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人”与他的后代——《地洞》与《地下室手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1,共6页
卡夫卡《地洞》创作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的影响,两个作品在形象特征、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最重要的相似性存在于两个作品都形象地展现了"地下室"概念的多重象征意味。由于卡夫卡是主动接受并消... 卡夫卡《地洞》创作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的影响,两个作品在形象特征、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最重要的相似性存在于两个作品都形象地展现了"地下室"概念的多重象征意味。由于卡夫卡是主动接受并消化了陀氏的影响,所以《地洞》无论是在描写的侧重点,还是在艺术形象的深层意蕴上,都已经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洞》 地下室手记 地下 后代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室手记》主旨发微 被引量:5
2
作者 曾繁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92,共5页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对理性的怀疑、诘难与否定乃这部作品的主旨所在。这不但使《地下室手记》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全部作品的滋养源 ,而且使它成为最早的存在主义哲学经典文献之一。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地下室手记 理性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至今活着的一代人的一个代表”——《地下室手记》与《伤逝》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以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5,108,共4页
鲁迅特别关注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创作 ,并受其深刻的影响。《地下室手记》与《伤逝》在思想叙述与表现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及接近。两位伟大的作家 ,对于灵魂的刻画与描绘 。
关键词 地下室手记 《伤逝》 比较研究 鲁迅 小说 爱情题材 悲剧题材 陀思妥夫斯奇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 被引量:44
4
作者 钱中文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4期31-41,共11页
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文学语言美学和长篇小说理论,在当代叙述理论中独树一帜而颇有影响;同时对于小说创作来说,它也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海明威曾经说过,他不仅向画家学习,而且也向音乐家学习。“我觉得我个人向作曲家学习的... 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文学语言美学和长篇小说理论,在当代叙述理论中独树一帜而颇有影响;同时对于小说创作来说,它也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海明威曾经说过,他不仅向画家学习,而且也向音乐家学习。“我觉得我个人向作曲家学习的东西和从和声学及对位法学到的东西是很明显的。”苏联作家阿纳尼耶夫发表了长篇巨著《没有战争的年代》(已出三卷)后说,他的小说采用了“复调”结构。“对位”、“复调”,原是音乐中的现象,如今在外国谈论小说时常常谈及它们。不过在文艺理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复调小说 小说艺术 叙述理论 小说理论 小说创作 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 地下室手记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实主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黎皓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63-70,共8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最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生前命运坎坷,身后荣膺桂冠。他的创作善于窥探人们心灵的奥秘,为读者打开了一个独特而又陌生的艺术世界。围绕着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方法,一个多世纪以来评论界众说纷纭。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最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生前命运坎坷,身后荣膺桂冠。他的创作善于窥探人们心灵的奥秘,为读者打开了一个独特而又陌生的艺术世界。围绕着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方法,一个多世纪以来评论界众说纷纭。在不同的批评家笔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推崇者颂扬备至,贬斥者各执一隅。种种意见,显示出按研究者所需来解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倾向。这些评论的共同缺憾,就是在方法论上对这位作家的艺术整体进行人为的剥离,作静态的分析,然后以局部取代整体。没有看到陀氏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方法是互相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因而不能穷尽对这位复杂的作家的认识。如果我们从整体艺术观念出发,用多维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解剖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许可以对这位聚讼百载的作家,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现实主义方法 创作思想 小人物 现实主义作家 艺术方法 俄罗斯 艺术整体 地下室手记 艺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沦陷心狱──丁伯刚和他的《天杀》与《天问》
6
作者 章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9-83,共5页
沦陷心狱──丁伯刚和他的《天杀》与《天问》章维第一次听说了伯刚和他的小说,缘由陈世旭的文章《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便很积极地找了《天杀》(《收获》1989第4期)来看,不久,又见到丁伯刚的另一部中篇《天问》(《收获... 沦陷心狱──丁伯刚和他的《天杀》与《天问》章维第一次听说了伯刚和他的小说,缘由陈世旭的文章《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便很积极地找了《天杀》(《收获》1989第4期)来看,不久,又见到丁伯刚的另一部中篇《天问》(《收获》1991年第4期),读后很折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 陀思妥耶夫斯基 弗洛伊德心理学 心理分析 精神分析学说 主人公 心狱 小说 自卑情结 地下室手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
7
作者 何茂正 李万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95-99,共5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俄国作家。他的小说基本上都译成了中文,其中大部分有两种以上中译本。一些最优秀的作品,则有多种译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作为“为人生”的作品受到我国文学界重视的。正如鲁迅1932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俄国作家。他的小说基本上都译成了中文,其中大部分有两种以上中译本。一些最优秀的作品,则有多种译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作为“为人生”的作品受到我国文学界重视的。正如鲁迅1932年在他翻译的苏联短篇小说集《竖琴》的前记中所说:“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这一种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为人生 作品 地下室手记 小说家 世界文学 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 俄国文学 尼古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