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通风方式下地下环形受限空间火羽流卷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杰 马金梅 彭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火灾已成为其安全使用的最大威胁。火羽流卷吸运动机理研究是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防排烟设计的重要基础。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通风方式、火源位置共同耦合作用下地下...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火灾已成为其安全使用的最大威胁。火羽流卷吸运动机理研究是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防排烟设计的重要基础。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通风方式、火源位置共同耦合作用下地下环形受限空间火羽流卷吸特性的机理;定量分析了9个火灾场景,即主干隧道、出入口支路隧道、交叉路口隧道三种火源位置在横向、半横向、纵向不同通风方式下的火羽流在受限空间顶棚的温度、烟羽流高度和火羽流CO浓度的变化规律;最终提出了当火源位置位于主干隧道时,半横向通风方式最佳,火源位于出入口支路隧道时,横向通风方式最佳,火源位于交叉路口隧道时,纵向通风方式最佳;为提升地下环形受限空间整体的消防安全性能,其排烟方式应采取多种排烟方式的组合。本研究可补充现有受限空间火灾动力学理论,为地下受限空间火灾烟气控制、人员疏散以及火灾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 火羽流 卷吸特性 通风方式 边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火源位置对地下环形受限空间火羽流运动规律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杰 张子洋 程友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6-1174,共9页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是一种新型地下公共交通系统,开展其火羽流运动规律研究必要且迫切。不同火源位置会产生长通道、墙角、丁字、十字等不同边壁效应,火羽流卷吸特性截然不同。以某典型地下环形受限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及理...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是一种新型地下公共交通系统,开展其火羽流运动规律研究必要且迫切。不同火源位置会产生长通道、墙角、丁字、十字等不同边壁效应,火羽流卷吸特性截然不同。以某典型地下环形受限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及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火源位于主干隧道、出入口支路隧道、交叉路口隧道、下沉庭院4个火灾场景下的羽流分层形态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火源位置下火羽流卷吸特性截然不同,火源位于主干隧道时火灾危险性最大,羽流速度、浓度、温度等均最高;下沉庭院、出入口支路隧道因其空间开阔排烟方便,火灾危险性相对较低,但在下风向产生了明显烟气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 不同火源位置 火羽流 运动规律 边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风风速下地下环道火羽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杰 王萍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因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具有较大火灾危险,保障其安全运营需要针对其结构特征设计适合防排烟方式,而确定最佳排烟风速是防排烟设计基础.以某典型地下环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地下环道内不同通风风...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因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具有较大火灾危险,保障其安全运营需要针对其结构特征设计适合防排烟方式,而确定最佳排烟风速是防排烟设计基础.以某典型地下环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地下环道内不同通风风速、不同火源位置耦合作用下火羽流蔓延特性,针对不同火源位置在2.5~3.5 m/s风速范围内设置9个典型火灾场景,定量分析了羽流温度场、浓度场、烟气层高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主干隧道羽流特性几乎不受风速影响,支路隧道次之,增加风速对提高交叉口隧道火灾安全性最明显;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建议主干隧道、支路隧道、交叉路口隧道机械通风风速分别设置为2.5 m/s、3.0 m/s、3.5 m/s.研究结果可为环形受限空间火灾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是对地下空间火灾防控理论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 通风风速 火羽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火源功率下地下环道火羽流运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杰 罗笛书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8-1231,共4页
为研究地下环道不同火源功率下火羽流卷吸特性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设置9个典型火灾场景,定量分析火羽流温度场、烟羽流高度变化等卷吸特性。得出结论认为,火源功率对温度场影响最大,对烟气层高度影响较小;火源位于主干隧道... 为研究地下环道不同火源功率下火羽流卷吸特性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设置9个典型火灾场景,定量分析火羽流温度场、烟羽流高度变化等卷吸特性。得出结论认为,火源功率对温度场影响最大,对烟气层高度影响较小;火源位于主干隧道火灾危险性最高,该位置发生火灾时不同火源功率下的温度、烟气层高度均达到人员疏散危险值。研究可补充现有受限空间的火灾动力学理论,为地下受限空间烟气控制、人员疏散及火灾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环形受限空间 火源功率 羽流卷吸特性 火灾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