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瑾
霍传英
+4 位作者
李和生
弓小平
王俊桃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8,共7页
文章运用地下水易污性编图及污染源分布图法进行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共设计了130监测孔,现有46个监测孔,另需要84个新的监测孔。按监测类型分为面源监测点22个,点源监测点87个,重点水源地与泉水监测点21个。按监测...
文章运用地下水易污性编图及污染源分布图法进行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共设计了130监测孔,现有46个监测孔,另需要84个新的监测孔。按监测类型分为面源监测点22个,点源监测点87个,重点水源地与泉水监测点21个。按监测运行分长期监测点55个,流域普查监测点75个。普查监测点监测频率为1次/5年,长期监测点监测频率为1次/年。首期有针对性地在污染严重的柴窝堡新化厂排污区、乌鲁木齐河谷老排污区、米泉污灌区、米泉工业污染区、老龙河污染区取了25个污染水样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地下水
易污性评价
地下水
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盘山隧道地下水水质监测与分析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小平
黄嫚
+1 位作者
史宝童
张晓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51-255,共5页
根据六盘山隧道施工特征,合理选取6个地下水水质监测因子,通过现场调研,科学布设施工前后监测样点。研究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现场采集的水样数据,得出施工前六盘山隧道地下水水质良好,而施工后多个水质因子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分析...
根据六盘山隧道施工特征,合理选取6个地下水水质监测因子,通过现场调研,科学布设施工前后监测样点。研究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现场采集的水样数据,得出施工前六盘山隧道地下水水质良好,而施工后多个水质因子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分析了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尽可能保护六盘山隧址区地下水环境,最大程度减缓因隧道施工而对隧址区地下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维持生态平衡。研究内容对隧道地下水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监测
综合评价法
水质
F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瑾
霍传英
李和生
弓小平
王俊桃
李文鹏
周仰效
机构
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荷兰水资源学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8,共7页
基金
中国荷兰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
文摘
文章运用地下水易污性编图及污染源分布图法进行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共设计了130监测孔,现有46个监测孔,另需要84个新的监测孔。按监测类型分为面源监测点22个,点源监测点87个,重点水源地与泉水监测点21个。按监测运行分长期监测点55个,流域普查监测点75个。普查监测点监测频率为1次/5年,长期监测点监测频率为1次/年。首期有针对性地在污染严重的柴窝堡新化厂排污区、乌鲁木齐河谷老排污区、米泉污灌区、米泉工业污染区、老龙河污染区取了25个污染水样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地下水
易污性评价
地下水
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水质监测
Keywords
Urumqi River Basin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pollution sources inventory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分类号
P641.5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盘山隧道地下水水质监测与分析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小平
黄嫚
史宝童
张晓梅
机构
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51-255,共5页
文摘
根据六盘山隧道施工特征,合理选取6个地下水水质监测因子,通过现场调研,科学布设施工前后监测样点。研究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现场采集的水样数据,得出施工前六盘山隧道地下水水质良好,而施工后多个水质因子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分析了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尽可能保护六盘山隧址区地下水环境,最大程度减缓因隧道施工而对隧址区地下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维持生态平衡。研究内容对隧道地下水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监测
综合评价法
水质
F值
Keywords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ter quality F value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朱瑾
霍传英
李和生
弓小平
王俊桃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六盘山隧道地下水水质监测与分析评价
丁小平
黄嫚
史宝童
张晓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