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熵技术对地下水观测网的层次分类——以河北平原地下水观测网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植华 陈刚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6,共6页
针对目前地下水观测网存在的层次不清问题 ,提出了基于信息熵技术的新的分类方法。列举了观测网层次混乱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提出地下水观测网具有层次性 ,而且这种层次性必须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层次性对应 ;认为地下水... 针对目前地下水观测网存在的层次不清问题 ,提出了基于信息熵技术的新的分类方法。列举了观测网层次混乱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提出地下水观测网具有层次性 ,而且这种层次性必须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层次性对应 ;认为地下水观测网就是一种信号通讯网 ,水位信号具有可传递性、差异性以及衰减性等特征 ,可以运用信息熵理论中的互信息概念定量刻画观测孔之间的信息联系 ,并以这种信息联系程度作为观测孔层次分类的主要依据 ;以河北平原地下水观测网为例 ,研究了区域尺度和局部尺度观测网的分类 ,结果表明信息熵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观测网 地下水流动系统 信息熵 水位信号 河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观测网的若干问题与基于信息熵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植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5-142,共8页
观测站点分布的任意性、随意性和层次不清以及观测数据的冗余性等是中国地下水观测网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观测网提供可靠和有效数据信息的能力。文章以河北平原地下水观测网为例 ,分析了观测网几个问题的表现和原因 ,并对国... 观测站点分布的任意性、随意性和层次不清以及观测数据的冗余性等是中国地下水观测网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观测网提供可靠和有效数据信息的能力。文章以河北平原地下水观测网为例 ,分析了观测网几个问题的表现和原因 ,并对国内外观测网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技术方法的现状和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主要介绍了基于信息熵原理研究观测网优化设计的方法 ,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解决观测孔层次分类、信息冗余以及空间优化布局的技术思想。笔者认为 ,信息熵方法是一种能够评价地下水观测网信息 (而不是数据 )收集能力和优化观测网布局的很具发展潜力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观测网 信息熵 信息传递 信息冗余 观测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信息熵方法对地下水观测网的层次分类——以河北平原地下水观测网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植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地下水观测网存在的层次不清问题 ,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理论新的分类方法。文章列举了观测网层次问题的表现 ,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提出地下水观测网的层次性应该对应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层次性。认为地下水观测网就是一种...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地下水观测网存在的层次不清问题 ,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理论新的分类方法。文章列举了观测网层次问题的表现 ,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提出地下水观测网的层次性应该对应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层次性。认为地下水观测网就是一种信号通讯网 ,水位信号具有可传递性、差异性以及衰减性等特征 ,可以运用信息熵理论中的互信息概念 ,定量刻画观测孔之间的信息联系 ,并以这种信息联系程度作为观测孔层次分类的主要依据。作者以河北平原地下水观测网为实例 ,研究了区域尺度和局部尺度观测网的分类 ,结果表明信息熵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信号 地下水观测网 地下水流动系统 信息熵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水网及其地震地下水前兆监测能力的讨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万明 车用太 +2 位作者 刘成龙 鱼金子 何案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7-643,共17页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库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是中国第2个专门用于水库区地震前兆监测与研究为目的的企业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网的布设、观测网的技术构成、观测井与观测含水层的基本特征及试运行的...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库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是中国第2个专门用于水库区地震前兆监测与研究为目的的企业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网的布设、观测网的技术构成、观测井与观测含水层的基本特征及试运行的基本结果,从观测井-含水层特征及观测到的水位与水温多月、月、日动态特征,评估了其地震前兆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观测网 金沙江下游水库区 地震前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东平原之地下水经理
5
作者 金绍兴 秦启文 +1 位作者 范致豪 郑立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9-15,共7页
屏东平原为台湾地区屏东县的精华 ,也是台湾南部地区最重要的地下水库。其范围北起阿里山脉末端 ,东至中央山脉潮州断层 ,南以台湾海峡为界 ,西达领口丘陵 ,南北长约 50 km ,东西宽约2 0 km,面积计 1130 km2。该区域内主要河川计有高屏... 屏东平原为台湾地区屏东县的精华 ,也是台湾南部地区最重要的地下水库。其范围北起阿里山脉末端 ,东至中央山脉潮州断层 ,南以台湾海峡为界 ,西达领口丘陵 ,南北长约 50 km ,东西宽约2 0 km,面积计 1130 km2。该区域内主要河川计有高屏溪、东港溪及林边溪等三条河川 ,联合其他次要河川 ,纵横交流 ,形成一连串的冲积扇群 ,成为地下水补给良好之地下含水层。近年来 ,由于该地区各项开发迅速 ,用水遽增 ,特别是大量使用地下水之农业和养殖业。为因应目前及未来之用水需求 ,除了目前正兴建的南化水库加高工程外 ,水资源局依照台湾南部地区水资源综合发展计划 ,拟开发美浓和玛家水库 ,以及于高平溪设立 5座拦河堰。此种种水利建构措施 ,均朝屏东地区之地下水合理经营及永续发展为首要考量。此外 ,地下水观测网于屏东地区业已建构完毕 ,其中包含 51站水文地质调查站 ,12 7口地下水监测井 ,2 3口抽水试验井 ,9口地层下陷监测井。随着屏东地区地下水观测网建立完成后 ,日后针对地下水利用及营运管理 ,将着重于资料的整合与分析 ,期能建立最佳的地下水营运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观测网 地下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