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40
1
作者
张光辉
刘少玉
+5 位作者
张翠云
陈宗宇
聂振龙
申建梅
王金哲
王昭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深层承压水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性补给,与现代水循环有联系;中游区人类活动是造成下游区地下水补给能力减弱、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中游区人类活动的科学调控,是实现黑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下游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循环演化
深层承压水
黑河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郑跃军
李文鹏
+2 位作者
王瑞久
刘久荣
李亚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3-46,共4页
为了给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该区地下水循环的演化特征,利用同位素水化学方法,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认为,人工开发利用对地下...
为了给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该区地下水循环的演化特征,利用同位素水化学方法,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认为,人工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取样观测与综合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在潮白河现代河道以及引水渠道位置不同埋深处地下水分层特性。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补给时期的划分,对北京平原区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山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补给
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循环演化
潮白河冲洪积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中盆地地下水无机指标数据集(2015年度)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成柱
马洪云
吴耀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3-29,124-131,共8页
本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在关中盆地采集的200个地下水样品的位置信息、取样层位信息及33项无机地球化学成分测试结果信息。水质综合评价的结果按照地下水质量级别划分,除去10个空白水样,样品中Ⅱ类水2件,Ⅲ类水57件,Ⅳ类水56件,Ⅴ类水75件...
本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在关中盆地采集的200个地下水样品的位置信息、取样层位信息及33项无机地球化学成分测试结果信息。水质综合评价的结果按照地下水质量级别划分,除去10个空白水样,样品中Ⅱ类水2件,Ⅲ类水57件,Ⅳ类水56件,Ⅴ类水75件;按照地下水水质类型划分,淡水111件,半咸水71件,咸水8件。采样过程规范,测试结果均由具备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测试完成,数据质量可靠。关中盆地从盆地边缘至盆地中心,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经HCO3-Ca·Mg·Na型转变为SO4·Cl-Na型,呈明显的水平分带性规律。水质评价的结果表明,该时段关中盆地地下水质量状况较差,有68.9%的地下水不适于直接饮用。其中Ⅱ-Ⅲ类水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的南部、西部和北部的局部地区;Ⅳ类水主要分布在渭河边、高陵县、泾阳县和乾县;Ⅴ类水主要分布在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阎良区、咸阳市区周边、三原县和礼泉县。本数据集可为研究关中盆地地下水循环演化等提供地球化学指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地下水
水质分级
地下水循环演化
无机指标数据集
关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干寒区冰雪融水氢氧同位素水文地质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仝晓霞
刘存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3,共7页
该文根据Dansgoard氘盈余理论,对中国西北干寒地区(甘肃祁连山-黑河流域、新疆塔什库尔干河流域、青海阿尼玛卿山和西藏羊八井)4个典型研究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对比;发现冰雪融水和部分地...
该文根据Dansgoard氘盈余理论,对中国西北干寒地区(甘肃祁连山-黑河流域、新疆塔什库尔干河流域、青海阿尼玛卿山和西藏羊八井)4个典型研究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对比;发现冰雪融水和部分地下水的δ~2H-δ^(18)O信号均位于地方降水线和全球降水线左上方的罕见现象;进一步研究证明了δ^(18)O、δ~2H和d值在干寒、缺水而有现代冰川分布区研究天然水循环过程有奇特的效果,可以识别地下水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还是由大气降水补给的,甚至可以区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同时分析δ~2H-δ^(18)O信号和氘盈余资料,对判断有冰川、积雪存在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循环演化具有普遍的水文地质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盈余
中国西北干寒地区
冰雪融水
地下水
补给和
循环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40
1
作者
张光辉
刘少玉
张翠云
陈宗宇
聂振龙
申建梅
王金哲
王昭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010301)资助。
文摘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深层承压水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性补给,与现代水循环有联系;中游区人类活动是造成下游区地下水补给能力减弱、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中游区人类活动的科学调控,是实现黑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下游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关键。
关键词
地下水循环演化
深层承压水
黑河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Keywords
Heihe River drainage area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human activity in the middle reaches
scientific regul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郑跃军
李文鹏
王瑞久
刘久荣
李亚明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3-46,共4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监测网管理与地下水监测关键技术研究"(200911004-4)
中国荷兰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02NL01GTF4IWX0036)
文摘
为了给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该区地下水循环的演化特征,利用同位素水化学方法,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认为,人工开发利用对地下水循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取样观测与综合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在潮白河现代河道以及引水渠道位置不同埋深处地下水分层特性。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补给时期的划分,对北京平原区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山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下水
补给
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循环演化
潮白河冲洪积扇
Keywords
groundwater recharge
isotopic
hydro - chemistry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and evolution
alluvial fan area of Chaobai River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中盆地地下水无机指标数据集(2015年度)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成柱
马洪云
吴耀国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3-29,124-131,共8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12120114056201)~~
文摘
本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在关中盆地采集的200个地下水样品的位置信息、取样层位信息及33项无机地球化学成分测试结果信息。水质综合评价的结果按照地下水质量级别划分,除去10个空白水样,样品中Ⅱ类水2件,Ⅲ类水57件,Ⅳ类水56件,Ⅴ类水75件;按照地下水水质类型划分,淡水111件,半咸水71件,咸水8件。采样过程规范,测试结果均由具备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测试完成,数据质量可靠。关中盆地从盆地边缘至盆地中心,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经HCO3-Ca·Mg·Na型转变为SO4·Cl-Na型,呈明显的水平分带性规律。水质评价的结果表明,该时段关中盆地地下水质量状况较差,有68.9%的地下水不适于直接饮用。其中Ⅱ-Ⅲ类水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的南部、西部和北部的局部地区;Ⅳ类水主要分布在渭河边、高陵县、泾阳县和乾县;Ⅴ类水主要分布在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阎良区、咸阳市区周边、三原县和礼泉县。本数据集可为研究关中盆地地下水循环演化等提供地球化学指标参考。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地下水
水质分级
地下水循环演化
无机指标数据集
关中盆地
Keywords
hydrogeochemistry
groundwater quality leveling
groundwater cyclic evolution
inorganic index dataset
Guanzhong Basin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干寒区冰雪融水氢氧同位素水文地质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仝晓霞
刘存富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2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0999)
文摘
该文根据Dansgoard氘盈余理论,对中国西北干寒地区(甘肃祁连山-黑河流域、新疆塔什库尔干河流域、青海阿尼玛卿山和西藏羊八井)4个典型研究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对比;发现冰雪融水和部分地下水的δ~2H-δ^(18)O信号均位于地方降水线和全球降水线左上方的罕见现象;进一步研究证明了δ^(18)O、δ~2H和d值在干寒、缺水而有现代冰川分布区研究天然水循环过程有奇特的效果,可以识别地下水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还是由大气降水补给的,甚至可以区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同时分析δ~2H-δ^(18)O信号和氘盈余资料,对判断有冰川、积雪存在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循环演化具有普遍的水文地质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氘盈余
中国西北干寒地区
冰雪融水
地下水
补给和
循环
演化
Keywords
deuterium excess
arid-cold areas of northwestern China
ice-snow melting water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circulation evolution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
张光辉
刘少玉
张翠云
陈宗宇
聂振龙
申建梅
王金哲
王昭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
郑跃军
李文鹏
王瑞久
刘久荣
李亚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中盆地地下水无机指标数据集(2015年度)
李成柱
马洪云
吴耀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北干寒区冰雪融水氢氧同位素水文地质意义
仝晓霞
刘存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