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梅罗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修正探讨与实践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斌 曾兆荷 +1 位作者 董璐 岳林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1,共9页
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在评价过程中未考虑权重,过分强调污染因子中的最大值,从而导致评价结果脱离实际。同时,针对火山岩下伏复式含水层系统的研究,海南省琼北地区比例尺多集中在1꞉200000-1꞉100000之间,中大比例尺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空白... 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在评价过程中未考虑权重,过分强调污染因子中的最大值,从而导致评价结果脱离实际。同时,针对火山岩下伏复式含水层系统的研究,海南省琼北地区比例尺多集中在1꞉200000-1꞉100000之间,中大比例尺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空白。以1꞉50000白莲市幅第2承压含水层(组)(海口组一段)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研究为基础,对8个点位地下水样品进行采集并分析其水质污染特征和污染成因;运用修正前、后4种内梅罗指数法,选取Fe、As、Hg、Cd、Pb等5个重金属污染因子,对其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修正后的3种内梅罗指数法弥补了传统内梅罗指数法的不足。水质主要受Fe的影响最大,占权重的85%;其次是Cd和Pb,占10%;As和Hg影响最小,占5%。该方法充分考虑污染因子最大值的权重和评分均值,可以对最大污染因子数值进行修正,弥补过于突出最大值,而忽略浓度较小因子贡献值的缺陷,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研究区第2承压水水质整体较好,局部有Fe、As等因子超标,但呈零星点状分布;研究区处于集中补给区,玄武岩出露地表,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差,若污染源量大,且有持续性,必将引发区域性地下水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大比例尺 重金属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别差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郇环 廉新颖 +2 位作者 杨昱 贾永锋 姜永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2-410,共9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普适法(简称"普适法") 3种方法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建立级别差方法,定量筛选最适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普适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普适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级别差小于0的比例占比分别为34.62%、19.24%和46.16%,大于0的占比分别为19.23%、23.07%和26.92%,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普适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②模糊综合评价法最适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该方法评价得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为优良(Ⅰ类)、良好(Ⅱ类)、较好(Ⅲ类)、较差(Ⅳ类)和极差(Ⅴ类) 5类(参照GB/T 14848—2018《地下水质量标准》),以良好和较好水质为主,造成地下水水质较差的组分主要为CODMn、总硬度、硝酸盐和汞.研究显示,级别差法可作为定量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能够为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 普适法 级别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鉴 束龙仓 +3 位作者 张琛 李娴 季叶飞 马超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2,共3页
针对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对水质评价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将熵值理论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数据自身的效用值确定权重系数,实现权重随指标影响程度的动态变化,以实例分析并与综合指数法、模... 针对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对水质评价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将熵值理论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数据自身的效用值确定权重系数,实现权重随指标影响程度的动态变化,以实例分析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客观、可靠,可适用于水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综合指数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影响程度 综合指数模型 模糊数学法 指标对 实例分析 权重系数 评价结果 模型评价 动态变化 信息熵 效用值 数据 熵值 理论 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典型农产区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与污染源识别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涛 陈海洋 +2 位作者 滕彦国 李娇 陈瑞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在辨识传统灰色关联度法的权重计算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超标赋权法和熵权法组合权重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将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度法应用到东北典型农产区——拉林河流域,对该流域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正定因子分解法(... 在辨识传统灰色关联度法的权重计算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超标赋权法和熵权法组合权重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将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度法应用到东北典型农产区——拉林河流域,对该流域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正定因子分解法(PMF)识别了影响拉林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1)与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传统灰色关联度法等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水质状况;2)拉林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超标严重,Ⅴ类占66.7%,仅有33.3%的水质监测点符合饮用标准,超标因子主要为铁、锰、氨氮、硝酸盐等;3)PMF识别结果表明农业源和自然源是影响拉林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来源,其中自然源贡献占比约61.5%,受水文地质及农药化肥施用影响的农业混合源占比约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正定因子分解 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的物元可拓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洮南市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继娟 梁秀娟 +2 位作者 肖长来 张楠 肖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5,共4页
灰色聚类分析法和物元可拓法都是进行水质评价时常用的方法。以吉林省洮南市为例,在灰色聚类法计算权重的基础上,运用物元可拓法对研究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基于灰色聚类的物元可拓法模型具有较好... 灰色聚类分析法和物元可拓法都是进行水质评价时常用的方法。以吉林省洮南市为例,在灰色聚类法计算权重的基础上,运用物元可拓法对研究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基于灰色聚类的物元可拓法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水环境质量状况更为一致,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开采规划具有指导意义,为以后的水质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南市 灰色聚类 物元可拓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SIS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皓翔 梁川 侯小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保护水环境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为了克服使用TOPSIS模型评价水质时常受到多指标决策的局限性,对原模型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采用以主观赋权(AHP法)与客观赋权(熵权法)相结合确定组合权重;二是采用K...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保护水环境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为了克服使用TOPSIS模型评价水质时常受到多指标决策的局限性,对原模型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采用以主观赋权(AHP法)与客观赋权(熵权法)相结合确定组合权重;二是采用Kullback-Leibler距离代替传统方法中的欧式距离计算贴近度。利用改进后的TOPSIS模型,分别对邯郸市、焦作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别与参考文献对比基本一致,表明改进后的TOPSIS模型,计算方法基本合理可行,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改进TOPSIS 组合权重 Kullback-Leibler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婷 肖长来 +1 位作者 王雅男 肖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28,33,共4页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是灰色聚类分析法中划分对象类别的一种新方法,是对灰色的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进一步改进,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结果。