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环境同位素与水化学的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被引量:
9
1
作者
靳书贺
姜纪沂
+2 位作者
迟宝明
李瑛
韩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1,共9页
为实现伊犁河谷重点平原区(霍城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以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开展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研究表明:(1)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北部山...
为实现伊犁河谷重点平原区(霍城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以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开展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研究表明:(1)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北部山区地表径流的入渗补给,并表现出自北向南的径流特征;在平原区中部,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频繁;分布于平原区南部的地下水溢出带为本区地下水的天然排泄区。(2)沿地下水径流方向溶解性总固体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型转变为HCO_3·SO_4—Ca·Mg型。随地下水埋深增大循环速度减缓,δD、δ^(18)O和~3H含量降低;局部区段中深层地下水因开采强度大,表现出的更新能力更强。此外,~3H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该区降水和地表径流在转化为地下水的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霍城
水化学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循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包头平原地下水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更新能力的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苏小四
林学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3-508,529,共7页
同位素研究表明,包头平原中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具有不同的水循环模式。山前倾斜平原中,潜水的补给来源为当地雨水的补给,具有大型冲洪积扇典型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点;承压水来源于补给高程较大的基岩裂隙水,主要通过...
同位素研究表明,包头平原中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具有不同的水循环模式。山前倾斜平原中,潜水的补给来源为当地雨水的补给,具有大型冲洪积扇典型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点;承压水来源于补给高程较大的基岩裂隙水,主要通过山前断裂侧向补给。在地下水位漏斗区中,承压水δ18O和3H浓度较高的现象反映有潜水向承压水的越流补给。黄河冲积平原中,黄河灌溉水入渗补给是该地区潜水的重要来源。相比于承压水,山前平原潜水的更新时间较短,循环速度较快,潜水的更新能力明显大于深层承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技术
包头平原
地下水
水
循环
模式
可更新能力
裂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质点运移模型的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研究——以陇东盆地为例
3
作者
王涛
王文科
+3 位作者
董英
尚海敏
李瑛
赵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8,共7页
地下水循环规律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前提。选取陇东盆地泾河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模拟技术,确定了剖面上地下水流动方向,同时将水流系统划分为3个循环系统:局部循环系统、中间循环系统、区域循环系统。得出不同水流系...
地下水循环规律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前提。选取陇东盆地泾河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模拟技术,确定了剖面上地下水流动方向,同时将水流系统划分为3个循环系统:局部循环系统、中间循环系统、区域循环系统。得出不同水流系统循环深度及循环宽度,3个循环系统深度依次为20-160m、160-700m、700-1 000m,循环宽度为3-8km、8-34km、34-70km。根据流速分布特征,将流速范围〉0.01m/d、0.005-0.01m/d、〈0.005m/d分别划分为强径流带、中等径流带、弱径流带。并对各径流带地下水运行更新时间进行计算,得出强径流带更新时间小于4 109a,中等径流带更新时间为4 109-24 657a,弱径流带更新时间大于24 657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盆地
地下水循环模式
流速分布特征
地下水
更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岩溶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王振兴
侯新伟
+3 位作者
李向全
张春潮
桂春雷
左雪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2,共7页
位于三姑泉域的晋城矿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煤炭大规模持续开采引发了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循环变异、水质劣变等水环境问题。从煤层与各含水层叠置关系出发,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针对煤层顶部的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
位于三姑泉域的晋城矿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煤炭大规模持续开采引发了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循环变异、水质劣变等水环境问题。从煤层与各含水层叠置关系出发,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针对煤层顶部的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以及煤层底部的岩溶含水层,系统分析了煤炭开采对各含水层的破坏模式,评估了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程度及主要超标因子,揭示了煤炭开采是泉域内各含水层水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将三姑泉域地下水系统划分为浅部地下水流系统、深部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局部地下水流系统3个层次结构,建立了煤炭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完善了采煤条件下地下水循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含水层破坏
地下水循环模式
三姑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环境同位素与水化学的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被引量:
9
1
作者
靳书贺
姜纪沂
迟宝明
李瑛
韩琦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1,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ZY20160310
