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使用者行为需求及优化策略--以成都东客站为例
1
作者 罗川淇 唐琦 +2 位作者 刘玥 刘佳明 杨金洁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237-245,共9页
为改善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经营状况不理想,空间组织不合理、环境品质差等问题。以成都东客站地下商业空间为例,从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对站点的整体概况以及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使用者对空... 为改善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经营状况不理想,空间组织不合理、环境品质差等问题。以成都东客站地下商业空间为例,从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对站点的整体概况以及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使用者对空间组织、环境、功能、设施等方面的评价,总结成都市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使用者的行为需求情况。结果表明:东客站地下空间交通功能基本满足需求,但存在商业种类单一、空间缺乏互动性、文化体现不足、无障碍设施难寻以及休憩设施严重缺乏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从空间形式、空间界面、空间文化性以及配套设施4个方面提出东客站地下商业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地下商业空间 心理需求 行为特征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协同开发的地下商业空间活力研究——天津市津汇广场地下商业空间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归民 严建伟 杨希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105,共6页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的城市商业起到了带动作用,而商业空间活力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本文通过软件分析和调研的方法,从空间和社会学两个层面,探析轨道交通站点协同开发模式下地下商业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协同开发 地下商业空间 空间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丽琴 陈宁 刘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5,共6页
通过对城市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的概述、从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地下商业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商业业态类型、客流结构、事故隐患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复杂性,对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型地下商业空间 安全管理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商业空间灾害突发期间应急救援仿真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陆秋琴 赵洪艳 黄光球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0,112,共9页
为了提高地下商业空间灾害突发期间应急救援效率,通过对地下商业空间灾害应急救援内涵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救援仿真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地下商业空间灾害应急救援仿真模型。以某地下商场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真... 为了提高地下商业空间灾害突发期间应急救援效率,通过对地下商业空间灾害应急救援内涵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救援仿真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地下商业空间灾害应急救援仿真模型。以某地下商场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真实性和适用性检验和救援人员投入策略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模拟地下1~3层商业空间和自救逃生人员发生踩踏或不发生踩踏的救援情况;且对时间紧迫的救援任务,在考虑人力资本与救援效果时,能找出使救援效率提高更明显的救援人员数量范围。此仿真模型能模拟地下商业空间灾害突发期间的真实应急救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 应急救援 系统动力学(SD)模型 模型检验 策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设计的无障碍识别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雅慧 王一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91-7192,共2页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导识系统在地下商业空间中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商业导识系统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笔者利用"认知地图"的概念将地下商业空间的环境意象归纳为节点、通道、区域3个元素,分析说...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导识系统在地下商业空间中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商业导识系统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笔者利用"认知地图"的概念将地下商业空间的环境意象归纳为节点、通道、区域3个元素,分析说明了地下商业空间的导识系统要依靠于这3个元素的合理运用组合。总结出合理的地下商业空间无障碍导识系统可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它包括空间意象要素、出入口、光环境等,这些组成部分的共同作用可塑造出可识别性强、方位感好、心理环境愉悦的地下商业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 无障碍设计 识别 导识系统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标准化与差异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平 许张芮 +2 位作者 杨琦峰 杨恩宁 徐海清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9-14,共6页
目的对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标准化设计与差异化设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发挥导识系统的引导、识别功能。方法以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为对象,归纳了导识系统标准化对象,分析了现存标准的现状与不足,解析了推动导识系统差异化设计... 目的对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标准化设计与差异化设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发挥导识系统的引导、识别功能。方法以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为对象,归纳了导识系统标准化对象,分析了现存标准的现状与不足,解析了推动导识系统差异化设计的原因,提出了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差异化设计的相关理念,并以武汉地铁为例进行了模拟设计。结论地铁地下商业空间导识系统标准化设计和差异化设计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导识系统的标准化设计是基础,导识系统差异化设计是对标准化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下商业空间 导识系统 标准化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及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雅洁 陈湘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76,共7页