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黑龙江省庆安县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经过研究表明,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是灰色聚类分析法中划分对象类别的一种新方法,是对灰色的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进一步改进,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结果。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黑龙江省庆安县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经过研究表明,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评估评价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也更加接近,这也为今后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点 三角白化权函数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及实例应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张晓叶 张永祥 +2 位作者 任仲宇 王慧峰 段智隆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地下水水质情况,分别介绍了F值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以2013年北京市某地区地下水枯水期6例水样为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F值法使用便捷,结果直观,应用广泛,但会造成一定的不连续性,缺失Ⅲ... 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地下水水质情况,分别介绍了F值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以2013年北京市某地区地下水枯水期6例水样为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F值法使用便捷,结果直观,应用广泛,但会造成一定的不连续性,缺失Ⅲ类水。内梅罗指数法运算简洁,但过于突出最大污染因子,并且没有准确的地下水质量类别划分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虽然计算过程复杂,但是计算结果更加准确。经过3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可以为实际工程中地下水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F值法 内梅罗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权重的可变模糊理论在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燕敏飞 彭勇 王国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针对地下水质评价中存在的多目标性和模糊性特点,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基于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大连市甘井子区2007年-2011年4月的水质调查资料为评价指标集,构筑多目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针对地下水质评价中存在的多目标性和模糊性特点,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基于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大连市甘井子区2007年-2011年4月的水质调查资料为评价指标集,构筑多目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整体水质处于II~III等级之间,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相对比,将熵权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相结合的评价结果比较合理,可为大连市的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水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集 熵权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密切值法在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德凤 李晓研 王希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密切值法作为一种多目标的决策方法适用于多测点、多指标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在分析密切值法的原理、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引入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改进密切值法对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基于熵权的改... 密切值法作为一种多目标的决策方法适用于多测点、多指标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在分析密切值法的原理、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引入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改进密切值法对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基于熵权的改进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具有直接、客观,各个样本间差异性大,结果对比更明显等特点,能直观地体现大连市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在评价过程中还可得出大连市区地下水质的主要超标项目,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地下水水质评价 密切值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乌审召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锐 王本德 陈守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7,共6页
针对水质评价的多目标性、模糊多变性及不确定性问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为例,分别采用三种定权法的可变模糊评价法对其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与模糊集合法、熵权集对分析法、熵权属性识别法的评价结果进... 针对水质评价的多目标性、模糊多变性及不确定性问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为例,分别采用三种定权法的可变模糊评价法对其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与模糊集合法、熵权集对分析法、熵权属性识别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定权法的可变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较符合,可见可变模糊评价法评价结果可信度强、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可变模糊评价 二元比较与量化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乌审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灰色聚类关联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焱 王婷 徐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58,共3页
将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模型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对白化函数的改进,提高了资料的信息利用程度,根据各监测点不同水质类别关联度的比较,可判断出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的优劣。东昌府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 将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模型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对白化函数的改进,提高了资料的信息利用程度,根据各监测点不同水质类别关联度的比较,可判断出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的优劣。东昌府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评价方法易于掌握,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地下水管理的依据,是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聚类 地下水水质评价 白化函数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地下水水质评价若干问题及修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晶 张征 朱建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387-392,共6页
针对BP神经网络自身缺陷,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善网络训练过程,并在地下水质量标准中采用随机插值生成样本,改进了网络训练样本过少和没有测试样本的问题。对三种样本获取模式下网络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直接... 针对BP神经网络自身缺陷,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善网络训练过程,并在地下水质量标准中采用随机插值生成样本,改进了网络训练样本过少和没有测试样本的问题。对三种样本获取模式下网络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直接利用地下水质量标准作为样本模式下,网络无法收敛;利用linspace函数线性内插生成样本模式下,网络虽能很快收敛,但泛化能力差;利用rand函数随机插值生成样本模式下,当最优隐含层节点数为5时,网络正常收敛,测试样本相对误差均〈2%,网络泛化能力良好,精度较高。最后应用构建的最优BP神经网络模型对廊坊地区20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信度高,能够反应该区地下水水质信息,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BP神经网络 随机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胜煤田阿不亥普查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化学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培月 吴健华 钱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1期38-41,45,共5页
