2008年5月在南京组织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就目前工程安全与防护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安全 防护对策 学术会议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国民经济发展 预测预报技术 安全问题 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信息_LOCALINFORMATION
17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共2页
浙江省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达1.1亿m^2.其中.2011年新开发总量达到了... 浙江省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达1.1亿m^2.其中.2011年新开发总量达到了2900万m^2.创历年新高。”十二五”期间全省计划新开发地下空间面积1亿m^2以上,每年新开工面积2000万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 空间面积 城市化建设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前缘》2019年第26卷总目次
18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3-I0015,共13页
关键词 南秦岭 地球化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 阳山金矿带 三维地质结构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古隆起 塔里木盆地 玛湖凹陷 《地学前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1号通知)
19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大会议题:1.海岸带与海洋工程地质;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3.重大工程的地质问题;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5.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6.强震区工程地质与灾后重建;7.重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8.全球变化与极端条件工程地... 大会议题:1.海岸带与海洋工程地质;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3.重大工程的地质问题;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5.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6.强震区工程地质与灾后重建;7.重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8.全球变化与极端条件工程地质;9.工程地质新理论与新技术;10.工程地质教育与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地质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工程地质特性 城市工程地质 重大地质灾害 地质问题 环境保护 灾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1号通知)
20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4-304,共1页
工程地质与地质环境保护大会议题:1.海岸带与海洋工程地质;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3.重大工程的地质问题;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5.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6.强震区工程地质与灾后重建;7.重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8.全球变化与极端条... 工程地质与地质环境保护大会议题:1.海岸带与海洋工程地质;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3.重大工程的地质问题;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5.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6.强震区工程地质与灾后重建;7.重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8.全球变化与极端条件工程地质;9.工程地质新理论与新技术;10.工程地质教育与学科发展。会议时问安排:2012年10月21日(报到注册)2012年10月22—24日(学术会议)2012年10月25日(会后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保护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工程地质特性 城市工程地质 重大地质灾害 地质问题 灾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