研究采用空间句法结合实地调研定量分析了人民广场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达性、可视性、功能混合程度、业态组成和出入口分布等变量因素,利用行人计数法获取选定节点的现场人流截面穿行量,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变量与空间... 研究采用空间句法结合实地调研定量分析了人民广场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达性、可视性、功能混合程度、业态组成和出入口分布等变量因素,利用行人计数法获取选定节点的现场人流截面穿行量,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变量与空间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活力分布受空间结构合理性、轨道交通功能介入、空间功能混合程度、出入口布局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最后针对地下商业空间的活力营造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 地铁站域 空间活力 空间句法 行人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的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以火车北站、春熙路、环球中心片区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方翰 沈中伟 +2 位作者 喻冰洁 李渊 罗克乾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3,共9页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其合理化布局对发展城市经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5年、2018年、2020年的成都市POI数据,运用Python、GIS提取火车北、春熙路、环球中心三大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历...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其合理化布局对发展城市经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5年、2018年、2020年的成都市POI数据,运用Python、GIS提取火车北、春熙路、环球中心三大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历年POI点位分布。通过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解析成都市典型商圈的地下商业空间时空演化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1)三个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平面布局均表现为廊道集聚和散点扩张特征明显,地下商业空间集聚趋于多中心与簇群化,竖向组织形成了紧邻式、通道连接式、商街连接式三种模式;(2)春熙片区地下商业业态呈餐饮占比衰减,购物与生活服务增加的趋势,环球中心为生活服务类增长型,而火车北为购物增长型;(3)火车北站与春熙路片区地下商业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特征向异性变化更为显著,而环球中心则为衰减状态,地下商业空间发展呈多向均匀式布局发展;(4)交通可达性提升、产业空间重构、存量空间开发等是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的演化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 热点区 时空演化 POI 演化机制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官性体验的地下商业空间中植物配置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莉 张建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90-92,66,共4页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在对地下商业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进行合理适宜的植物配置便成为其中一个问题。为探索人们在地下商业空间中对于植物的生理、心理方面的感受,从而结合视觉感官设计适宜的地下商业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在对地下商业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进行合理适宜的植物配置便成为其中一个问题。为探索人们在地下商业空间中对于植物的生理、心理方面的感受,从而结合视觉感官设计适宜的地下商业空间植物配置,创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对使用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并依此提出了地下商业空间植物配置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 植物配置 视觉感官性体验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元素在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中的发展及现状
10
作者 李怡莹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期87-87,共1页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建设发展成就日益瞩目。地上空间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城市的绿化面积严重不足,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景观设计从地上逐渐转移到了地下,景观元素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中。
关键词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 景观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商业区地下空间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冠峰 赵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8-92,共5页
结合北京市主要商业街区、商业网点的现状,分析了北京市发展商业地下空间的迫切性,并对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前景作了大体评估。旨在通过北京市主要商业街地下空间的发展研究,提出北京市以发展地下商业空间为先导,带动其它类型地下空... 结合北京市主要商业街区、商业网点的现状,分析了北京市发展商业地下空间的迫切性,并对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前景作了大体评估。旨在通过北京市主要商业街地下空间的发展研究,提出北京市以发展地下商业空间为先导,带动其它类型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 商业 购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华强北将建成国内最大地下商业街
12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196,共1页
深圳华强北地下商业空间是国内最大的地下商业空间。商业空间建成后,华强北将变为步行街。深圳华强北地下空间高约26 m,上下分三层。负一层为商业街,负二层为站厅层,第三层为站台列车层,负一层的商业空间大约为2万多m2。华强北路地下空... 深圳华强北地下商业空间是国内最大的地下商业空间。商业空间建成后,华强北将变为步行街。深圳华强北地下空间高约26 m,上下分三层。负一层为商业街,负二层为站厅层,第三层为站台列车层,负一层的商业空间大约为2万多m2。华强北路地下空间为南北走向,南起深南中路,北至七号线华新站南端,全长830 m,宽28.1 m,总建筑面积70 530 m2。目前主体结构完成率达到80.1%。负一层、负二层结构已全部完成,负三层施工正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 深圳 国内 地下商业空间 地下空间 二层结构 建筑面积 主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