在了解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区内15个潜水样品运用基于熵权的密切值法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论述了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类型及其水化学特征,分析了其水化学形成机制,并重点利用溶液组分平衡模型计算了方解石、白云岩和石膏的... 在了解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区内15个潜水样品运用基于熵权的密切值法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论述了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类型及其水化学特征,分析了其水化学形成机制,并重点利用溶液组分平衡模型计算了方解石、白云岩和石膏的饱和指数,利用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地下水成分沿流程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溶滤沉析作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潜水水质普遍较好,适合人类饮用。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溶滤沉析作用控制,其中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的沉淀作用、钾长石的溶解作用以及CO2的逸出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同时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演化还受到蒸发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地下水混合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水化学特征 水-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优序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冉令坦 张永祥 +2 位作者 任仲宇 王昊 谢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3期95-98,共4页
权优序法是一种地下水水质多目标评估与决策的方法,利用三标度的改进层次分析,能够减少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构造判别矩阵的主观性,通过运用数学变换将判断矩阵进行一致化,保证了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准确性,给出了确定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通... 权优序法是一种地下水水质多目标评估与决策的方法,利用三标度的改进层次分析,能够减少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构造判别矩阵的主观性,通过运用数学变换将判断矩阵进行一致化,保证了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准确性,给出了确定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将结果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三标度权重确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切合实际,可有效降低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基于改进AHP加权优序法计算简便,能够对样本的地下水水质等级给出合理的水质类别,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加权优序法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与Elman在露天矿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景华 王李 刘志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5期130-133,共4页
通过构建RBF与Elman网络模型,以归一化后的标准矩阵为训练样本,利用Matlab软件辅助,进行网络训练后分别对阜新海洲露天矿矿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RBF与Elman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地下水质的变... 通过构建RBF与Elman网络模型,以归一化后的标准矩阵为训练样本,利用Matlab软件辅助,进行网络训练后分别对阜新海洲露天矿矿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RBF与Elman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地下水质的变化状况;该矿区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总体为Ⅳ-Ⅴ类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盐类。随着年限的增加,该区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会越来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地下水水质评价 水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和模糊物元组合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巩奕成 张永祥 +3 位作者 任仲宇 兰双双 丁飞 郝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2-1407,共6页
针对水质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和指标多样性等特点,将投影寻踪与模糊物元相结合,构建了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组合模型.该模型运用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方法,构建了投影指标函数,引入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进行优化... 针对水质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和指标多样性等特点,将投影寻踪与模糊物元相结合,构建了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组合模型.该模型运用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方法,构建了投影指标函数,引入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进行优化,寻求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佳投影方向,利用最佳投影方向值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再通过计算复合模糊物元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实现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随机选取北京市2012年枯水期水样9例,运用该组合模型进行水质评价,与投影寻踪模型(RAGA-PP)和综合评分法(F值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投影寻踪 模糊物元 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在蛤蟆通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刚什婷 贾涛 +2 位作者 邓英尔 刘伟坡 彭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27,共5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水质评价法指标存在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根据蛤蟆通流域86个地下水监测数据,选取了NH4+,NO2-,Fe2+,Mn2+,Zn2+,CODMn6项能反映水质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水质评价法指标存在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根据蛤蟆通流域86个地下水监测数据,选取了NH4+,NO2-,Fe2+,Mn2+,Zn2+,CODMn6项能反映水质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蛤蟆通流域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蛤蟆通流域地下水水质中等偏下,Ⅳ,Ⅴ级水质的地下水分布占较大面积,而Ⅱ,Ⅲ级地下水分布所占面积较小。评价结果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反映的水质特点具有一致性,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基于熵权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熵权法 集对分析 对比分析 蛤蟆通流域 水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元可拓法在哈头才当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海丰 贾明敏 +3 位作者 汤泽 曾峰 苗旺 牛香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3-46,共4页
从物元分析与可拓集合理论出发,建立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以鄂尔多斯市哈头才当水源地第四系潜水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个采样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哈头才当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物... 从物元分析与可拓集合理论出发,建立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以鄂尔多斯市哈头才当水源地第四系潜水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个采样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哈头才当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物元可拓法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还可以定性地分析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物元可拓法 哈头才当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改进的TOPSIS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顾学志 肖长来 +3 位作者 姜兴明 梁秀娟 王岳航 娄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4,共5页
选取总硬度、总锰、总铁、硝酸根、亚硝酸根、硫酸根及氟化物作为水质影响因子,基于TOPSIS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水质影响因子的权重,并引入"垂面距离"及Kullback-Leibler距离替代传统的欧式距离,对... 选取总硬度、总锰、总铁、硝酸根、亚硝酸根、硫酸根及氟化物作为水质影响因子,基于TOPSIS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水质影响因子的权重,并引入"垂面距离"及Kullback-Leibler距离替代传统的欧式距离,对吉林市平原区的8组水质资料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Nemerow法及模糊数学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方法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此方法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合理可行;基于Kullback-Leibler距离的TOPSIS方法评价的水质等级普遍偏低,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 垂面距离 Kullback-Leibler距离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