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荷载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闫长斌
徐国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3,共7页
运用FLAC3D,系统研究动荷载振幅、频率以及工程因素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并实例分析地下硐室群在爆破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振幅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对动荷载具有放大效应,当振幅等于0.5 m.s-...
运用FLAC3D,系统研究动荷载振幅、频率以及工程因素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并实例分析地下硐室群在爆破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振幅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对动荷载具有放大效应,当振幅等于0.5 m.s-1时,放大系数为1.35,放大系数随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而增大;围岩塑性区面积也随振幅增大而增大。隔板位移量随频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50 Hz的高频动荷载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最不利;隔板最大位移量随硐室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上方硐室跨度的增加而增大,硐室间距越大,上方硐室的跨度越小,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越有利。动荷载作用下地下硐室群围岩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但最大拉应力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地下硐室群围岩不会出现拉裂破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爆破震动作用下地下硐室群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沿硐室群轴线方向,洞口位移量最大,中间部分的位移量最小,这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荷载
竖向排列
地下硐室群
稳定性
数值模拟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地下硐室群核事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研究
2
作者
朱勇
周辉
+2 位作者
赵海洋
李彦恒
杨凡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
涉核地下硐室群核事故产生的钚气溶胶威胁核设施的长期运营安全,现有关于封闭空间内的钚气溶胶扩散行为研究主要涉及简单硐室,而未涉及复杂地下硐室群,复杂地下硐室群核事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首先对核事故钚气溶胶源...
涉核地下硐室群核事故产生的钚气溶胶威胁核设施的长期运营安全,现有关于封闭空间内的钚气溶胶扩散行为研究主要涉及简单硐室,而未涉及复杂地下硐室群,复杂地下硐室群核事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首先对核事故钚气溶胶源项进行分析,讨论了钚气溶胶颗粒产生的方式和粒径分布特征,给出了硐室内钚气溶胶初始浓度的估算方法;然后通过分析钚气溶胶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给出了适合于描述钚气溶胶颗粒在硐室内传输的本构模型,建立了地下硐室群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模拟方法;最后以某复杂地下硐室群为例,采用Ventsim软件对两种释放场景(缓慢释放和剧烈释放)、不同释放位置条件下钚气溶胶的扩散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硐室群核事故应对措施展开了讨论。结果表明:钚气溶胶在硐室群内的扩散行为主要受核泄漏方式、核泄漏位置、钚气溶胶颗粒粒径以及通风系统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硐室群布局、通风风路、防核泄漏措施等,可有效降低核污染扩散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对于地下硐室群核安全设计、核应急处理与核扩散风险管控等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钚气溶胶
扩散行为
地下硐室群
核事故
Ventsi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围岩应力变形及稳定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黄康鑫
袁平顺
+1 位作者
徐富刚
周家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6,共8页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受多条断层和挤压破碎带影响,加之布置于中-高地应力区域,施工过程中硐室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较为明显,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须对整个硐室群施工期的应力变形及稳定进行分析...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受多条断层和挤压破碎带影响,加之布置于中-高地应力区域,施工过程中硐室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较为明显,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须对整个硐室群施工期的应力变形及稳定进行分析。结合相关设计参数和开挖支护实施方案,建立了猴子岩地下厂房硐室群的三维有限差分计算模型,并对其地应力场分布进行了反演,在此基础上对硐室群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硐室开挖临空面的扩大,上下游边墙应力松弛现象较为明显,在断层出露带、机坑隔墙底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逐渐增大,在硐室连接处出现了大变形。设计支护方案实施后可以较好地限制围岩变形,减小塑性区面积,工程实践说明该方案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地下硐室群
数值模拟
应力变形
围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散平滑插值模拟方法在地下硐室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2
4
作者
许国
王长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以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为例,分析了地质体与地下硐室群三维建模和分析中的关键技术-离散平滑插值算法,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岩滩扩建工程的地质构造及其地下硐室群的三维地质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三维可视化表达及三维数值计算...
