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致地下水环流对黄河口外海含氮量的影响
1
作者 孔俊 刘建 +1 位作者 宋志尧 王万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4,共3页
近年来,渤海水质营养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黄河口外海水质逐渐从高磷低氮向低磷高氮转变,特别是黄河口外无潮点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较高。研究表明:由于无潮点海区沿海岸潮差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导致内陆一侧潜水层内地下水超高在空... 近年来,渤海水质营养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黄河口外海水质逐渐从高磷低氮向低磷高氮转变,特别是黄河口外无潮点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较高。研究表明:由于无潮点海区沿海岸潮差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导致内陆一侧潜水层内地下水超高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促使内陆地下水流从高潮差滨海区向低潮差滨海区运动,并促进内陆污染物迁移入海;靠近无潮点的海岸超高最小,成为地下水流的汇合入海处;随着近年来农村氮肥的大量使用,陆源污染有所加重,地下水中氮元素含量远高于地表水,在此类地下环流的长期作用下近岸海水中氮含量有所增高,由此导致局部海域水质逐渐由氮限制向磷限制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地下环流 无潮点 渤海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中气体运动的大尺度特征
2
作者 高晓清 杨丽薇 +3 位作者 郭维栋 郭安宁 郭增建 汤懋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356-361,共6页
地壳内流体的运动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地球排气及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我国239个气象站0~3.2m地温资料,用3种方法计算了地气界面的年平均热通量,发现30°N以南的低纬地区表现为地热的净积累,30°N以北的中高纬地区为... 地壳内流体的运动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地球排气及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我国239个气象站0~3.2m地温资料,用3种方法计算了地气界面的年平均热通量,发现30°N以南的低纬地区表现为地热的净积累,30°N以北的中高纬地区为地热净放散,其量值达到2 W/m2,表明在岩石圈中有热量从低纬输向高纬,形成地气环流。岩石圈裂隙中地下流体(地气)的运行速度要达到10~30cm/s才可完成热量的纬向输送。本文统计了2003—2007年中国大陆地热涡的逐月移动速度,发现以300~600km/月(10~20cm/s)为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通量 纬度变化 地下风速 地气环流 地下三圈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