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2
1
作者
尹立河
王平
+4 位作者
王田野
乔冈
马洪云
张俊
董佳秋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0,共15页
植被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科学问题。西北旱区广泛分布地下水依赖型植被,部分地区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位下降已超过其生态水位阈值,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甚至植被大面积枯死,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笔者基于...
植被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科学问题。西北旱区广泛分布地下水依赖型植被,部分地区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位下降已超过其生态水位阈值,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甚至植被大面积枯死,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笔者基于国内外在区域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的识别、生态韧性评价、植被-地下水协同演化以及地下水生态水位确定等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当关注的重点方向。综合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流域尺度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的识别研究相对较少,而对识别结果进行地面验证的稳定同位素方法还需改进;生态韧性研究多注重地表生态与环境指标,而忽略了地下水、根系布等地下指标,缺少基于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的生态韧性综合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的研究不能满足生态保护修复的需要;植被-地下水协同演化研究受限于不能精准探测根系变化,根系动态探测技术及刻画根系-水源协同变化的模型有待进一步发展;生态水位主要是基于现状条件确定的静态水位,对受降水和地下水侧向补给影响下的水位变化空间差异以及植物自身适应性考虑不足,还需研究外界条件改变下的动态生态水位。通过梳理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指出当前研究的薄弱研究环节和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西北旱区生态水文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依赖型植被
西北地区
生态韧性
生态水位
植被
与
地下水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开孔河流域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系统的遥感识别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燕
尹立河
+5 位作者
王旭升
王浪
王璐晨
张俊
李福杰
张鹏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9-270,共12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识别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系统(GDVEs)的位置和范围,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针对传统识别方法的不足,以新疆开孔河流域为研究区,探索基于遥感技术的GDVEs识别方法。选取相对干旱年为研究期,基于植被指数、...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识别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系统(GDVEs)的位置和范围,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针对传统识别方法的不足,以新疆开孔河流域为研究区,探索基于遥感技术的GDVEs识别方法。选取相对干旱年为研究期,基于植被指数、土壤湿度和潜在蒸散发,利用叠加分析和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确定开孔河流域GDVEs的空间分布,利用湿地分布、河流影响带及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开孔河流域GDVEs较高和高潜力区主要位于博斯腾湖周围和孔雀河下游荒漠平原区,主要为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河岸林植被生态系统,约占天然植被区面积的10.3%;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GDVEs识别方法可在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地下水依赖型植被
生态系统(GDVEs)
识别方法
遥感数据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2
1
作者
尹立河
王平
王田野
乔冈
马洪云
张俊
董佳秋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郑州大学
出处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0,共15页
基金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2022xjkk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42071042)
+2 种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ZDLSF05-01)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持计划(2019TD-04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351)联合资助。
文摘
植被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科学问题。西北旱区广泛分布地下水依赖型植被,部分地区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位下降已超过其生态水位阈值,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甚至植被大面积枯死,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笔者基于国内外在区域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的识别、生态韧性评价、植被-地下水协同演化以及地下水生态水位确定等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当关注的重点方向。综合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流域尺度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的识别研究相对较少,而对识别结果进行地面验证的稳定同位素方法还需改进;生态韧性研究多注重地表生态与环境指标,而忽略了地下水、根系布等地下指标,缺少基于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的生态韧性综合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的研究不能满足生态保护修复的需要;植被-地下水协同演化研究受限于不能精准探测根系变化,根系动态探测技术及刻画根系-水源协同变化的模型有待进一步发展;生态水位主要是基于现状条件确定的静态水位,对受降水和地下水侧向补给影响下的水位变化空间差异以及植物自身适应性考虑不足,还需研究外界条件改变下的动态生态水位。通过梳理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指出当前研究的薄弱研究环节和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西北旱区生态水文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下水依赖型植被
西北地区
生态韧性
生态水位
植被
与
地下水
相互作用
Keywords
groundwater-dependent vegetation
NW China
ecological resilience
ecological water table
vegetation-groundwater interactions
分类号
P641.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开孔河流域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系统的遥感识别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燕
尹立河
王旭升
王浪
王璐晨
张俊
李福杰
张鹏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9-270,共12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引进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JQ-271)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19TD-040)。
文摘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识别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系统(GDVEs)的位置和范围,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针对传统识别方法的不足,以新疆开孔河流域为研究区,探索基于遥感技术的GDVEs识别方法。选取相对干旱年为研究期,基于植被指数、土壤湿度和潜在蒸散发,利用叠加分析和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确定开孔河流域GDVEs的空间分布,利用湿地分布、河流影响带及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开孔河流域GDVEs较高和高潜力区主要位于博斯腾湖周围和孔雀河下游荒漠平原区,主要为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河岸林植被生态系统,约占天然植被区面积的10.3%;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GDVEs识别方法可在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推广。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地下水依赖型植被
生态系统(GDVEs)
识别方法
遥感数据
塔里木河流域
Keywords
ecohydrology
groundwater dependent vegetation ecosystems(GDVEs)
mapping method
re-mote sensing data
Tarim River Basi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尹立河
王平
王田野
乔冈
马洪云
张俊
董佳秋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开孔河流域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系统的遥感识别
张燕
尹立河
王旭升
王浪
王璐晨
张俊
李福杰
张鹏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