以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为例,分析了地质体与地下硐室群三维建模和分析中的关键技术-离散平滑插值算法,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岩滩扩建工程的地质构造及其地下硐室群的三维地质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三维可视化表达及三维数值计算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离散平滑插值
岩滩扩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大型地下硐室群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肖益盖
刘允秋
+5 位作者
汪为平
王雨波
夏才初
徐晨
吕志涛
林梓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103,共8页
某大型地下硐室群作为历史文物存续时间一般有数百年甚至千年,其安全等级不同于一般岩体工程,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大型硐室群岩体结构稳定性减弱,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岩体失稳、损坏,因此对其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和加固十分必要。该大型地下...
某大型地下硐室群作为历史文物存续时间一般有数百年甚至千年,其安全等级不同于一般岩体工程,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大型硐室群岩体结构稳定性减弱,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岩体失稳、损坏,因此对其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和加固十分必要。该大型地下硐室群建设工程属于大型地下岩体开挖工程,岩体工程开挖前,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显示,硐室群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通过稳定性经验评价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发现硐室群整体稳定性好。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模拟计算方法对硐室群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与工程地质调查、稳定性经验评价法的判断结果基本吻合,大型硐室群开挖后围岩总体上处于稳定状态。针对硐室内局部有断层破碎带和局部块体存在失稳隐患,提出了以"锚杆与注浆、浇筑混凝土相结合"的锚网喷为主的加固方案,有有效确保了其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节理裂隙
岩体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索风营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安全监测
被引量:
1
6
作者
宋万石
余国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7-41,共5页
介绍索风营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硐室群的施工期安全监测状况,对监测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分析评价了分层开挖施工过程与硐室围岩变形监测成果的影响因素关系,与其他已建工程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
介绍索风营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硐室群的施工期安全监测状况,对监测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分析评价了分层开挖施工过程与硐室围岩变形监测成果的影响因素关系,与其他已建工程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作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发电系统
地下硐室群
安全监测
索风营水电站
贵州省
地下
厂房
硐
室
群
施工期
监测成果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分阶段开挖数值模拟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辉
任光明
车立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根据某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设计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并以地应力实测结果为参照反演分析初始地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硐室群分阶段开挖数值模拟计算,进而分析硐室群开挖过程中分步开挖对围岩应力...
根据某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设计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并以地应力实测结果为参照反演分析初始地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硐室群分阶段开挖数值模拟计算,进而分析硐室群开挖过程中分步开挖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硐室集中开挖影响,最大主应力的高值出现在地下硐室群开挖集中部位,硐室拐角处也易出现应力集中;岩体开挖后围岩卸荷回弹,围岩最小主应力局部呈减小趋势;地下硐室围岩位移的高值与最大主应力高值部位基本重合,主厂房和主变洞开挖跨度大,在边墙中部可能出现较大的位移值,硐室底板围岩同样可能因卸荷回弹而出现较大的位移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开挖
数值模拟
应力
位移
地下
厂房
硐
室
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大型地下硐室不良地质体变形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石广斌
肖清
+2 位作者
魏娟盆
张雯
洪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89,共6页
某地下硐室群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前期地质勘探揭露的地质资料,该硐室区存在大量的不良地质体(PH条带)。通过不同的计算分析方案,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NX,精确模拟了PH条带等大型地质结构面,研究地下硐室开挖过程中PH条...
某地下硐室群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前期地质勘探揭露的地质资料,该硐室区存在大量的不良地质体(PH条带)。通过不同的计算分析方案,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NX,精确模拟了PH条带等大型地质结构面,研究地下硐室开挖过程中PH条带宽度与围岩变形及塑性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硐室群进行加强支护等措施。结果表明:地下硐室群的围岩稳定性与不良地质体的厚度有关,即PH条带宽度越大,对硐室群围岩稳定性影响越大。数值模拟结果较好地体现了不良地质体对围岩稳定性的破坏特征,可为制定大型地下硐室群的开挖设计和支护措施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不良地质体
有限元模拟
围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网络范式下硐室群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江新
杜海文
+3 位作者
袁轩
胡文佳
郑霞忠
孙正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为保障地下硐室群施工人员安全、减少安全事故,针对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风险,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开展预警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收集1 000组训练样本后,设置并调试网络参数,网络训练成功后...
