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汾奇 张伟红 +5 位作者 董军 祝凯 马偲尧 王林 胡伟 李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09-4718,共10页
如何科学地为焦化地下水污染场地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构建了“我国焦化场地污染修复数据库”,提出了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流程,并从技术可应用性、社会和环境、修复费用及修复时长4个维度构... 如何科学地为焦化地下水污染场地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构建了“我国焦化场地污染修复数据库”,提出了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流程,并从技术可应用性、社会和环境、修复费用及修复时长4个维度构建了修复技术筛选体系,基于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修复技术筛选体系指标权重,并应用蒙特卡洛算法模拟了场地信息,减少了场地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某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筛选,结果表明,抽取-处理技术在四个维度的得分排名均在前两名且总分排名第一(21.6680),推荐采用抽取-处理技术进行修复,与实际场地应用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污染场地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研究——以某废弃化工厂污染场地为例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玮 王明玉 +2 位作者 韩占涛 张敏 刘丽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对于有效修复受污染地下水体、节约修复工程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化工厂遗址早期排污渗坑为目标污染源,在结合水文地质勘查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 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对于有效修复受污染地下水体、节约修复工程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化工厂遗址早期排污渗坑为目标污染源,在结合水文地质勘查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场地受污染地下水修复目标污染物,根据污染物迁移性、降解性、人体健康风险等指标及抽出处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渗透反应格栅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特点,使用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进行修复技术筛选。结果显示,该场地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1,4-二氯苯等有机污染物,其中1,2-二氯乙烷在呼吸吸入条件下的最大致癌风险达9.54×10-7。化学清除、监测自然衰减等四项技术适用于该场地地下水1,2-二氯乙烷修复,化学清除法综合排序分值最高,而在成本优先控制条件下,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更为适宜。研究对于我国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及修复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地 地下水污染 修复技术 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在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慧娣 杨昱 +5 位作者 徐祥健 邓圣 夏甫 韩旭 肖瀚 姜永海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1,共7页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染物去除性能)设置不同情景,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拟合推导出污染物去除率r与抽出-注入量Q、含水层渗透系数K、污染物去除效率η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指导该技术在实际场地应用时的关键参数设置。以山东某石化污染场地为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修复2 a后耦合修复技术和单一修复技术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2%~80.1%和12.9%~14.7%,表明耦合修复技术在渗透性较差、水力梯度较小的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污染场地 污染地下水修复 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 修复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慧娣 李海明 +3 位作者 肖瀚 李梦娣 张翠霞 苏思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0-1885,共6页
基于国内外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概述了各项修复技术组合的优缺点和适用情景,总结了修复技术组合目前存在的修复机理不明确、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协同性不足和实际污染场地中试示范研究成果较少等问... 基于国内外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概述了各项修复技术组合的优缺点和适用情景,总结了修复技术组合目前存在的修复机理不明确、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协同性不足和实际污染场地中试示范研究成果较少等问题,并展望了修复技术组合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低成本高效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场地 土壤和地下水 污染修复 单一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治理污染地下水的工程化应用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邬润泽 徐斌 +2 位作者 徐申 张蔚 张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5,415,共7页
近年来中国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国内的地下水修复技术总体较为落后,物耗、能耗较高,且缺乏长效治理手段。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易造成生态安全风险等优点,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土著微... 近年来中国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国内的地下水修复技术总体较为落后,物耗、能耗较高,且缺乏长效治理手段。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易造成生态安全风险等优点,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土著微生物法修复地下水在中国的工程应用中较少。综述了土著微生物修复地下水的总体工艺,介绍了土壤及地下水中土著微生物的性质及培养模式,对比选取注射井和直推式两种注入技术,以及国内外应用土著微生物修复地下水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土著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工程化应用中的瓶颈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著微生物 地下水污染 原位修复 注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及化工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分析及其防控体系研究
6
作者 杜怡景 姜玉 +2 位作者 袁英 苏婧 檀文炳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2,共5页
详细论述了污染源识别方法、企业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选取、污染物监测与分析,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对比与分析,建立从识别污染源,选取企业优控污染物,企业场地风险评估分级到分级治理措施的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旨在为在产企业提... 详细论述了污染源识别方法、企业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选取、污染物监测与分析,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对比与分析,建立从识别污染源,选取企业优控污染物,企业场地风险评估分级到分级治理措施的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旨在为在产企业提供科学的地下水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与防控措施,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工业 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识别 风险评估 修复技术 防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筛选 被引量:57
7
作者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6-1433,共8页
国际上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已有成功的修复实例。我国虽然起步晚,但非常重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并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已经逐渐进入... 国际上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已有成功的修复实例。我国虽然起步晚,但非常重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并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已经逐渐进入示范性研究阶段。面对地下水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的不同方法,以及众多的污染修复技术,如何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如何在各种各样的修复技术中筛选合适的技术或技术组合,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发达国家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策略,结合在地下水污染场地研究方面的经验,对一些主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考虑污染物特征、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筛选过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风险管理 原位修复 异位修复 自然衰减 修复技术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傍河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 被引量:9
