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源热泵温室利用系统回灌模拟试验
1
作者 程希 王琪 曹文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6-168,173,共4页
设计了一沙箱模拟地下水无压自流回灌试验,测得抽、灌井周围测试点的水头值和水均衡状态时的抽灌水流量,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及MODFLOW数值模拟,为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前期可行性分析提供了科学的模拟试验方法,也为地下水源热泵温室利用系... 设计了一沙箱模拟地下水无压自流回灌试验,测得抽、灌井周围测试点的水头值和水均衡状态时的抽灌水流量,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及MODFLOW数值模拟,为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前期可行性分析提供了科学的模拟试验方法,也为地下水源热泵温室利用系统回灌技术的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温室利用系统 回灌模拟试验 水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平衡模型的温室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供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教料 胥芳 +2 位作者 张立彬 杨将新 艾青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7-231,共5页
为降低长江三角洲温室冬季供暖能耗,提出一种采用温室运行热负荷预测技术进行开放式温室地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surface water-source heathump system,SWSHPS)的供暖设计方法。结合温室的工程运行实际和各种环境因素,建立了温室热平衡... 为降低长江三角洲温室冬季供暖能耗,提出一种采用温室运行热负荷预测技术进行开放式温室地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surface water-source heathump system,SWSHPS)的供暖设计方法。结合温室的工程运行实际和各种环境因素,建立了温室热平衡预测模型。并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进行了8种温室环境条件下的能量数值模拟,计算了温室不同覆盖材料和保温幕状态的能耗,当室外空气温度为0℃时,纳米掺锑二氧化锡涂膜玻璃温室比普通浮法玻璃温室可减少能耗23%,夜间开启保温幕比收拢可减少能耗22%。最后进行了温室冬季供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垂直分布较均匀,能够满足设计要求,1月份系统平均制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值为2.3。基于热平衡预测模型设计的温室地表水水源热泵供暖系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系统 模型 平衡 地表水源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技术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傅允准 林豹 张旭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50-252,267,共4页
目的在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中,热泵机组大部分时间都在部分负荷运行,而深井泵不能随着热泵机组负荷变化而进行调节,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结果造成了深井泵的电费及水费的大量增加.为了能够减少深井泵的耗电量和供水量,节省运行费用.方... 目的在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中,热泵机组大部分时间都在部分负荷运行,而深井泵不能随着热泵机组负荷变化而进行调节,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结果造成了深井泵的电费及水费的大量增加.为了能够减少深井泵的耗电量和供水量,节省运行费用.方法笔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的方法,确定了某高校办公楼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深井泵变频范围和变频后整个冬季供暖期的耗电量和供水量,研究了深井泵变频调速供水节能效果和经济性.结果研究表明,深井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后,整个冬季供暖期节省井水量404369m3,耗电量105247 9kw·h.节约运行费用16 8万元.结论得出了在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中,深井泵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技术,可明显地节省运行费用,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系统 变频技术 空调系统 应用 运行费用 变频调速供水 变频调速技术 地下水源 机组 深井 满负荷运行 耗电量 负荷变化 实验测量 节能效果 供水技术 经济效益 供水量 供暖期 办公楼 经济性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水热运移数值模拟优化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井布局 被引量:4
4
作者 靳孟贵 汤庆佳 栗现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35,共8页
合理布局抽水井和回灌井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利用HST3D软件建立水热运移数值模型,优化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布局,预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后对含水层的水热影响。结果表明:... 合理布局抽水井和回灌井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利用HST3D软件建立水热运移数值模型,优化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布局,预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后对含水层的水热影响。结果表明:介质比热容及渗透率分别对含水层温度及水位影响显著,是较敏感的参数。方案3(3个回灌井垂直天然流向分布且位于抽水井下游)为最佳布井方式。抽灌量900,1 200,1 500及2 000m3/d所对应的合理布井间距分别为50,65,70及75m。相应布井方案的水源热泵系统运行20a,对含水层温度场的影响仅限于200m×200m的范围,抽水井温度变化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系统 运移 数值模拟 抽灌井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砂淤层阻塞试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军 夏明 张程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9-1734,共6页
提出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阻塞机理研究开发的砂层阻塞模拟试验系统。该观测系统采取透射式观测方案,可以实时、直接地观测砂层渗流的变化和阻塞物的空间时间变化;系统采用双向水流驱动,可以模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回灌和回扬的渗流条件;... 提出针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阻塞机理研究开发的砂层阻塞模拟试验系统。该观测系统采取透射式观测方案,可以实时、直接地观测砂层渗流的变化和阻塞物的空间时间变化;系统采用双向水流驱动,可以模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回灌和回扬的渗流条件;本试验系统可以同时模拟地下水砂层中颗粒、气泡和微生物运移并阻塞孔隙水流的过程以及其耦合作用,可为进一步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如采用水回灌、环境安全评估等提供必须的实验基础。最后通过对砂砾和玻璃珠颗粒作对比性试验,从试验结果得出试验系统在研究砂层淤堵机理上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 砂层阻塞 砂淤层 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水勘院正定基地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热平衡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于丹丹 骆祖江 +2 位作者 王琰 张德忠 方连育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490,共6页