为保障地下硐室群施工人员安全、减少安全事故,针对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风险,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开展预警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收集1 000组训练样本后,设置并调试网络参数,网络训练成功后,用以进行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安全风险预警分析;然后以某地一个在建水电站地下硐室群为例,验证该预警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用该预警方法能够快速获知地下硐室群当前施工安全状态以及风险变化趋势,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施工安全
风险
预警指标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埋地下结构工程环境水水质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建刚
吴继敏
+1 位作者
孙少锐
路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491-495,共5页
分析了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开挖引起环境水水质异常的成因。对工程区进行大范围的环境水pH值检测和代表性渗水部位水样的成分分析后发现,环境水的pH值、SO42-含量和总铁含量特征在一些部位发生了明显改变:水质呈强酸性、SO42-...
分析了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开挖引起环境水水质异常的成因。对工程区进行大范围的环境水pH值检测和代表性渗水部位水样的成分分析后发现,环境水的pH值、SO42-含量和总铁含量特征在一些部位发生了明显改变:水质呈强酸性、SO42-含量和总铁含量高且分布不均匀。结合岩石成分分析和现场黄铁矿矿化点的调查,认为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环境水水质的异常是由地层中不均匀分布的黄铁矿矿化点在开放条件下的氧化造成的,与厂房区锚孔中使用的化学充填材料无关。鉴于当前还没有有效防止强酸性腐蚀的材料,建议加强勘察期间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及早掌握和预测深部结构工程开挖、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可能导致的水质改变,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
厂房
硐
室
群
环境水
PH值
黄铁矿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荷载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闫长斌
徐国元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490272)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3BA612A-10-2)
文摘
运用FLAC3D,系统研究动荷载振幅、频率以及工程因素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并实例分析地下硐室群在爆破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振幅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对动荷载具有放大效应,当振幅等于0.5 m.s-1时,放大系数为1.35,放大系数随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而增大;围岩塑性区面积也随振幅增大而增大。隔板位移量随频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50 Hz的高频动荷载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最不利;隔板最大位移量随硐室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上方硐室跨度的增加而增大,硐室间距越大,上方硐室的跨度越小,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越有利。动荷载作用下地下硐室群围岩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但最大拉应力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地下硐室群围岩不会出现拉裂破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爆破震动作用下地下硐室群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沿硐室群轴线方向,洞口位移量最大,中间部分的位移量最小,这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
关键词
动荷载
竖向排列
地下硐室群
稳定性
数值模拟
FLAC^3D
Keywords
Dynamic load
Vertical arranged underground caverns
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FLAC^3D
分类号
U45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地下硐室群核事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研究
2
作者
朱勇
周辉
赵海洋
李彦恒
杨凡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605104、2019YFC0605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41941018)。
文摘
涉核地下硐室群核事故产生的钚气溶胶威胁核设施的长期运营安全,现有关于封闭空间内的钚气溶胶扩散行为研究主要涉及简单硐室,而未涉及复杂地下硐室群,复杂地下硐室群核事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首先对核事故钚气溶胶源项进行分析,讨论了钚气溶胶颗粒产生的方式和粒径分布特征,给出了硐室内钚气溶胶初始浓度的估算方法;然后通过分析钚气溶胶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给出了适合于描述钚气溶胶颗粒在硐室内传输的本构模型,建立了地下硐室群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模拟方法;最后以某复杂地下硐室群为例,采用Ventsim软件对两种释放场景(缓慢释放和剧烈释放)、不同释放位置条件下钚气溶胶的扩散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硐室群核事故应对措施展开了讨论。结果表明:钚气溶胶在硐室群内的扩散行为主要受核泄漏方式、核泄漏位置、钚气溶胶颗粒粒径以及通风系统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硐室群布局、通风风路、防核泄漏措施等,可有效降低核污染扩散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对于地下硐室群核安全设计、核应急处理与核扩散风险管控等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钚气溶胶
扩散行为
地下硐室群
核事故
Ventsim软件
Keywords
plutonium aerosol
diffusion behavior
underground chamber group
nuclear accident
Ventsim software
分类号
X928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围岩应力变形及稳定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黄康鑫
袁平顺
徐富刚
周家文
机构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6,共8页
基金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资助重大项目(JIZX-3)
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基金资助项目(2013SCUO4A07)