ZY201101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1212011220972)
文摘
为实现伊犁河谷重点平原区(霍城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以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开展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研究表明:(1)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北部山区地表径流的入渗补给,并表现出自北向南的径流特征;在平原区中部,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频繁;分布于平原区南部的地下水溢出带为本区地下水的天然排泄区。(2)沿地下水径流方向溶解性总固体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型转变为HCO_3·SO_4—Ca·Mg型。随地下水埋深增大循环速度减缓,δD、δ^(18)O和~3H含量降低;局部区段中深层地下水因开采强度大,表现出的更新能力更强。此外,~3H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该区降水和地表径流在转化为地下水的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关键词
伊犁盆地
霍城
水化学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循环模式
Keywords
Ili Basin
Huocheng
hydrochemistry
environmental isotopes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pattern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包头平原地下水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更新能力的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苏小四
林学钰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3-508,52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43606)
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0002712)
文摘
同位素研究表明,包头平原中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具有不同的水循环模式。山前倾斜平原中,潜水的补给来源为当地雨水的补给,具有大型冲洪积扇典型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点;承压水来源于补给高程较大的基岩裂隙水,主要通过山前断裂侧向补给。在地下水位漏斗区中,承压水δ18O和3H浓度较高的现象反映有潜水向承压水的越流补给。黄河冲积平原中,黄河灌溉水入渗补给是该地区潜水的重要来源。相比于承压水,山前平原潜水的更新时间较短,循环速度较快,潜水的更新能力明显大于深层承压水。
关键词
同位素技术
包头平原
地下水
水
循环
模式
可更新能力
裂隙水
Keywords
isotopic techniques
Baotou plain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model
renewability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质点运移模型的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研究——以陇东盆地为例
3
作者
王涛
王文科
董英
尚海敏
李瑛
赵成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314
4107118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Q5001)
文摘
地下水循环规律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前提。选取陇东盆地泾河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模拟技术,确定了剖面上地下水流动方向,同时将水流系统划分为3个循环系统:局部循环系统、中间循环系统、区域循环系统。得出不同水流系统循环深度及循环宽度,3个循环系统深度依次为20-160m、160-700m、700-1 000m,循环宽度为3-8km、8-34km、34-70km。根据流速分布特征,将流速范围〉0.01m/d、0.005-0.01m/d、〈0.005m/d分别划分为强径流带、中等径流带、弱径流带。并对各径流带地下水运行更新时间进行计算,得出强径流带更新时间小于4 109a,中等径流带更新时间为4 109-24 657a,弱径流带更新时间大于24 657a。
关键词
陇东盆地
地下水循环模式
流速分布特征
地下水
更新时间
Keywords
Longdong Basin
groundwater cycle pattern
velocit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update time of groundwater flow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岩溶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王振兴
侯新伟
李向全
张春潮
桂春雷
左雪峰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2,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96)
文摘
位于三姑泉域的晋城矿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煤炭大规模持续开采引发了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循环变异、水质劣变等水环境问题。从煤层与各含水层叠置关系出发,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针对煤层顶部的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以及煤层底部的岩溶含水层,系统分析了煤炭开采对各含水层的破坏模式,评估了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程度及主要超标因子,揭示了煤炭开采是泉域内各含水层水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将三姑泉域地下水系统划分为浅部地下水流系统、深部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局部地下水流系统3个层次结构,建立了煤炭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完善了采煤条件下地下水循环理论。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含水层破坏
地下水循环模式
三姑泉域
Keywords
coal mining
destruction of aquifer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patterns
Sangu Spring basin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环境同位素与水化学的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靳书贺
姜纪沂
迟宝明
李瑛
韩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包头平原地下水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更新能力的同位素研究
苏小四
林学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质点运移模型的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研究——以陇东盆地为例
王涛
王文科
董英
尚海敏
李瑛
赵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方岩溶区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王振兴
侯新伟
李向全
张春潮
桂春雷
左雪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