为了准确模拟预测河北水勘院正定基地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的地下水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避免未来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出现的冷热贯通现象与冷热堆积问题,通过总结分析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与模拟研究现状,针对浅层地温能... 为了准确模拟预测河北水勘院正定基地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的地下水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避免未来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出现的冷热贯通现象与冷热堆积问题,通过总结分析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与模拟研究现状,针对浅层地温能开发与地下水环境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渗流与热量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并结合未来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工况,预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未来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热平衡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示范工程按设计方案运行,抽、灌井之间存在热贯通现象及冷堆积问题;提出了当浅层地温能开发存在冷堆积时,在不改变冷热负荷和抽灌井间距时,可采用运行一周期后互换抽水井与回灌井的方案,以有效缓解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热贯通现象与冷堆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系统 渗流场 平衡 贯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工厂太阳能-海水源热泵系统水体调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妮娜 田兴旺 张殿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7-374,共8页
该文在对比传统水体温度提升技术的基础上,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海水源热泵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太阳能-海水源热泵水体调温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冬季养殖水体温度,其中废热回收子系统中废热回收利用效率最高可达78%... 该文在对比传统水体温度提升技术的基础上,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海水源热泵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太阳能-海水源热泵水体调温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冬季养殖水体温度,其中废热回收子系统中废热回收利用效率最高可达78%,该部分对提升海水温度的贡献率最大,为53%;海水源热泵子系统对养殖海水温升贡献率其次,为43%;太阳能辅助升温子系统对养殖海水温升贡献率最小,为4%。另外,太阳能-海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益显著,与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和空气源热泵等传统养殖用水温度提升技术相比,太阳能-海水源热泵在冬季可分别节省53%、77%、80%、90%、65%的运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利用 温度调节 太阳能 水源 节能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5-227,共3页
详细介绍了水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对水量、水温、水质的要求,分析了国内外温室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外研究在机组的动态特性、部分负荷情况下的能耗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今后温室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 详细介绍了水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对水量、水温、水质的要求,分析了国内外温室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外研究在机组的动态特性、部分负荷情况下的能耗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今后温室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系统运行动态特性;研究不同温室,以及同类温室不同结构特征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研究基于植物生理特性的温室地热空调系统负荷、能耗;研究移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模型,针对不同环境参数、不同温室结构特征,实现年能耗最小的最优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水源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压采目标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井群调控方案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海岭 周雨泽 +2 位作者 曹亚新 韩宇平 窦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5-173,共9页
以安阳市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均衡法预测压采量上升后安阳市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并构建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的井群抽回灌地下水水-热耦合模型,将不同井群布局方案对地下水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进行量化,同时采用优... 以安阳市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均衡法预测压采量上升后安阳市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并构建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的井群抽回灌地下水水-热耦合模型,将不同井群布局方案对地下水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进行量化,同时采用优化理论建立井群调控模型对井群布局方案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压采量为3000万m3时,地下水位将上升5.7m,此时抽水井相间的直线布局方案的综合效益最大;当压采量上升至5000万m3时,地下水位将上升8.4m,此时抽水井异侧的矩形布局方案的综合效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系统 抽回灌井群 地下水数值模型 井群调控模型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室预测模型的水源热泵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军 陈教料 陈晓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7-210,共4页