文摘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受多条断层和挤压破碎带影响,加之布置于中-高地应力区域,施工过程中硐室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较为明显,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须对整个硐室群施工期的应力变形及稳定进行分析。结合相关设计参数和开挖支护实施方案,建立了猴子岩地下厂房硐室群的三维有限差分计算模型,并对其地应力场分布进行了反演,在此基础上对硐室群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硐室开挖临空面的扩大,上下游边墙应力松弛现象较为明显,在断层出露带、机坑隔墙底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逐渐增大,在硐室连接处出现了大变形。设计支护方案实施后可以较好地限制围岩变形,减小塑性区面积,工程实践说明该方案较为合理。
关键词
水电站
地下硐室群
数值模拟
应力变形
围岩稳定
Keywords
hydropower station
underground openings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ess deformation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V73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散平滑插值模拟方法在地下硐室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2
4
作者
许国
王长海
机构
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南宁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南宁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21,共6页
文摘
以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为例,分析了地质体与地下硐室群三维建模和分析中的关键技术-离散平滑插值算法,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岩滩扩建工程的地质构造及其地下硐室群的三维地质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三维可视化表达及三维数值计算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离散平滑插值
岩滩扩建
Keywords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Discrete smooth interpolation,DSI,Extended project
分类号
U453.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大型地下硐室群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肖益盖
刘允秋
汪为平
王雨波
夏才初
徐晨
吕志涛
林梓梁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103,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600803)。
文摘
某大型地下硐室群作为历史文物存续时间一般有数百年甚至千年,其安全等级不同于一般岩体工程,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大型硐室群岩体结构稳定性减弱,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岩体失稳、损坏,因此对其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和加固十分必要。该大型地下硐室群建设工程属于大型地下岩体开挖工程,岩体工程开挖前,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显示,硐室群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通过稳定性经验评价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发现硐室群整体稳定性好。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模拟计算方法对硐室群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与工程地质调查、稳定性经验评价法的判断结果基本吻合,大型硐室群开挖后围岩总体上处于稳定状态。针对硐室内局部有断层破碎带和局部块体存在失稳隐患,提出了以"锚杆与注浆、浇筑混凝土相结合"的锚网喷为主的加固方案,有有效确保了其安全稳定。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节理裂隙
岩体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注浆加固
Keywords
underground chamber group
joint fissure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 mass
numerical simulation
grouting reinforcement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索风营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安全监测
被引量:
1
6
作者
宋万石
余国宏
机构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7-41,共5页
文摘
介绍索风营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硐室群的施工期安全监测状况,对监测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分析评价了分层开挖施工过程与硐室围岩变形监测成果的影响因素关系,与其他已建工程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作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
引水发电系统
地下硐室群
安全监测
索风营水电站
贵州省
地下
厂房
硐
室
群
施工期
监测成果
围岩稳定性
Keywords
water divers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nderground chambers and tunnels
safety monitoring
Suofengying Hydropower Station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TV731.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74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分阶段开挖数值模拟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辉
任光明
车立国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2229)
文摘
根据某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和开挖设计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并以地应力实测结果为参照反演分析初始地应力场,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硐室群分阶段开挖数值模拟计算,进而分析硐室群开挖过程中分步开挖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硐室集中开挖影响,最大主应力的高值出现在地下硐室群开挖集中部位,硐室拐角处也易出现应力集中;岩体开挖后围岩卸荷回弹,围岩最小主应力局部呈减小趋势;地下硐室围岩位移的高值与最大主应力高值部位基本重合,主厂房和主变洞开挖跨度大,在边墙中部可能出现较大的位移值,硐室底板围岩同样可能因卸荷回弹而出现较大的位移值。
关键词
分阶段开挖
数值模拟
应力
位移
地下
厂房
硐
室
群
Keywords
excavation proc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field of stress
strain field
underground powerhouse
分类号
