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权重反分析和功效系数法的地下储油洞库围岩分类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薛翊国 李术才 +3 位作者 邱道宏 王者超 苏茂鑫 田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49-3554,3560,共7页
选取岩石抗压强度、完整系数、结构面状态、地下水发育情况、洞轴线与软弱结构面的夹角作为地下储油库工程围岩稳定性的评价因素,并采用权重反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权重反分析方法和功效系数法的洞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 选取岩石抗压强度、完整系数、结构面状态、地下水发育情况、洞轴线与软弱结构面的夹角作为地下储油库工程围岩稳定性的评价因素,并采用权重反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权重反分析方法和功效系数法的洞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最后,将建立的围岩分类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与实际开挖结果对比表明,模型判别结果与实际开挖揭露围岩类别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地下储油洞库围岩分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地下储油洞库围岩稳定性判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重反分析 功效系数法 围岩分类 地下储油洞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某地下储油洞库群支护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兴东 刘杰 +1 位作者 徐继涛 温新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3-1456,共4页
针对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群的实际工程情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喷射混凝土厚度和钢拱架间距4个因素,各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确立9组试验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相关模拟试验,最后以关键点位移... 针对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群的实际工程情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喷射混凝土厚度和钢拱架间距4个因素,各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确立9组试验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相关模拟试验,最后以关键点位移及塑性区体积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优化洞库群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钢拱架间距影响最显著,锚杆间排距及长度影响最弱;优化后的支护方案为锚杆长度5 m、锚杆间排距2 m×2 m、喷射混凝土厚度120 mm、钢拱架间距1.5 m.该研究成果能够有效保证该工程区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油洞库 支护优化 正交设计 FLAC3D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质量分级Q系统在某地下储油洞库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任文明 胡谋鹏 《隧道建设》 2013年第8期674-678,共5页
Barton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岩体质量分级Q系统,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多次修正、完善,现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岩体分级系统之一。文章基于2002版Q系统的支护设计,并结合某地下储油洞库工程应用实例,验证了Q系统可成功地应用... Barton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岩体质量分级Q系统,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多次修正、完善,现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岩体分级系统之一。文章基于2002版Q系统的支护设计,并结合某地下储油洞库工程应用实例,验证了Q系统可成功地应用于地下储油洞库,并在实际工作中,就Q系统应用时的具体参数取值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合理解释。工程伊始,同时采用RMR系统和Q系统2种岩体质量分级系统,可建立Q与RMR的关系式,利用RMR系统确定岩体自稳时间,从而为合理确定支护施作时间提供指导,为保证应用Q系统的正确性,建议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在现场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分级 Q系统 地下储油洞库 支护设计 自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透各向异性对地下储油洞库水封性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施雪松 张一驰 +3 位作者 林鹏 吴杰 熊悦 刘彤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262-7270,共9页
为研究岩体渗透各向异性对地下储油洞库的水封性影响规律,建立油库单一洞室的二维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用不同渗透张量表征岩体渗透各向异性的不同情况,并开展数值模拟。从洞室周围水压力、渗流场和涌水量等角度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 为研究岩体渗透各向异性对地下储油洞库的水封性影响规律,建立油库单一洞室的二维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用不同渗透张量表征岩体渗透各向异性的不同情况,并开展数值模拟。从洞室周围水压力、渗流场和涌水量等角度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了洞室水封性。结果表明:岩体各向渗透性较均匀时,储油洞室水封性要求相对一致,有利于水幕系统的统一设计和施工处理,容易通过设置的水幕系统保证洞室整体的水封密闭;岩体最强渗透方向在45°~90°之间时,有利于水幕系统的水压力向下传递,形成高水力梯度区包围洞室,保证洞室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油洞库 水封性 渗透张量 各向异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岩体分级与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庆怀 温新亮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8-524,共7页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是目前世界上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设施,为了保证该类大断面洞库的稳定,需要对洞库岩体质量进行准确评价,以便进行合理的支护设计。以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为工程背景,选取4北洞室3个典型地段作为试验地点,采用现场工程地...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是目前世界上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设施,为了保证该类大断面洞库的稳定,需要对洞库岩体质量进行准确评价,以便进行合理的支护设计。以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为工程背景,选取4北洞室3个典型地段作为试验地点,采用现场工程地质勘察、三维摄影测量系统(Shape Metri X 3D)及地质雷达测试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查明各地段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节理分布情况,应用Q系统分类法对试验地点岩体进行稳定性分级,依据工程类比和相关规范确定试验地段的支护方案,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支护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设计支护方案合理,能够保证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岩体分级 岩体结构面 Q系统分类法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库三维激光扫点云区域分割和容积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小芳 万勇 +1 位作者 严可馨 张洪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6,共7页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法大型地下储油洞库容积测量中点云区域分割和容积计算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人工粗分和计算机辅助精确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靠近相贯线高的和低点附近人工选择两个点,然后计算机计算以这两个点为中心的一定鉴...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法大型地下储油洞库容积测量中点云区域分割和容积计算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人工粗分和计算机辅助精确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靠近相贯线高的和低点附近人工选择两个点,然后计算机计算以这两个点为中心的一定鉴别域内N个点的x、y和z坐标的平均值。搜寻得到两区域相贯线相对高点和低点,以过这两点并与主洞室x轴平行的平面切割巷道进行区域分割。采用此方法对某实际双主洞室洞库进行了区域分割并采用体积叠加法和矩形微元法计算了各区域容积,计算生成了各区域容积表以及总容积表,结果比较理想,解决了现有方法相对繁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法 容量计量 地下储油洞库 点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仪法洞库容量测量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严可馨 黎东青 +1 位作者 赵晓东 张洪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1,共6页
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多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大型地下洞库,但大型地下洞库的容量计量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为了解决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型地下储油洞库容量计量方法数据量大、计算较繁琐等问题,提出了点云数据水平截面积计算的矩形... 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多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大型地下洞库,但大型地下洞库的容量计量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为了解决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型地下储油洞库容量计量方法数据量大、计算较繁琐等问题,提出了点云数据水平截面积计算的矩形微元法。采用该方法对Leica Scan Station P40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的某地下储油洞库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容积表;还将矩形微元法与三角形法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对于比较规则的图形,两者计算偏差在0.4%内,满足《GB 50455—2008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5%的要求;对于存在不连续区域的图形,矩形法更加方便和准确。矩形微元法计算速度快,避免了三角形法用于复杂区域可能出现的面积重复计算问题,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法 容量计量 地下储油洞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