介绍了水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技术在温室大棚温度调节中的应用,并根据机理法建立的温室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把温室温度调节到最适宜植物生长。同时,详细阐述了温室预测模型及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法... 介绍了水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技术在温室大棚温度调节中的应用,并根据机理法建立的温室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把温室温度调节到最适宜植物生长。同时,详细阐述了温室预测模型及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法。经试验温室中调试使用,系统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控制精度达到农业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 温室模型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回灌中大肠杆菌阻塞迁移沉积特性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军 汪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419,共5页
以地下水源热泵回灌过程中大肠杆菌堵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发的砂层颗粒迁移-沉积试验系统观察大肠杆菌在多孔介质孔隙孔道内的运移、沉积。以3种不同长度的试验箱体开展大肠杆菌在多孔介质里的运移沉积规律,通过试验得出:1)石英... 以地下水源热泵回灌过程中大肠杆菌堵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发的砂层颗粒迁移-沉积试验系统观察大肠杆菌在多孔介质孔隙孔道内的运移、沉积。以3种不同长度的试验箱体开展大肠杆菌在多孔介质里的运移沉积规律,通过试验得出:1)石英石颗粒内部的内摩擦力有利于大肠杆菌的沉积,流动速度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微生物堵塞起到关键作用:2)3种(60、80、100 cm)不同长度的试验箱体在流速作用下以100和80 cm为对象,其沉积率提高了57.1%;以80和60 cm为对比对象,其沉积率提高了27.3%;3)大肠杆菌的恢复率与流体速度也成正相关作用,其堵塞原理类似沉积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 大肠杆菌 多孔介质 沉积特性 迁移沉积 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首钢杏山铁矿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令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以及杏山铁矿的地理环境、地质水源条件和应用水源热泵的可行性。概述了杏山铁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构成;分析了自动控制和系统的经济效益。根据杏山铁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以及杏山铁矿的地理环境、地质水源条件和应用水源热泵的可行性。概述了杏山铁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构成;分析了自动控制和系统的经济效益。根据杏山铁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节能分析,总结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 极端温度 自动控制系统 PLC 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潜在性危害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杰 骆祖江 +1 位作者 徐明钻 张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4-1215,共12页
沿海地区地下水化学条件复杂,为查明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GWHP)的危害,对危害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地区潜水和第Ⅰ承压水的水化学分析,确定主要离子来源以及成因作用,重点分析了Mg^(2+)、Ca^(2+)、Fe^(2+)的危害性... 沿海地区地下水化学条件复杂,为查明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GWHP)的危害,对危害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地区潜水和第Ⅰ承压水的水化学分析,确定主要离子来源以及成因作用,重点分析了Mg^(2+)、Ca^(2+)、Fe^(2+)的危害性,最终利用水文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计算饱和指数Is,分析了地下水越流混合作用、地下水回灌叠加对地下水源热泵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盐城地区地下水TDS(溶解性总固体)质量浓度高,硬度高,Na^(+)、Mg^(2+)、Ca^(2+)、Fe^(2+)、HCO_(3)^(-)、Cl^(-)是主要质量浓度异常的离子;潜水ρ(TDS)为180.42~4 497.00 mg/L,ρ(Na^(+))、ρ(Mg^(2+))、ρ(Ca^(2+))分别为278.16、72.91、72.74 mg/L,ρ(HCO_(3)^(-))、ρ(Cl-)分别为487.33、298.76 mg/L;第Ⅰ承压水ρ(TDS)为508.50~17 182.00 mg/L,ρ(Na^(+))、ρ(Ca^(2+))、ρ(Fe^(2+))分别为1 595.06、564.57、4.50 mg/L,ρ(Cl-)为4 560.06 mg/L。地下水运移过程受到溶滤作用、古海水入侵作用等多种水岩反应的影响。地下水源热泵长期运行主要会呈现Fe(OH)_(3)结垢、CaCO_(3)与CaMg(CO_(3))_(2)沉淀结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水化学条件 地下水源系统 地下水结垢 地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工厂水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惠娴 任亦可 +3 位作者 孟祥真 陈慧子 欧阳三川 周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57-163,共7页
植物工厂供热系统中,采用传统能源存在一次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的问题。地下水源热泵节能环保,如果结合蓄能技术可进一步降低运行能耗。该文以上海崇明自然光植物工厂为例,对水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供能系统进行节能运行特性研究。结... 植物工厂供热系统中,采用传统能源存在一次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的问题。地下水源热泵节能环保,如果结合蓄能技术可进一步降低运行能耗。该文以上海崇明自然光植物工厂为例,对水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供能系统进行节能运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供能系统在冬季运行时,采用基于分时电价政策的间歇运行模式,即在电价低谷时,热泵机组边供热边蓄热;在电价高峰期,充分利用蓄热水箱供热。典型周内供能系统按照间歇模式运行可以维持室内温度17~26℃之间,系统稳定运行时,热泵机组制热功率与耗电功率的比值(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稳定在4.2左右。其中计算典型日水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比不蓄能系统节省30.34%的费用,供能系统COP为3.17,进一步说明系统较为高效平稳。系统冬季运行一次能源利用系数0.99,相对于冷水机组与燃煤锅炉配套系统,节能率达到81.05%。计算不同能源冬季加热成本,燃煤、燃气和燃油方式分别是该系统运行成本的1.25、2.93和5.08倍。实践表明,水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式供热系统不仅能够移峰填谷,降低运行费用,而且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热能,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自然光植物工厂 地下水源 水蓄能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利用地下水储能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连威 王林 +1 位作者 马爱华 陈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6,34,共8页