TV731.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大型地下硐室不良地质体变形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石广斌
肖清
魏娟盆
张雯
洪勇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
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8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编号:51904220)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编号:21JK0719)。
文摘
某地下硐室群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前期地质勘探揭露的地质资料,该硐室区存在大量的不良地质体(PH条带)。通过不同的计算分析方案,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NX,精确模拟了PH条带等大型地质结构面,研究地下硐室开挖过程中PH条带宽度与围岩变形及塑性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硐室群进行加强支护等措施。结果表明:地下硐室群的围岩稳定性与不良地质体的厚度有关,即PH条带宽度越大,对硐室群围岩稳定性影响越大。数值模拟结果较好地体现了不良地质体对围岩稳定性的破坏特征,可为制定大型地下硐室群的开挖设计和支护措施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不良地质体
有限元模拟
围岩稳定
Keywords
underground chamber group
bad geological bodie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t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分类号
TD26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网络范式下硐室群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江新
杜海文
袁轩
胡文佳
郑霞忠
孙正熙
机构
三峡大学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广东省水文局茂名水文分局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基金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CKWV2016382/K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379110)
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开放基金资助(2016KSD20)
文摘
为保障地下硐室群施工人员安全、减少安全事故,针对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风险,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开展预警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收集1 000组训练样本后,设置并调试网络参数,网络训练成功后,用以进行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安全风险预警分析;然后以某地一个在建水电站地下硐室群为例,验证该预警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用该预警方法能够快速获知地下硐室群当前施工安全状态以及风险变化趋势,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
地下硐室群
施工安全
风险
预警指标
BP神经网络
Keywords
underground cavern group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early warning indicator
BP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X948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埋地下结构工程环境水水质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建刚
吴继敏
孙少锐
路遥
机构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491-49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0809024)资助
文摘
分析了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开挖引起环境水水质异常的成因。对工程区进行大范围的环境水pH值检测和代表性渗水部位水样的成分分析后发现,环境水的pH值、SO42-含量和总铁含量特征在一些部位发生了明显改变:水质呈强酸性、SO42-含量和总铁含量高且分布不均匀。结合岩石成分分析和现场黄铁矿矿化点的调查,认为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环境水水质的异常是由地层中不均匀分布的黄铁矿矿化点在开放条件下的氧化造成的,与厂房区锚孔中使用的化学充填材料无关。鉴于当前还没有有效防止强酸性腐蚀的材料,建议加强勘察期间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及早掌握和预测深部结构工程开挖、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可能导致的水质改变,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
厂房
硐
室
群
环境水
PH值
黄铁矿氧化
Keywords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underground powerhouse group
environmental water
pH value
pyrite oxidation
分类号
TV74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荷载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影响分析
闫长斌
徐国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杂地下硐室群核事故钚气溶胶扩散行为研究
朱勇
周辉
赵海洋
李彦恒
杨凡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型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围岩应力变形及稳定分析
黄康鑫
袁平顺
徐富刚
周家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离散平滑插值模拟方法在地下硐室群工程中的应用
许国
王长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某大型地下硐室群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
肖益盖
刘允秋
汪为平
王雨波
夏才初
徐晨
吕志涛
林梓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索风营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安全监测
宋万石
余国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某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分阶段开挖数值模拟
黄辉
任光明
车立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某大型地下硐室不良地质体变形及控制措施研究
石广斌
肖清
魏娟盆
张雯
洪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神经网络范式下硐室群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
江新
杜海文
袁轩
胡文佳
郑霞忠
孙正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深埋地下结构工程环境水水质异常成因分析
刘建刚
吴继敏
孙少锐
路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