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流风机与火源距离对地下环形隧道烟气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思成 夏勇 +1 位作者 王伟 赵耀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6-769,共4页
以某地下环形隧道为原型,使用ICEM CFD 14.0建立了一条城市地下环形隧道模型。运用Fluent 14.0模拟研究了不同火源功率时,射流风机组与火源距离对烟气流动的影响。通过对烟气回流长度、水平温度及隧道内部压力分布的分析,得到了射流风... 以某地下环形隧道为原型,使用ICEM CFD 14.0建立了一条城市地下环形隧道模型。运用Fluent 14.0模拟研究了不同火源功率时,射流风机组与火源距离对烟气流动的影响。通过对烟气回流长度、水平温度及隧道内部压力分布的分析,得到了射流风机与火源距离对烟气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环形隧道射流风机组与火源的最佳距离为50m左右。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下环形隧道射流风机组位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防火设计 地下环形隧道 射流风机 烟气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环形隧道集中排烟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73-1376,共4页
通过实体火灾试验对地下环形隧道内烟气控制模式开展试验研究,对其排烟性能进行验证。试验采用柴油油盘火模拟汽车火灾,试验段划分为4个防烟分区,排烟方式为"中间排、两侧补",采集火源上、下游烟气温度及蔓延范围和高度。烟... 通过实体火灾试验对地下环形隧道内烟气控制模式开展试验研究,对其排烟性能进行验证。试验采用柴油油盘火模拟汽车火灾,试验段划分为4个防烟分区,排烟方式为"中间排、两侧补",采集火源上、下游烟气温度及蔓延范围和高度。烟气总蔓延长度为210m,烟气层高度维持在2.8m,人员通行高度内基本不受烟气影响;人员可以迎风疏散,疏散安全水平较高。试验结果验证了排烟方案可以将火灾烟气控制在中间两个防烟分区内,满足判定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环形隧道 集中排烟 烟气控制 实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环形隧道在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朱江 李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9期26-30,14,共5页
伴随着城市重点功能区的高强度开发建设,越来越多地采用在市政道路下设置地下环形隧道,来增加区域道路交通资源,净化地面交通和提升区域的交通品质。结合北京市的地下环形隧道的建设,介绍并研究了城市重点功能区与地下环形隧道的设置方... 伴随着城市重点功能区的高强度开发建设,越来越多地采用在市政道路下设置地下环形隧道,来增加区域道路交通资源,净化地面交通和提升区域的交通品质。结合北京市的地下环形隧道的建设,介绍并研究了城市重点功能区与地下环形隧道的设置方式和设计关键性技术问题,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重点功能区 地下环形隧道 关键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肖新波 何建平 +1 位作者 邢磊 徐婷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9期171-174,185,M0016,共6页
为了分析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出入口的通行效率,基于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的特点,首先从人、车、路、环境,以及车库吸引率等方面建立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影响因素体系,然后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决策与... 为了分析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出入口的通行效率,基于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的特点,首先从人、车、路、环境,以及车库吸引率等方面建立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影响因素体系,然后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DEMATEL)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出入口坡度、出入口车道长度和地下车库吸引率,最易受到影响的是车辆速度和驾驶人的反映判断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地下环形隧道和地下车库的通达性,减小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的交通延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环形隧道 出入口 交通延误 影响因素 DEMAT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度下地下环形受限空间烟气羽流扩散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杰 马金梅 程友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5-1060,共6页
以某典型地下环形隧道为例,结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研究不同坡度、不同火源位置等共同作用下地下环形隧道烟气羽流扩散规律。定量分析3个火灾场景下(火源位于隧道主干隧道、出入口支路隧道、交叉路口隧道),不同坡度(0隧道坡度、3%隧道... 以某典型地下环形隧道为例,结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研究不同坡度、不同火源位置等共同作用下地下环形隧道烟气羽流扩散规律。定量分析3个火灾场景下(火源位于隧道主干隧道、出入口支路隧道、交叉路口隧道),不同坡度(0隧道坡度、3%隧道坡度、5%隧道坡度)隧道内温度、烟气高度、能见度分布情况。研究表明:隧道坡度越大冷空气卷吸越强烈,烟气降温越快,烟气沉降速度越快;隧道坡度导致隧道内温度场出现明显的单向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地下环形隧道 受限空间 火源位置 烟气羽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