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石建省 王昭 +5 位作者 张兆吉 费宇红 张凤娥 李亚松 陈京生 钱永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95-1699,共5页
各种污染造成地下水中有害物质逐年增加,地下水水质逐渐下降,严重危及了饮用水安全。针对此情况,按照相关的要求,采集了245组水样。样品由有资质的测试单位测定。依据对地下水质调查的初步分析,华北平原地下水中已有机物检出。对所有水... 各种污染造成地下水中有害物质逐年增加,地下水水质逐渐下降,严重危及了饮用水安全。针对此情况,按照相关的要求,采集了245组水样。样品由有资质的测试单位测定。依据对地下水质调查的初步分析,华北平原地下水中已有机物检出。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2种。检出率大于4.5%的有氯仿、甲苯、四氯乙烯、苯并[a]芘、氯苯、苯和1,2-二氯苯,其中个别水样中的四氯化碳、苯并[a]芘和挥发性酚类三项超过了饮用水标准(据地下水质量标准报批稿,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超标率分别为1.22%、2.45%和1.90%。个别在深层地下水样品中也检出了微量有机污染物,这可能与取样井的混合开采、止水不佳有关。从区域上来看,在人类活动相对强烈的城镇地区地下水中,有机物检出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渗透性好的山前地带,污染物较易进入到地下水中。通过分析发现,地下水有机物的高检出率与地下水硬度的升高有一定相关性。由于地下水有机污染在时间和空间上差异一般较大,建议对已发现的异常点进行重复取样测试,积累水质数据,以利于将来的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水质 地下水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E运移的计算机模拟——某碳酸盐岩含水层中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其去除研究之二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汉周 AllanD.Woodbury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14-19,共6页
建立了描述场址区碳酸盐岩含水层中TCE污染运移的数学模型 ,并且假定水流呈稳定态而溶质运移则呈非稳定态 .数值模拟结果基本满意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 ,溶解相及吸附相溶质一阶反应速率常数值的变化对于溶质运移有着敏感的影响 .由... 建立了描述场址区碳酸盐岩含水层中TCE污染运移的数学模型 ,并且假定水流呈稳定态而溶质运移则呈非稳定态 .数值模拟结果基本满意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 ,溶解相及吸附相溶质一阶反应速率常数值的变化对于溶质运移有着敏感的影响 .由此可见 ,场址地质环境下含水层中TCE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是存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含水层 TCE运移 地下水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有机物”对地下水污染的预警性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昭 石建省 +1 位作者 张兆吉 费宇红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防止地下水有机污染,在缺乏数据或测定难度大的情况下,采用理论方法对有机物的淋溶迁移性进行研究,对地下水污染的预警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的58种有机毒物,从有机物本身的性质... 为防止地下水有机污染,在缺乏数据或测定难度大的情况下,采用理论方法对有机物的淋溶迁移性进行研究,对地下水污染的预警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的58种有机毒物,从有机物本身的性质入手,利用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有机物结构-活性估算软件(EPI SuiteV3.20),计算了它们在土壤中的半衰期(DT50)和有机碳吸附系数(Koc),并计算了各有机物的地下水污染指数(G)。分析表明,Koc对淋溶迁移性的贡献比DT50要大,G与Koc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而与化合物的其他性质(如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溶解度S等)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优先控制有机 地下水有机污染 吸附 地下水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纳入地下水调查指标体系的有机污染物——基于迁移性和致病风险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昭 石建省 +3 位作者 张兆吉 费宇红 李亚松 张凤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5-1178,共4页
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中,如何准确地选择测试项目,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参照不同标准或规范中所选择的有机指标,依据它们的迁移性和致病风险,从258种有机物中遴选出了29种"地下水污染调查评... 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中,如何准确地选择测试项目,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参照不同标准或规范中所选择的有机指标,依据它们的迁移性和致病风险,从258种有机物中遴选出了29种"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2006)中尚未包括的有机物(主要是除草剂和杀虫剂)。建议在进行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时,依据当地的污染源情况,增加相应的监测指标,特别是要加强对致病风险高和迁移性较高有机物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有机污染 污染物迁移性 致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条件下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的苯和甲苯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玉成 钟佐燊 张建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5-509,共5页
利用实验室含水层物质微环境实验,对地下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苯和甲苯在厌氧反硝化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10种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表明,在强化反硝化条件下,微生物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降解苯和甲苯;降解苯和... 利用实验室含水层物质微环境实验,对地下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苯和甲苯在厌氧反硝化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10种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表明,在强化反硝化条件下,微生物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降解苯和甲苯;降解苯和甲苯的反硝化细菌来自于含水层物质;微生物所需要的宏量营养由苯、甲苯和硝酸盐提供,而微生物所需要的其他痕量元素来自于含水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有机污染 甲苯 反硝化条件 微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循环井修复技术与应用: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20
6
作者 蒲生彦 王宇 王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6,F0003,共10页
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GCW)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可以耦合吹脱、空气注入、气相抽提、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等多种修复技术,有望实现轻非水相液体(LNAPL)、重非水相液体(DNAPL)及部分... 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GCW)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可以耦合吹脱、空气注入、气相抽提、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等多种修复技术,有望实现轻非水相液体(LNAPL)、重非水相液体(DNAPL)及部分无机物的同步去除。GCW修复技术充分利用了井内空间安装处理装置,有效避免了传统抽出处理技术能耗高、扰动大的缺陷,为地下水原位修复开辟了新思路。综述了GCW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梳理和总结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提出了GCW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挑战,并对该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场地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有机污染 原位修复 地下水循环井(GCW) 非水相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循环井原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朋 陈文英 蒲生彦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产活动导致的地下水质量下降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原位生物修复一直是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已受到了广泛关注。围绕生物修复技术在地下水有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产活动导致的地下水质量下降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原位生物修复一直是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已受到了广泛关注。围绕生物修复技术在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修复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综述了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梳理和总结了影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因素,重点讨论了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与地下水循环井(GCW)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对GCW强化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修复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有机污染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地下水循环井(GC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