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涉煤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分级预测
1
作者 周来 刘延卓 +4 位作者 亓增刚 王磊 孟磊 冯启言 戎艳青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涉煤产业集聚区污染源数量大且分布集中,容易诱发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保护该类地区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某涉煤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采用DRASTIC与PLEIK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孔隙水含水层与岩溶水含水层脆弱性... 涉煤产业集聚区污染源数量大且分布集中,容易诱发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保护该类地区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某涉煤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采用DRASTIC与PLEIK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孔隙水含水层与岩溶水含水层脆弱性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PLEIK模型中各指标权重,并综合污染源荷载与地下水脆弱性来表征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同时结合研究区地下水采样点水质等级,利用随机森林(RF)分类算法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预测方法,与叠置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污染源荷载较高,高污染源荷载区占比约为26.73%,这与涉煤产业污染源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有关,在量化污染源荷载时,多个污染源叠加效应明显;(2)研究区地下水综合脆弱性以中等级为主,中等脆弱性区占比约为82.59%,孔隙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与东南部山前平原地带,岩溶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汾河以北岩溶裸露区;(3)基于叠置指数法所计算出的研究区地下水低、中、高污染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55%、59.67%、36.77%,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等级的一致率为75%;(4)使用RF预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以低风险为主,其分级结果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的一致率为97.7%,较叠置指数法计算出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了约22.7%。评价结果以期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管控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脆弱性评价 污染源荷载评价 分级预测 涉煤产业集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回补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化研究
2
作者 张学航 何宝南 +6 位作者 何江涛 马硕 刘菲 杨珊珊 史芫芫 何炜 杨白驹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536,共14页
生态补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对于地下水安全回补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关于地下水污染风险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有关生态回补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化研究还鲜有涉及。为此,本文以永定河回补区为研究对象,从回补前后(2002... 生态补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对于地下水安全回补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关于地下水污染风险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有关生态回补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化研究还鲜有涉及。为此,本文以永定河回补区为研究对象,从回补前后(2002—2022年)工业污染源格局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入手,构建耦合污染荷载输入-包气带阻滞-含水层输移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体系,探讨污染荷载格局变化和水位波动双驱动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变规律,为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工业污染源整体数量和荷载在2002—2022年呈下降趋势,以首钢工业园为代表的冶炼加工业的关停搬迁是主要原因,至2022年,高、中等风险荷载区域分别下降至0和14%。相比之下,地下水脆弱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014年之前超采导致了水位持续下降,之后压采和生态回补使得水位快速回升,水位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污染综合风险呈先下降后升高的演变规律,以2014年为转折点。2014年之前的历史时期主要受地表污染荷载和水位波动的综合影响,冶炼加工业锐减导致污染荷载降低,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脆弱性减小,因此综合风险持续下降。随着2014年末大幅度压采和2019年外源水生态回补,水位快速回升导致地下水脆弱性增大,而地表污染荷载格局无明显变化,因此综合风险反而升高,该阶段水位波动成为主控因素,中等风险及以上企业主要分布于河东-丰台地区,占比从2014年的3%上升至2022年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污染荷载 水位波动 生态补水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3
作者 苑文双 李志华 +1 位作者 陈亮 刘玉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625,共9页
为了合理管控济南市地下水资源,有效防治地下水污染,在对济南市孔隙水及岩溶水含水层进行脆弱性评价基础上,结合污染源荷载评价及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综合评价济南地区孔隙水及岩溶水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济南地区地下水整体处于低风险水... 为了合理管控济南市地下水资源,有效防治地下水污染,在对济南市孔隙水及岩溶水含水层进行脆弱性评价基础上,结合污染源荷载评价及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综合评价济南地区孔隙水及岩溶水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济南地区地下水整体处于低风险水平,孔隙水污染风险高、中、低区域面积分别为1 098、 1 453、 3 029 km^(2),分别占孔隙水分布总面积的19.68%、 26.04%、 54.28%,孔隙水污染风险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以及北部县(区);岩溶水污染风险高、中、低区域面积分别为179、 1 033、 2 890 km^(2),分别占岩溶水分布总面积的4.37%、 25.18%、 70.45%,岩溶水污染风险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偏南地区。这些区域应优先加强污染管控,严格控制污水排放,禁止地表废物堆积,以防区域地下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含水层脆弱性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 地下水功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徐蓓艺 王策 +1 位作者 周光扬 周鹏鹏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71,共17页
【背景】全球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地下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问题,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成为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基础。【进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立。基于“源-路径-受体”的评... 【背景】全球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地下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问题,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成为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基础。【进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立。基于“源-路径-受体”的评价体系,归纳污染源荷载风险评价、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污染危害评价3个部分的不同研究方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已从最初的单一维度定性评估,发展为注重污染机理和后果的定量过程模型,并融合水文地球物理、地质随机方法和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以增强模型可靠性。当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污染源叠加效应解析不足、复合污染物在复杂含水系统中的动态迁移机制不清、受体风险评价不全面、模型不确定性较大等。