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辰溪天然地下湖
1
作者 童玉明 姚家良 梁其昆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89-290,共2页
新近,在湖南省辰溪县寺前乡二龙村清朝期间水牯农民起义壮烈牺牲地东南部三四公里海拔506.10m的高山上发现有一形状奇特的天然地下湖.湖面长约900m。宽约数十米至180m,一年四季湖面水位变化不大,水深37-41m。湖水无色透明,生息着1-30cm... 新近,在湖南省辰溪县寺前乡二龙村清朝期间水牯农民起义壮烈牺牲地东南部三四公里海拔506.10m的高山上发现有一形状奇特的天然地下湖.湖面长约900m。宽约数十米至180m,一年四季湖面水位变化不大,水深37-41m。湖水无色透明,生息着1-30cm长的鲤鱼。湖面北段有一天然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湖 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方法在湖泊水量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包为民 胡海英 +1 位作者 瞿思敏 王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9-30,共2页
介绍了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方法,根据青海湖各水体的实测稳定同位素值和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计算的青海湖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地下水入湖水量分别为40.9亿、6.40亿m3,与实测值40.5亿、6.03亿m3相比十分接近,结果表明利用... 介绍了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方法,根据青海湖各水体的实测稳定同位素值和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计算的青海湖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地下水入湖水量分别为40.9亿、6.40亿m3,与实测值40.5亿、6.03亿m3相比十分接近,结果表明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估算湖泊水量各收支项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量 地下水入 稳定同位素 水量平衡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示踪试验时间-浓度曲线分析岩溶管道结构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亚洲 董维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岩溶管道结构特征对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取用、保护及地下工程安全施工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在利用示踪试验曲线分析岩溶管道结构特征时,难以通过曲线叠加、钝锋、不规则上升和下降等形态准确解释多条岩溶管道连接关系、地下湖所处位置和... 岩溶管道结构特征对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取用、保护及地下工程安全施工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在利用示踪试验曲线分析岩溶管道结构特征时,难以通过曲线叠加、钝锋、不规则上升和下降等形态准确解释多条岩溶管道连接关系、地下湖所处位置和地下水状态。运用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推导出岩溶管道流溶质运移模型,根据模型绘制三维溶质运移形态和理论时间-浓度曲线,结合水力学相关知识,对岩溶管道连接关系、地下湖位置及岩溶管道流形态变化对应的时间-浓度曲线进行解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曲线出峰个数对应岩溶管道条数,由于管道径流长度及流速存在差异,双管道并联曲线存在3种模型,分别为2个孤立的单峰、下降曲线存在双峰叠加和2个连续上升的叠加峰;(2)单管道曲线下降梯度个数对应地下湖个数,多管道需结合管道个数和地下湖位置具体分析下降梯度和地下湖个数关系,根据地下湖位置将双管道并联岩溶管道划分4种类型,即地下湖存在于未分支管道、主管道、支管道、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上;(3)曲线形态极速变化标志着管道流发生表流和承压流的相互转化。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地区地下水保护及地下工程安全建设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试验 时间-浓度曲线 岩溶管道 地下湖 管道流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采动地层水系调整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来贵 刘向峰 吕明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3-584,共2页
大面积采动地层会诱发地面环境灾害,文中介绍了采动地层水系调整诱发的水资源流失、塌陷区积水、废旧采场积水、形成地下暗湖和水质污染等灾害;将采动地层视为连续介质和符合达西定律的流体,建立了描述采动地层水系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数... 大面积采动地层会诱发地面环境灾害,文中介绍了采动地层水系调整诱发的水资源流失、塌陷区积水、废旧采场积水、形成地下暗湖和水质污染等灾害;将采动地层视为连续介质和符合达西定律的流体,建立了描述采动地层水系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采动地层 水系调整 水资源 水系流动 塌陷区积水 采场积水 地下 水质污染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