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Rhodococcus sp.Y9-1的脱氮性能及生物强化修复氨氮污染地下水
1
作者 高梦雯 邢绍文 李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0,共8页
为实现氨氮超标地下水的快速高效修复,从华东某地下水氨氮超标的非正规工业固废填埋场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Rhodococcus sp.Y9-1(CCTCC No:M20231297),该菌株在pH 8.0~9.0、温度20~37℃、碳氮比5~10、氨氮质量浓度25~1... 为实现氨氮超标地下水的快速高效修复,从华东某地下水氨氮超标的非正规工业固废填埋场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Rhodococcus sp.Y9-1(CCTCC No:M20231297),该菌株在pH 8.0~9.0、温度20~37℃、碳氮比5~10、氨氮质量浓度25~100 mg/L、盐度1.9%的条件下,8 h内对氨氮的去除率为64%~98%。结合脱氮特性和功能基因鉴定结果,推测该菌株异养硝化途径为NH_(4)^(+)—N→NH_(2)OH→NO,好氧反硝化途径为NO_(3)^(-)—N(→NO)→N_(2)。该菌株应用于氨氮超标模拟地下水时,158 h内地下水氨氮降低69.5%;补充柠檬酸钠作为碳源后,进一步将氨氮质量浓度降至0.67 mg/L,低于地下水Ⅳ类质量标准中的1.5 mg/L限值。与传统脱氮微生物相比,该菌株作为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具备将氨氮快速转化为氮气的潜力,可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地下水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Rhodococcus sp. 性能 生物强化 污染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渣负载土著氮细菌净化氨氮污染地下水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婷 张玉玲 +3 位作者 白雪 王吉利 宋和威 丁杨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7-473,共7页
基于氨氮(NH_(4)^(+)-N)污染地下水内在生态恢复机制,利用生态安全型天然矿物材料火山渣负载地下水中土著氮细菌进行NH_(4)^(+)-N污染地下水净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渣负载土著氮细菌生物量约为2.12×10^(7)个/g;负载材料在去除... 基于氨氮(NH_(4)^(+)-N)污染地下水内在生态恢复机制,利用生态安全型天然矿物材料火山渣负载地下水中土著氮细菌进行NH_(4)^(+)-N污染地下水净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渣负载土著氮细菌生物量约为2.12×10^(7)个/g;负载材料在去除地下水中NH_(4)^(+)-N时,可有效去除水化学因子,NH_(4)^(+)-N去除率为83.39%~98.84%,水化学因子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Fe^(2+),HCO_(3)^(-),Ca^(2+),Mn^(2+),CO_(3)^(2-),SO_(4)^(2-),S^(2-),Mg^(2+),其中Fe^(2+),Mn^(2+),S^(2-),SO_(4)^(2-)一定程度上促进NH_(4)^(+)-N净化;CO_(3)^(2-),HCO_(3)^(-),Ca^(2+),Mg^(2+)抑制NH_(4)^(+)-N净化;负载材料的微观结构在净化后表面变平滑,细小突起被覆盖.研究结果为氮污染地下水内在生态调控修复技术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火山渣 细菌 负载材料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权重法地下水中氮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婧 贺怀振 杜新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针对地下水中氮素浓度主控因素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以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为例,采用证据权重法,选取降水量、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层厚度、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厚度和地下水类型为证据因子,分别建立地下... 针对地下水中氮素浓度主控因素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以三江平原松花江-挠力河流域为例,采用证据权重法,选取降水量、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层厚度、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厚度和地下水类型为证据因子,分别建立地下水中氨氮和硝态氮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其对氮素浓度分布的影响程度,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其中氨氮和硝态氮的预测精度分别达到77.2%和89.1%.分析表明:三江平原地下水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与降水量、人口密度呈正响应关系;氨氮浓度与含水层厚度呈正响应关系,而硝态氮与含水层厚度则呈负响应关系,说明氨氮受含水层氧化还原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硝态氮受含水层对流弥散作用影响较大;当土地利用类型为居住用地时,地下水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通常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氮污染 三江平原 证据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水稻田土中氨氮吸附/解吸动力学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建平 白杨 +2 位作者 张会杰 王明玉 王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实验研究下辽河平原4个典型区域水稻土中氨氮吸附/解吸的情况,并进行模型拟合验证.结果表明:各剖面土样对氨氮吸附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吸附时间基本为15--20min,ExpAssoc模型对氨氮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效果较好.各剖面土... 实验研究下辽河平原4个典型区域水稻土中氨氮吸附/解吸的情况,并进行模型拟合验证.结果表明:各剖面土样对氨氮吸附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吸附时间基本为15--20min,ExpAssoc模型对氨氮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效果较好.各剖面土样均呈现解吸量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变慢,解吸时间基本为3~5h,在时间上,吸附时间要比解吸时间快18倍左右,Asymptoticl模型对氨氮解吸动力学曲线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土 吸附 解吸 动力学 地下水氮污染 ExpAssoc模型 Asymptotic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包气带土层的脱氮防护探讨
5
作者 张云 刘长礼 +3 位作者 王秀艳 宋博 宋超 彭玉荣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7,共8页
施用氮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广施氮肥易引起包气带土层和地下水中的氮素污染,开展有关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转化、消散以及脱氮防护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河北山前平原较典型的包气带土层,依托野外试验田区构建的原状渗透土层... 施用氮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广施氮肥易引起包气带土层和地下水中的氮素污染,开展有关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转化、消散以及脱氮防护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河北山前平原较典型的包气带土层,依托野外试验田区构建的原状渗透土层系统和室内构建的一系列移位原状土柱系统,探索采用向这些土层中施入一定的硝态氮溶液,及配合同步测定土壤的氨挥发量、植物吸收氮量、微生物固持无机氮量、土壤有机氮矿化量等,并与土层的硝态氮、铵态氮本底值和剩余值以及硝态氮的净输入值一起进行均衡计算,而求解包气带土层脱氮防护能力的方法,且针对不同土层厚度、土质、季节、土壤水势、添加物(主要为有机碳源)等条件下土层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这些试验土层产生了5.35~26.40 mg/kg的脱氮防护能力。说明包气带土层具有显著的脱氮防护能力,可作为氮污染地下水的重要防护屏障。而且这个能力变化较有规律,表现随土层厚度加大而增大、随土层粘细粒含量增多而增大、随季节更替而波动等。尤其土壤水势强烈控制着土层脱氮防护能力表现,而有机碳源则成为控制土层脱氮防护能力的核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农田包气带土层 能力 田间原状渗透土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