为了探究梯级利用地下水储能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基于[火用]分析理论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新型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系统部件[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地下水源... 为了探究梯级利用地下水储能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基于[火用]分析理论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新型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系统部件[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比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更加显著,前者总[火用]效率比后者总效率提高了38.99%,且前者损失比后者[火用]损失降低了36.38%。当蒸发温度增加10℃时,新型系统效率提高14.80%,[火用]损失降低18.88%;当冷凝温度降低10℃时,新型系统[火用]效率提高15.16%,[火用]损失降低19.73%。所有部件中空气加热器的[火用]损失最大,是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的重要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 空调系统 梯级利用 储能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小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18期57-58,共2页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水低温热能资源,采用热泵技术进行供热制冷的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节能、节资的特点。分析了张掖市水源热泵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源热泵系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地下水源系统 对策 建议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及其设计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曲云霞 张林华 +1 位作者 方肇洪 李安桂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14,共4页
文章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的优点,并提出了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流量的设计方法及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地下水源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规划区水源热泵系统应用适宜性分区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立才 王金生 +1 位作者 张霓 郭敏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7,共3页
鉴于北京市水源热泵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地下水水资源因不能完全回灌造成浪费及运行效率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针对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地下水的抽灌模式,根据北京规划市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为... 鉴于北京市水源热泵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地下水水资源因不能完全回灌造成浪费及运行效率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针对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地下水的抽灌模式,根据北京规划市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为水源热泵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系统 地下 抽灌模式 水文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浩宇 姜萍萍 +2 位作者 许光明 牛云鹏 于振华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1期197-198,202,共3页
水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型空调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以水利科学研究院在永吉县岔路河镇的水稻育秧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对水源热泵系统在东北地区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源热泵系统适用于东北地区,换热稳... 水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型空调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以水利科学研究院在永吉县岔路河镇的水稻育秧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对水源热泵系统在东北地区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源热泵系统适用于东北地区,换热稳定,且能在较短时期内收回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水源 地面供系统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群优化布置 被引量:5
20
作者 文韬 崔先泽 范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1,38,共10页
为提高地下水源热泵效率,避免在回灌与抽水过程中发生热贯通,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井群的合理布置形式。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地下水源热泵抽灌系统的三维模型,模拟抽灌井在对齐型、交错型和叉排型3种不同布置形式以及不同... 为提高地下水源热泵效率,避免在回灌与抽水过程中发生热贯通,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井群的合理布置形式。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地下水源热泵抽灌系统的三维模型,模拟抽灌井在对齐型、交错型和叉排型3种不同布置形式以及不同井距下抽水井水温变化情况,根据热贯通发生的程度,选取井群布置的最优形式。结果表明:无论井距如何变化,中心井温度变化始终最大且最明显,即所受热贯通影响最大;在相同的布置形式下,抽灌井之间距离越大,抽水井水温变化幅度越小,发生热贯通的程度越轻;在系统运行期间抽灌井采用对齐型布置方式时,热贯通发生时间最晚且影响最小,且井距取100 m时在2种工况下4号井水温变化均为0.03 K,5号井分别升高0.07 K和降低0.06 K,6号井则分别升高0.02 K和降低0.03 K,故采用100 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 抽灌系统 贯通 优化布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