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D-AR模型的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预测
1
作者 刘中培 齐明坤 +2 位作者 韩宇平 曹润祥 冷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8,共10页
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地下水需求程度变得愈来愈强,导致开采区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影响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为探明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特征,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24个观测井64年的实测数据,通过Arc... 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地下水需求程度变得愈来愈强,导致开采区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影响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为探明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特征,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24个观测井64年的实测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对整个灌区地下水漏斗的形成、演变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自回归(Autoregression,AR)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2022-2030年夏庄漏斗的中心水位和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整个灌区地下水漏斗中心最先出现在董庄,逐渐过渡形成以夏庄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在不断下降,面积不断增加.2022-2030年夏庄漏斗中心水位下降约1.5 m,面积增加约8.5 km^(2).以2025年为分界点,2025年前后漏斗中心水位和面积变化速度不同.2022-2025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约为0.08 m/a,漏斗面积增加速度约为1.4 km^(2)/a,2025-2030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约为0.25 m/a,漏斗面积增加速度约为0.85 km^(2)/a.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对黄河下游地下水漏斗演变的深层次理解,可为漏斗的治理修复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地下水漏斗演变 模型预测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