不同污染物在多变地质环境下的迁移机制与过程研究,是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针对矿区多源污染、复杂地质条件及半人工化生态系统,对矿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精细化过程评价,是矿山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要基础。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多源数据融合的全周期污染水文地质监测、复杂含水系统中污染物在自然与人为影响下的迁移动态及风险响应、跨学科的风险评价与决策等。上述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与预测的精度,实现地下水科学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源-路径-受体 污染源荷载风险 地下水脆弱性 地下水功能价值 污染物反常迁移 矿山地下水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光伟 董玉龙 +6 位作者 顾莎 毕雯雯 姚英强 程佳豪 姚天 支传顺 胡晓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58,共5页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环境评估与污染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分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现状,利用地下水价值、改进后的DRASTC模型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与地下水污染源分级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体系,完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环境评估与污染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分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现状,利用地下水价值、改进后的DRASTC模型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与地下水污染源分级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体系,完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并生成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结果表明,鲁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整体等级为中等水平;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等级为中等面积比例最大,为34.02%;等级为高等面积比例极小,仅占3.63%;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分区可为相关部门后续结合数值模拟验证有效易污率和拟议防治手段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平原 地下水污染风险 污染源分级 易污性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us-1D软件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6
作者 李玮 何江涛 +2 位作者 刘丽雅 高鹏 纪亚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9-648,共10页
以北京市东南郊再生水灌区为研究区域,应用Hydrus-1D软件构建水流、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再生水连续灌溉入渗过程中水流在包气带中的运动,并以再生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萘、菲为研究对象,模拟其随灌溉水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衰减反应过... 以北京市东南郊再生水灌区为研究区域,应用Hydrus-1D软件构建水流、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再生水连续灌溉入渗过程中水流在包气带中的运动,并以再生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萘、菲为研究对象,模拟其随灌溉水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衰减反应过程,结合MapGIS6.7,将Hydrus-1D的点模拟结果应用于大面积、区域性的污染评价,通过与研究区地下水萘、菲的背景值进行对比,分级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经过50年连续灌溉后,再生水灌区整体地下水萘、菲污染风险较低,萘的污染风险高于菲,灌区内高污染风险区域主要位于凤港减河、红旗干渠与凤官沟交汇处以及东风干渠、永乐河与通大边沟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HYDRUS-1D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孙才志 陈相涛 +1 位作者 陈雪姣 郑德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61,共10页
鉴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下水污染防控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在综合国内外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首先,对地... 鉴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下水污染防控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在综合国内外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首先,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进行回顾,并就其属性特征与评价历程进行概述。其次,重点介绍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具体评价方法。最后,分析了当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需要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理论体系、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地下水污染风险区划以及风险决策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指数叠加法 过程模拟法 不确定性分析 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快速评估与决策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玉兰 程莉蓉 +1 位作者 丁爱中 姜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9-1224,共6页
根据环境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结合事故污染场地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非水相液体(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由3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第1阶段为事故与场地调查,采用场地调查的方法获取事故与污染物信息及场地水文... 根据环境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结合事故污染场地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非水相液体(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由3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第1阶段为事故与场地调查,采用场地调查的方法获取事故与污染物信息及场地水文地质参数;第2阶段为计算和评价,以NAPL泄露污染场地为例,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判断事故对地下水影响的紧迫程度,以及对下游敏感点的影响;第3阶段为分析与决策,综合分析前两阶段的结果,制定场地应急控制措施.通过案例应用展示了该方法在事故污染场地地下水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模型 环境应急管理 NAPL泄露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庆 陈忠荣 +2 位作者 张伟红 林健 赵勇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5,共4页
地下水污染是由含水层本身的脆弱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负荷造成的。污染物的荷载可以控制或改变,但是含水层的敏感性是本质的、天然的特性。污染风险不仅取决于相对稳定、不宜改变的含水层天然特征,还取决于主观的污染活动。因此,从... 地下水污染是由含水层本身的脆弱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负荷造成的。污染物的荷载可以控制或改变,但是含水层的敏感性是本质的、天然的特性。污染风险不仅取决于相对稳定、不宜改变的含水层天然特征,还取决于主观的污染活动。因此,从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地下水污染源荷载以及地下水社会效益3个方面评价了典型水源地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天然防污性能 污染源荷载 地下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凡 孙继朝 +1 位作者 张英 黄冠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的城市供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当今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使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其评价成果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了地下水污染风险的...