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波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辽宁西部某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聚类和排序双重特点,各指标白化权函数呈现非线性变化,解决传统方法指标白化权函数呈现单一线性变化的局限,在区域地下水... 采用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辽宁西部某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聚类和排序双重特点,各指标白化权函数呈现非线性变化,解决传统方法指标白化权函数呈现单一线性变化的局限,在区域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合理性上好于传统方法,和区域地下水水质实际情况更为吻合。研究成果为区域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灰色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和排序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 辽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被引量:50
2
作者 虞未江 贾超 +2 位作者 狄胜同 李康 袁涵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9-547,共9页
鉴于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存在关联函数计算上的局限性,提出通过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构造过程进行水质评价,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以避免指标权重的绝对主观性和绝对客观性,建立了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 鉴于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存在关联函数计算上的局限性,提出通过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构造过程进行水质评价,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以避免指标权重的绝对主观性和绝对客观性,建立了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并从感官、一般化学、毒理学3个方面构建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该模型应用于平度市古岘镇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并与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均达70%,即使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也基本在1个等级范围之内;而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仅为50%,且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最大可达3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综合权重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