8
作者 靳超 左锐 +3 位作者 王金生 张宏凯 滕彦国 翟远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9-697,共9页
针对目前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法众多,有着不同适用性和优缺点的情况,对不同的污染场地类型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筛选机制.本文引入IOC(importance order of the criteria)筛选法,以地下水修复技术的修复成本、修复时长、技术有效性、... 针对目前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法众多,有着不同适用性和优缺点的情况,对不同的污染场地类型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筛选机制.本文引入IOC(importance order of the criteria)筛选法,以地下水修复技术的修复成本、修复时长、技术有效性、技术可靠性、工人保护及人群保护为筛选指标,以吉林市某废弃工厂为研究区,在结合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场地地下水的修复目标污染物,根据场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目标污染物特性,结合抽出处理、曝气技术、渗透反应墙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特点,筛选出合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结果显示,场地地下水中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超过单项污染物的可接受致癌风险限值,确定为修复目标污染物.经过IOC排序法分析确定,在有效性优先条件下,抽出-生物反应器法是理想的修复技术;在经济优先的条件下,地下水曝气技术适用于该场地的修复技术;综合有效性和经济优先2种条件,组合技术抽出-生物反应器法结合地下水曝气技术适宜于该场地的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傍河 地下水 污染修复技术 技术筛选 IOC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思颖 韩绮 +1 位作者 张立秋 封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4-1840,共7页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淡水资源保护与水体污染缓解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比近年来中国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地下水污染加剧的成因。总结了常用的地下水污染监测识别与治理修复全过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监测井、环境地...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淡水资源保护与水体污染缓解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比近年来中国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地下水污染加剧的成因。总结了常用的地下水污染监测识别与治理修复全过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监测井、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示踪剂方法、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和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及相关行动案例。提出要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精确刻画污染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利用污染场地大数据与数值模拟模型明确地下水污染物时空演变规律,推进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研究进展 污染加剧成因 监测识别 治理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鄂佳楠 周睿 +1 位作者 郑龙日 陈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9-503,509,共6页
在工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遗留污染场地,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并加重水资源短缺,而现阶段缺乏易操作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方法。为筛选有效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蒙特卡罗法(MC)的污染... 在工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遗留污染场地,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并加重水资源短缺,而现阶段缺乏易操作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方法。为筛选有效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蒙特卡罗法(MC)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方法。该方法利用AHP构建指标体系,结合MC进行抽样,避免了定性描述和单一数值评价带来的不确定性。将该方法用于某铬渣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筛选,发现化学氧化/还原是最适宜的修复技术,筛选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修复技术 筛选 蒙特卡罗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监控自然衰减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1
作者 李元杰 王森杰 +2 位作者 张敏 何泽 张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5-1193,共9页
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场地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相应的管理和修复技术体系仍然滞后.监控自然衰减(MNA)作为一种基于污染风险管控的场地修复和长期监测方法,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中较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实现修复... 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场地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相应的管理和修复技术体系仍然滞后.监控自然衰减(MNA)作为一种基于污染风险管控的场地修复和长期监测方法,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中较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实现修复的成本效益最大化.近几年来MNA在美国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比例约占30%左右,场地修复的平均成本为数十万美元.本文介绍了MNA方法的来源和发展,总结了MNA的国内外研究应用进展和相关的核心技术手段,与典型修复方法的成本进行了比较,以期为MNA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土壤 地下水 监控自然衰减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综合评价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文静 董维红 +1 位作者 苏小四 柳富田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结合当前国内外地下水修复研究现状,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三种典型技术(抽出处理技术、监测天然衰减技术、原位修复技术)进行概要介绍,分别论述各种修复技术的修复机理、修复对象及其技术特点,并就基于以上修复技术的工程投资、运行成... 结合当前国内外地下水修复研究现状,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三种典型技术(抽出处理技术、监测天然衰减技术、原位修复技术)进行概要介绍,分别论述各种修复技术的修复机理、修复对象及其技术特点,并就基于以上修复技术的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及治理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评价,为开展实施地下水污染修复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最后展望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修复 抽出处理技术 监测天然衰减技术 原位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廉新颖 杨昱 +4 位作者 席北斗 贾永锋 夏甫 马志飞 姜永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3-1750,共8页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大量高效的修复技术以提高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效果.然而,现有的专家评估体系难以客观、科学地反映技术的真实性能,也很难促进其推广应用,因此亟需加快ETV(environmental technol...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大量高效的修复技术以提高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效果.然而,现有的专家评估体系难以客观、科学地反映技术的真实性能,也很难促进其推广应用,因此亟需加快ETV(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环境技术验证评价)研究,创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体系.基于此,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副产物情况、固体废物、废水、废气、噪音、自动化水平、故障情况、适用场地类型、基建费用、药剂投加量、能源消耗和资源回收利用共13个指标组成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专家咨询意见,制定了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基于聚类分析方法,以25个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进行评价结果分级.按照由优到差的级别,分类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综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个等级,由此构成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方法.为了验证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对某项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显示,所构建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方法可客观有效地评价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并能够提供改进技术性能的进一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验证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主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周长松 邹胜章 +3 位作者 朱丹尼 卢丽 樊连杰 林永生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2期221-227,共7页
