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乔光建 刘东国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共4页
叙述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状况,如地下热水埋藏条件、盖层、热储层、热源、水源等,分析了地下热水资源的形成原因。根据调查资料和计算成果,评价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地面沉降... 叙述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状况,如地下热水埋藏条件、盖层、热储层、热源、水源等,分析了地下热水资源的形成原因。根据调查资料和计算成果,评价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下热水利用后尾水排放引起的热污染,以及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邢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毕节岩溶斜坡地带地下水赋存规律与钻探成井模式 被引量:7
2
作者 潘晓东 曾洁 +3 位作者 任坤 焦友军 彭聪 兰干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结合贵州省毕节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486口钻井资料发现:构造、岩性和地貌是控制钻孔是否成井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寒武系娄山关组(2-3ls)、二叠系茅口组(P2q-m)、三叠系嘉陵江组(T1j)和关岭组(T2g)为主要岩溶找水层位... 结合贵州省毕节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486口钻井资料发现:构造、岩性和地貌是控制钻孔是否成井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寒武系娄山关组(2-3ls)、二叠系茅口组(P2q-m)、三叠系嘉陵江组(T1j)和关岭组(T2g)为主要岩溶找水层位,占成井总数的79.83%,成井率分别为88.1%、41.56%、76.32%、70.94%,平均单井涌水量分别为409.62 m^3/d、165.93 m^3/d、291.2 m^3/d、277.42 m^3/d,相较于厚层纯灰岩,灰岩夹碎屑岩地层和白云岩地层成井率更高,且钻孔平均涌水量更大;区域性断层不再是钻井找水的有利部位,中小型断裂等小构造控制局部富水区成为钻井找水的有利靶区,归纳4种钻探成井模式:中小型断裂控水模式、逆断层上盘富水模式、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带富水模式、白云岩岩溶裂隙富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岩溶斜坡地带 钻井成井模式 毕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泰莱盆地岩溶地下水赋存特征和找水规律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丽莎 潘晓东 +3 位作者 曾洁 任坤 焦友军 兰干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结合泰安市岱岳区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实施27口钻井发现:在鲁中南泰莱盆地西部山区,碳酸盐岩裸露,崎岖不平的峰丛谷地、峰丛洼地地貌导致水力坡度大,地下水沿构造断裂呈线状快速径流,地下水非饱和,无统一水力联系,岩溶地下水分布极不均... 结合泰安市岱岳区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实施27口钻井发现:在鲁中南泰莱盆地西部山区,碳酸盐岩裸露,崎岖不平的峰丛谷地、峰丛洼地地貌导致水力坡度大,地下水沿构造断裂呈线状快速径流,地下水非饱和,无统一水力联系,岩溶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成为钻井取水的难点,寻找有利蓄水构造成为钻井找水关键;在盆地东部和南部靠近河谷的缓丘平原覆盖型岩溶分布区,水文地质单元上处于地下水径流排泄区,岩溶地下水丰富且呈层状、面状分布,水力联系密切,滞流形成饱水带,利于钻井开采地下水资源,但应着重关注火山侵入岩等隔水岩层的展布情况,综合分析岩溶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水位和汇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 泰莱盆地 地下水赋存 钻井取水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的应用——以蒙城县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笑 王发信 +1 位作者 戚王月 周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系统,针对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浅层地下水埋深模型,对地下水埋深进行模拟和预测。使用RMSE、MAPE和NSE三种评价指标,将所得结果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模型...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系统,针对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浅层地下水埋深模型,对地下水埋深进行模拟和预测。使用RMSE、MAPE和NSE三种评价指标,将所得结果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对比。以蒙城县1974—1999年前期降雨量、前期地下水埋深和利辛县前期地下水埋深作为输入层,以当月地下水埋深作为输出层,将蒙城县2000—2010年地下水埋深作为检验样本,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RMSE分别为0.22和0.34、MAPE分别为7.6%和9.21%、NSE分别为0.89和0.85,泛化性能良好,有效规避了过拟合现象,且拟合和预测的精度较高。该模型可为地下水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浅层地下水埋深的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地下水埋深 预测 蒙城县 人工智能算法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地下水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