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的城市供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当今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使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其评价成果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了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以及评价体系建立的具体步骤和内容等。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主要组成内容——固有脆弱性评价、外界胁迫脆弱性评价、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进行了着重阐述,分别按照其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对评价验证方法进行了概述。从模型的适用性、资料的全面性、成果的时效性、要素的合理性等角度总结了当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需深入研究的方向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指标体系 固有脆弱性 胁迫脆弱性 地下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一 李璐 +1 位作者 赵丽 赵康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4,98,共6页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能够为制定和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综合考虑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危害性、水资源禀赋等因素,建立了基于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地下水功能价值的地下水污...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能够为制定和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综合考虑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危害性、水资源禀赋等因素,建立了基于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地下水功能价值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将其应用于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高、较高、中、较低、低风险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5%、12.70%、21.10%、22.30%、43.25%。同时,对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的风险防控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地下水脆弱性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 地下水功能价值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农业活动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明遥 苏小四 林广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4-59,共6页
下辽河平原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省内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伴随着农业发展,农业污染也较为严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评价,对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下辽河平原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省内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伴随着农业发展,农业污染也较为严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评价,对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综合考虑了含水层本质脆弱性、农业活动和地下水价值三方面因素,重点突出地下水功能价值的重要性,对下辽河平原农业活动对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利用GIS软件做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图,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辽河平原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农业活动 熵权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ASTIC法与矩阵法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志鹏 陈南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199-200,205,共3页
将DRASTIC法与矩阵法相结合,从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地下水污染源荷载以及地下水的价值3个方面,评价了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
关键词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 地下水污染风险 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环境下HDPE膜老化特性及其对周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向锐 雷国元 +5 位作者 徐亚 周荃 刘玉强 董路 刘景财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8-986,共9页
为研究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下防渗系统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膜)材料老化规律及其对渗滤液产生、渗漏和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HDPE膜缺陷现场检测及室内老化性能测试,获取了HDPE膜初始缺陷特征参数(漏洞密度)和缺陷演化特征参数(老化... 为研究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下防渗系统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膜)材料老化规律及其对渗滤液产生、渗漏和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HDPE膜缺陷现场检测及室内老化性能测试,获取了HDPE膜初始缺陷特征参数(漏洞密度)和缺陷演化特征参数(老化起始时间和半衰期),并以上述参数作为输入,综合运用HELP模型(填埋场水文过程评估模型)与Landsim模型(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模拟模型)对HDPE膜老化条件下的渗滤液产生、渗漏和地下水污染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现场条件下HDPE膜在第2年开始老化,第8年达到半衰期.②HDPE膜老化导致漏洞数量和渗透系数增加,进而导致渗滤液渗漏量增加,地下水污染风险逐渐增加.短期(0~5 a)内,地下水超标概率为0,污染风险较小;中期(5~10 a)内,距离填埋场200 m内污染超标概率污染≥80%,污染风险较大,但400 m外的污染概率为0,污染风险较小;就长期(>10 a)而言,距离填埋场1000 m处,污染超标概率达100%,地下水污染风险极大.填埋场现场条件下,防渗材料劣化及老化过程较实验室条件更为迅速,导致渗滤液长期渗漏、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因此建议加强填埋场设计和运行中HDPE膜抗老化研究,保障危险废物填埋场长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长期性能 土工膜老化 地下水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和替代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常振波 卢文喜 +2 位作者 辛欣 顾文龙 崔尚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3,共7页
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借助随机模型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中随机变量利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确定,使地下水风险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并借助一个假想例子来说明评价过程.结果表明,模拟输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对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积... 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借助随机模型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中随机变量利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确定,使地下水风险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并借助一个假想例子来说明评价过程.结果表明,模拟输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对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积分可以得到污染风险,井1、井2和井3的污染风险分别为0%、78.52%和100%;根据整个模拟区的污染风险分布图可以划分出具有不同污染风险程度的子区域,藉此能够定量评价模拟区不同子区域的污染风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灵敏度分析 蒙特卡洛 替代模型 概率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探究——以地苏地下河系流域为例 被引量:18