土壤和地下水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对维护生态协调、人体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污染修复概念及污染修复技术发展阶段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的... 土壤和地下水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对维护生态协调、人体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污染修复概念及污染修复技术发展阶段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主要技术及相应规范、标准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论述,以期为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与环境保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玲 徐文彬 甘树福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80,共5页
综述可渗透反应墙(PRB)的技术关键、零价铁修复的原理和PRB的最新进展和实例应用,介绍PRB技术处理地下水的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可渗透反应墙 地下水污染 修复技术 零价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和技术应用展望 被引量:38
16
作者 费宇红 刘雅慈 +2 位作者 李亚松 包锡麟 张鹏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0-434,共15页
【研究目的】:中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和修复日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对污染场地进行科学修复。【研究方法】: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的基础上,对中国地下水污染修复现场实施的技术... 【研究目的】:中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和修复日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对污染场地进行科学修复。【研究方法】: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的基础上,对中国地下水污染修复现场实施的技术方法进行总结。【研究结果】: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认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制约,污染物受地下水流速、流向和渗透系数的非均一性影响,使修复后的场地出现拖尾和反弹;污染物与含水层岩性制约,污染物与低渗透性岩土的附和解吸,常生成二次污染;场地详细调查和评价需求,修复工程的设计需由场地详细调查进行指导,场地地下水质量评价、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污染程度评价为修复工程开展和完成提供科学依据。【结论】:中国地下水污染修复面临着方法与技术方法相协调的机遇和挑战,地下水污染修复需以含水层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修复方法 修复技术 场地 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优选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士宽 王月 +4 位作者 安达 张伯强 周炼 赖健 涂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结合国内外地下水污染场地的修复经验,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地下水脆弱性、污染物特征等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修复技术优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MCDA)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优选排序,构建垃圾填埋场... 结合国内外地下水污染场地的修复经验,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地下水脆弱性、污染物特征等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修复技术优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MCDA)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优选排序,构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模型;并以湖北省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备选的5种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渗透反应格栅、多相抽提技术、抽出-处理技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中,抽出-处理技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较为理想。综合考虑该污染场地条件、地下水污染治理要求及附近受体分布情况,得到最佳修复方案为:高污染风险区域采用抽出-处理技术和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组合;低污染风险区域采用监测自然衰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污染 修复技术 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吕晓立 孙继朝 +3 位作者 刘景涛 刘俊建 张英 崔海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567-5571,共5页
石油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和地下水。进入地下水的石油烃污染物以苯系物为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从国内外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现状、石油烃污染地下水模式以及修复控制技术等方面,对该领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石油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和地下水。进入地下水的石油烃污染物以苯系物为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从国内外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现状、石油烃污染地下水模式以及修复控制技术等方面,对该领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石油烃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钙缓释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蒲生彦 侯国庆 +1 位作者 吕雪 李博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22,共7页
过氧化钙因具有可控的O2和H2O2释放能力、热稳定性、反应产物无污染而逐渐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中,在多环芳烃、石油烃、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工业场地修复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大量文献调研,较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过氧化钙释放... 过氧化钙因具有可控的O2和H2O2释放能力、热稳定性、反应产物无污染而逐渐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中,在多环芳烃、石油烃、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工业场地修复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大量文献调研,较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过氧化钙释放氧气和自由基的机制、影响因素,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其他材料包封过氧化钙的控制释放技术,以及合成过氧化钙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过氧化钙缓释技术在工业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钙 地下水污染 缓释技术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滕彦国 胡竞丹 +1 位作者 郑富新 豆俊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6-901,共16页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最新进展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评述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基本理论、实际案例和未来发展前景。当前铀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原位治理与修复技术以实验室研究为主...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最新进展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评述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基本理论、实际案例和未来发展前景。当前铀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原位治理与修复技术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缺乏对实际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工程实践,如何结合实际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特征开发绿色、高效、低碳的治理与修复技术,是未来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区 地下水污染 治理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