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A-PSO-BP的哈尔滨市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亮 戴长雷 +2 位作者 闻建伟 齐悦 章青松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7-31,90,共6页
浅层地下水具有空间分布广、水质好、可利用性强等优点,但更新速度较慢。为了对浅层地下水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合理的开发,运用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和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耦合,对哈尔滨市浅层地下水位进行预测。通过粒子群算法和... 浅层地下水具有空间分布广、水质好、可利用性强等优点,但更新速度较慢。为了对浅层地下水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合理的开发,运用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和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耦合,对哈尔滨市浅层地下水位进行预测。通过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对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进行优化,以达到预测模型全局最优解和收敛性优化,验证了通过GA-PSO-BP模型计算得出的哈尔滨浅层地下水埋深预测值和真实值误差较小,可以应用于哈尔滨浅层地下水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埋深影响旱作物生长的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柏菊 王发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28,75,共4页
为摸索旱作物在生育期内利用浅层地下水的规律,减少旱作物的灌溉频次和灌溉量,提高农业节水效率,在淮北平原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进行了浅层地下水位埋深影响旱作物生长的试验,对比分析了淮北平原两种典型土壤(砂礓黑土和黄潮土)种植... 为摸索旱作物在生育期内利用浅层地下水的规律,减少旱作物的灌溉频次和灌溉量,提高农业节水效率,在淮北平原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进行了浅层地下水位埋深影响旱作物生长的试验,对比分析了淮北平原两种典型土壤(砂礓黑土和黄潮土)种植小麦和大豆两种旱作物时利用浅层地下水的程度,从而确定这两种土壤在小麦和大豆生长期的地下水适宜埋深。结果表明,旱作物的生长过程与利用浅层潜水位关系复杂,且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存在最佳的地下水位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平原 旱作物 地下水位埋深 作物生长 影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设施菜田硝态氮淋失的季节性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学军 任发春 +2 位作者 赵营 罗健航 陈晓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4-1972,共9页
以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菜田番茄-黄瓜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设施菜田硝态氮淋洗的季节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和施肥管理对硝态氮淋洗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态氮淋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以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菜田番茄-黄瓜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设施菜田硝态氮淋洗的季节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和施肥管理对硝态氮淋洗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态氮淋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夏季休闲期,黄瓜季(秋冬茬)淋洗显著高于番茄季(冬春季),常规施肥周年硝态氮淋洗量平均为185.7 kg·hm-2,优化施肥和调节碳氮比两处理硝态氮淋洗量比常规处理分别降低了10.6%和8.3%。设施菜田硝态氮淋失与浅层地下水位、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季节性变化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位与硝态氮的淋失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浅层地下水位埋深越浅,硝态氮淋失量越大;土壤水分和温度与硝态氮的淋失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土壤表层温度和含水量升高,硝态氮淋失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淋失 地下水位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浪淀水库截渗排水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耀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2003年第5期42-43,共2页
介绍了大浪淀水库截渗排水控制水位的技术措施,分析了控制库外周边地下浅层水位长期处于临界水位以下的良好效 果。其技术措施在乎原水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 大浪淀水库 截渗排水 临界水深 地下浅层水位 截渗效果 盐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平原地区田间尺度产流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钢 王船海 +3 位作者 翟月 陈云飞 张娉楠 茅志兵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定量化评估区域产流的影响因子,构建野外试验基地,对太湖流域2个不同试验区的降雨、蒸散发量、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和地表水动态进行野外监测,通过对不同降雨径流过程的水量平衡分析可得:Dunne产流是太湖流域平原区产生径流的主要机... 为定量化评估区域产流的影响因子,构建野外试验基地,对太湖流域2个不同试验区的降雨、蒸散发量、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和地表水动态进行野外监测,通过对不同降雨径流过程的水量平衡分析可得:Dunne产流是太湖流域平原区产生径流的主要机制,红旗圩试验基地的总降雨量和径流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确定性系数R 2=0.95;土壤蓄水量与初始地下水埋深之间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反映了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水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将地下水初始埋深作为前期土壤水分估算的指标;根据各次降雨过程的水量平衡分析,得到洼地蓄水量范围为4.72~8.03 mm,说明在计算平原区产流过程时不应忽略洼地蓄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前期土壤水分 地下水位 洼地蓄水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