16
作者 崔亚丰 何江涛 +2 位作者 王曼丽 赵阅坤 王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2-383,共12页
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岩溶地下水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构建了适合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该方法基于欧洲模式,实现... 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岩溶地下水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构建了适合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该方法基于欧洲模式,实现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污染负荷评价则考虑污染物在覆盖层中的衰减过程,利用折减系数实现污染负荷量化;最后,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耦合防污性能与污染负荷评价,实现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文章以地苏地下河系流域为例,开展岩溶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区域整体地下水污染风险偏低,地下水中等及以上污染风险区域面积424.4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03%,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地苏乡、东庙乡、六也乡局部等人类活动频繁与地苏地下河干流中下游段。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不仅显示了岩性、坡度、岩溶网络发育等自然条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势平缓,岩溶发育程度强烈,加之人类活动频繁是导致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防污性能 污染负荷 折减系数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地苏地下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置指数法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思茜 廖镭 张涵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69,共8页
传统地下水风险评价DRASTIC模型常用于评价地下水含水层固有特性,体现了含水层自身对外界污染源的抵抗能力,但对环境污染源和地下水价值等相关要素考虑不足,使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基于迭置指数法,结合地下水固有脆弱性7项评价... 传统地下水风险评价DRASTIC模型常用于评价地下水含水层固有特性,体现了含水层自身对外界污染源的抵抗能力,但对环境污染源和地下水价值等相关要素考虑不足,使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基于迭置指数法,结合地下水固有脆弱性7项评价指标和污染负荷危害性5项评价指标,对传统DRASTIC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综合指数计算模型,优化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我国西南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为实例,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获取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12项评价指标和其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布情况,以了解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现状。结果表明:构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可行,研究区内山区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概率较小,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综合指数均小于4,河流附近与山谷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综合指数增加,在简易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综合指数增至5.1。采用该评价模型能较全面地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现状和抗污性能,可为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迭置指数法 空间分析 简易垃圾填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评价
18
作者 张晟瑀 申文超 苏小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3-956,共14页
针对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主观性强的问题,以河北省保定地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与硝酸盐浓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优化得到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 针对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主观性强的问题,以河北省保定地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与硝酸盐浓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优化得到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保定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当决策树数量为130、决策树分裂所需的最小样本数为82、决策树最大深度为2时,取得最优权重;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介质类型、地下水净补给量和耕地面积比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5.00、4.20、4.14和3.40;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实测地下水硝酸盐质量浓度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显著提高,预测准确度提升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随机森林 权重优化 污染风险防控 浅层地下水 河北保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分析的某地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定量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莉 史浙明 +5 位作者 张宗文 丁贞玉 韩琳琳 解子轩 程天威 张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形成了大量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这类填埋场缺少防渗装置,产出的渗滤液对填埋场及其附近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潜在污染风险。科学地评估此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对分类管理和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形成了大量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这类填埋场缺少防渗装置,产出的渗滤液对填埋场及其附近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潜在污染风险。科学地评估此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对分类管理和治理垃圾填埋场以及科学地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DRASTIC模型、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进行生态环境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以某地区14个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考虑填埋场现状、填埋场的危险性、包气带的抗污能力、含水层脆弱性4个方面,依次对已选取的填埋场大小、实际填埋量、包气带黏性土层厚度等21个指标进行评价分级。结果显示,2号填埋场风险得分最低,为4.13分,5号填埋场风险得分最高,为7.95分,将填埋场评价得分进行分类后得到,3个垃圾填埋场风险指数为低风险,6个垃圾填埋场风险指数为中风险,5个垃圾填埋场风险指数为高风险。上述成果与前期专家打分评估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具有参考意义,本研究成果对重点污染源风险的定量评价及科学管控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 渗滤液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7
20
作者 张丽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9,共7页
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与区划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了各国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研究工作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最后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地下水污染风险 地下水保护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地下水污染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