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来祥
刘广才
李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80,共7页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29,...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29,具有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41、1.40,具有极显著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明显,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极显著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中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分别为75%、25%,当玉米覆膜时均为地上部占67%、地下部占33%。当玉米不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磷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分别为67%与33%,钾则地上部与地下部贡献相等(各占5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钾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55%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
因素
相对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亚飞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8期42-42,共1页
现代农业明确种间地上部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对提高间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来祥
刘广才
李隆
机构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项目(G19990117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50)
文摘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29,具有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41、1.40,具有极显著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明显,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极显著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中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分别为75%、25%,当玉米覆膜时均为地上部占67%、地下部占33%。当玉米不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磷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分别为67%与33%,钾则地上部与地下部贡献相等(各占5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钾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55%与45%。
关键词
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
因素
相对贡献
Keywords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intercropping advantage
above-ground interaction
under-ground interaction
relative contribution.
分类号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亚飞
机构
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畜牧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8期42-42,共1页
文摘
现代农业明确种间地上部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对提高间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
因素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李来祥
刘广才
李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余亚飞
《农业与技术》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