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下水安全的六价铬土壤环境基准值推导案例
1
作者 顾熙 陈扣平 吴吉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物六价铬[Cr(Ⅵ)]毒性较大,迁移性强,对地下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现行相关土壤标准多忽视了地下水安全,亟需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为污染场地监管提供支撑。调研借鉴国外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污染物环境基... 重金属污染物六价铬[Cr(Ⅵ)]毒性较大,迁移性强,对地下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现行相关土壤标准多忽视了地下水安全,亟需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为污染场地监管提供支撑。调研借鉴国外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污染物环境基准值的方法,以浙江黏壤土、江苏壤质砂土和吉林壤质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静态吸附试验,获得3种土壤的Cr(Ⅵ)分配系数。土壤参数及含水层相关参数通过查阅调研国内文献获得,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土壤筛选指南中提出的土壤筛选值(soil screening level,SSL)方法,基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反推得到基于地下水安全的土壤环境基准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分别为0.944,0.690,0.514 mg/kg,研究结果与国外以保护地下水安全为目的的基准值较为接近,但各研究地区土壤性质的差异使得基准值有所差别。因此各地监管机构在完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时应当构建各地土壤及含水层参数数据库,为本地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各地区推导基于地下水安全的重金属土壤环境基准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六价铬 土壤筛选值模型 地下水安全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安全的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潜力分析——以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倩 彭致功 +2 位作者 张宝忠 徐海洋 魏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08,215,共7页
农业节水潜力是确定节水灌溉发展方向以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参量。为探究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井渠结合灌区的节水潜力,将农业节水潜力分为管理节水潜力与工程节水潜力两类,通过引入地下水安全性检验方法,避免井渠结合灌区实现节... 农业节水潜力是确定节水灌溉发展方向以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参量。为探究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井渠结合灌区的节水潜力,将农业节水潜力分为管理节水潜力与工程节水潜力两类,通过引入地下水安全性检验方法,避免井渠结合灌区实现节水潜力后存在地下水超采风险,建立了满足地下水安全的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潜力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大中型灌区现状灌溉用水总量为1.62×10^(8)m^(3),以常规方法估算的地表水节水潜力为0.8059×10^(8)m^(3),考虑地下水安全的地表水节水潜力修正为0.7954×10^(8)m^(3),其中管理节水潜力和工程节水潜力分别为0.6105×10^(8)和0.1850×10^(8)m^(3),分别占比76.7%和23.3%,管理节水潜力所占比重较大。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大中型灌区的管理必须改变以往重工程建设轻灌溉管理的理念,才能更大程度地挖掘管理节水潜力。研究结果可以在保证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安全的前提下,对灌区的管理节水潜力与工程节水潜力的占比进行科学评价,对未来灌区灌溉工程规划和建设等方面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潜力 地下水安全 井渠结合 永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型岩溶平原区岩溶塌陷脆弱性和开发岩溶地下水安全性评价——以广西黎塘镇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瑜 雷明堂 +2 位作者 蒋小珍 戴建玲 蒙彦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黎塘研究区塌陷脆弱性较高,为科学地开发该区的岩溶地下水,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本文针对黎塘镇塌陷的主控触发因素为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这一特点,采用现场实时监测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和室内塌陷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监... 黎塘研究区塌陷脆弱性较高,为科学地开发该区的岩溶地下水,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本文针对黎塘镇塌陷的主控触发因素为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这一特点,采用现场实时监测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和室内塌陷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监测结果与当地塌陷的临界条件进行对比来确定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塌陷脆弱性分区与稳定分区并非完全重合:部分高脆弱和较高脆弱区,在目前开采条件下仍处于稳定状态,部分低脆弱区则处于危险状态,并为研究区十多年来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所支持印证。据此认为,在塌陷脆弱性较高的地区未必就需要绝对禁止对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的开发应以不增加当地塌陷的频率、加剧当地岩溶塌陷的危害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黎塘 岩溶塌陷 脆弱性评价 岩溶地下水开发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雪芹 文丽杰 孟庆国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9,33,共4页
明确了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的概念,建立了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地下水过量开采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作为评价指标,对这些环境指标进行了量化分级、加权,运用GIS空间叠加手段,建立了研究区每个栅格的地下水开采安... 明确了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的概念,建立了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地下水过量开采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作为评价指标,对这些环境指标进行了量化分级、加权,运用GIS空间叠加手段,建立了研究区每个栅格的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评价体系,求出了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过量开采 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 GIS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法的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8,共6页
基于DPSIR概念框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和均方差法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动态研究,研究表明:1贵州省2005-2012年的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直线增长趋势,整体... 基于DPSIR概念框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和均方差法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动态研究,研究表明:1贵州省2005-2012年的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直线增长趋势,整体安全状态逐渐转好。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的安全指数波动变化明显,响应安全指数趋势拟合显著,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自然环境的变化(干旱灾害)对贵州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影响较大,政府和相关水资源和环境部门的响应对贵州省地下水资源的整体生态安全的调整起到关键的作用。3尝试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和均方差法进行组合赋权,构建岩溶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整体生态安全DPSIR评价指标体系,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概念模型 地下水资源安全 岩溶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科技发展对策 被引量:67
6
作者 席北斗 李娟 +2 位作者 汪洋 唐军 洪慧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地下水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战略水资源和饮用水源,其超采问题和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危及该区域饮用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重点战略,围绕改善京津冀地区... 地下水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战略水资源和饮用水源,其超采问题和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危及该区域饮用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重点战略,围绕改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目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存在的四点主要问题:(1)地下水污染严重,缺乏科学的风险管控与污染防治策略;(2)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监管体系亟待完善;(3)地下水污染分类治理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示范亟待开展;(4)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迫切需要研发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京津冀地区已有的地下水环境管理基础,并提出"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4个研究方向:(1)开展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与系统防治研究,完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顶层设计;(2)突破地下水污染精确识别与优化监测技术,提升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3)研发技术经济最优的源头阻控与污染修复成套技术,提升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治理能力;(4)开展回补区适宜性与环境风险评估,建立协同高效的安全回补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京津冀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 地下水系统防治 污染监控预警 地下水安全回补 地下水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